• 底层逻辑:认知觉醒的原动力
  • 底层逻辑:认知觉醒的原动力
  • 底层逻辑:认知觉醒的原动力
  • 底层逻辑:认知觉醒的原动力
  • 底层逻辑:认知觉醒的原动力
  • 底层逻辑:认知觉醒的原动力
  • 底层逻辑:认知觉醒的原动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底层逻辑:认知觉醒的原动力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5.73 3.2折 49.8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白

出版社光明日报

ISBN9787519476274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31945551

上书时间2024-02-0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任白:毕业于复旦大学,后来进入哈佛商学院深造,回国后长期从事“思维管理学”研究,在大众心理学和公共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及思维培训类机构开展了深入合作。

目录
第一章 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思考的动机 003 
惯性思维综合征 010 
解决惯性思维的冲突 016 
第二章 质疑自己的直觉 
不是 A,就是 B 027 
谁是正义的化身 032 
谁敢反对我 038 
破除辩证的障碍 045 
“躺下想一会儿”再判断 050
第三章 从规划者到探索者 
没有谁是永远正确的 057 
思维的自立步骤 063 
你是“造表”,还是“报时” 073 
和墨守成规说再见 078 
不,我另有安排 082 
第四章 聪明人都是行动狂 
信息并非越多越好 097 
知道自己的无知 102 
开放性思考 109 
不要做书呆子 117 
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123
第五章 用创新思维突破惯性 
用谁也没有想到的方式思考 133 
简单化思考 144 
创造性思考 157 
必要时,让头脑拐个弯 167 
创造性的整理思维 175
第六章 做偶然的超级影响者 
为什么好大喜功的人到处都是 181 
多数人正因焦虑而冲动 189 
走出羊群,跳出集体思考 196 
为自己建立批判性思维 202 
做决定前先逆向思考 212 
第七章 别活在自己的小世界 
必须很有钱吗? 223 
你有多久没考虑家庭了 230 
必须和别人一样追名逐利吗 237

内容摘要
升级自我认知普通人学习方法,聪明人直击本质在思考事情或解决问题时,我们的大脑总是不由自主地陷入思维定势、先入为主、经验法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思维怪圈中,从而出现思维盲点。唯有意识到我们的思维盲点,才能跳出有限却往往不自知的思考框架。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思维行动指南,这是一本看清事物本质拥有高性价比人生的书,简单地说,就是多问一句“为什么”,多想一次“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本书从从六个方面,告诉你如何避免思维盲点,赚到你认知以外的钱。

主编推荐
普通人学习方法,聪明人直击本质。六大底层观念,颠覆自我的固有思维。跳出思维陷阱,用底层逻辑思考和解决问题。

精彩内容
惯性思维综合征 大部分的人在“封闭的盒子”里思考人们在各个方面都强调不要被惯性思维束缚头脑,但究竟什么是惯性思维?它对生活有什么危害?简单地说,一个人思考问题时的思路是单向的,总是不自觉地遵循以前的思考习惯——就像子弹依靠惯性射击物体,汽车在公路高速直行,都很难及时改变方向一样。这就是惯性思维。它会造成思考的盲点,比如,缺乏创新、不愿意对现状做出改变、经验主义和抗拒别人对自己观点的否定,等等。在本质上,惯性思维就是大脑对“成功经验”和“成熟模式”的坚持。
模板思维:从惯性到线性惯性思维很容易成为定式,或者说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固定的模板,让所有的思维活动都在这个模板里面进行,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及路线,思考的方式与做出的决定的风格都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给你两张人物画像,一张画像上的人一表人才,另一张獐头鼠目,两人之中有一个是罪犯,你会指认哪一个?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獐头鼠目的那个人,就是惯性思维在作怪。可实际上,长相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有犯罪基因。
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所有的欧洲人都认为天鹅是白色的,不会有其他颜色。因此,欧洲人用“黑天鹅”代指那些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当第一只黑天鹅被发现时,人们的惯性认识被打破了,它在思想上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总是视而不见的事物也许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只不过我们被强大的思维习惯遮蔽了头脑,被经验挡住了视野。
最经典的反惯性思维的案例,莫过于苏联改进破冰船的故事。传统的破冰方式是利用船本身的重量,加上船的动力,以撞击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但是这样做就得加强船头的强度,并且船的动力也要不断加强,用强有力的冲撞维持船的破冰力。但是即便如此,遇到一定厚度的冰时破冰船也会无能为力。后来,苏联科学家进行了创新,他们打破原有的思维,进行反向思考,把破冰的方式由原来的下压撞击改为下潜上浮,即把船头潜入水中,利用水的浮力由下往上破冰,浮力加上船的重量,破冰的效率自然成倍增长。
在某些时候,我们要勇于突破常识、习惯或经验的束缚,从惯性的驱动下走出来,重新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只有打破了惯性思维,我们才能成功,或者认清事物的本质。
什么是线性思考?顾名思义,它就像一根“思维之线”,单向前进,并且缺乏变化。与惯性思维相比,线性思考引发的问题更为严重,它是前者的升级版,是具体的思考与行为方式。形象地说,它就如同我们的大动脉,返流则不通,因为受到了人体结构的限制。当人的头脑按照线性思考想问题时,他不仅会受到常识和经验的局限,还会被方向约束,很难调整自己思维的方向。与之相反的是非线性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即反惯性,也就是将单向的线性思考转化为发散性思考,它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千变万化,灵活地应对问题。
去年,我带着家人去青岛旅游,在海边遇到了一位钓鱼的老人。老人看起来运气不错,不到两小时便钓了十几条大鱼和一些小鱼。临走时,老人却把大鱼全部放生,只带了小鱼离开。第二天我又遇到了这位老人,临走时他依旧像昨天那样放生大鱼。我好奇地问他:“先生,您怎么把大鱼全部扔掉呢?您要放生的话,可以把小鱼扔掉,大鱼放回大海并没什么价值。”老人听了以后却很平静地说:“因为我的锅没这么大。我喜欢吃整条的鱼,不喜欢把鱼切成段。”这个答案令我哭笑不得,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我说:“那您可以换一口大一点儿的锅,这样扔掉不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吗?”老人不以为然地答:“我换大一点儿的锅,自己还是吃不了!再说了,我现在的锅刚好适合我现在的灶台,如果我换比较大的锅,岂不是连灶台也要一起换掉?还有,这个灶台我已经用习惯了,换新的我也不一定会用。”这位老人的思维就相当于一个封闭的盒子,他在盒子里打转。这个盒子始终围绕的核心是:我不需要大鱼。其他的诸如,我只有一个人、我的锅很小、换了大锅还得换灶台等,均是围绕在核心问题周边的护栏。不管我换多少种问法,如何去提醒他应该转换思维,老人头脑中思维的惯性和思考的线性始终都会将其拒之门外。
跳出封闭的盒子有一位乡镇企业家是搞养殖的,生意规模很大。2010年的时候猪肉价格大涨,他便在第二年的春天多养了五百头猪,以为能大赚一笔。结果,这一年春天肉价突然大跌,他损失惨重。这位企业家心想:今年跌,明年一定涨。索性再次增加养殖数量,谁知次年的价格再次下跌,他赔得一塌糊涂。
有人问他:“为什么接连两年价格低迷,你仍然大量养殖?”企业家懊恼地说:“大家都说‘一年赚一年赔’,那些种菜的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这是经验,没想到这次吃了大亏!”这就是典型的线性思考方式。他不去分析市场上出现的新情况,仍然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结果受到了沉痛的教训。多年的经验让他产生了认知惯性,认为事物一定会按照过去的规律运转。他的头脑是封闭的,思考与判断也是闭合的。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因为某种现象会在一定的时期内周而复始,具有某种可以判断的规律,于是人们可以轻易地总结出可靠的经验。在顺利或者成功的时候,这些经验或方法都会迅速融入我们的思维,转化为常识,形成思考的惯性。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有周期性,但却不具有普遍性。如果一直使用线性思考方式去考虑,用经验的惯性来协助自己的判断,得到正确结果的概率就永远都是随机的。
怎样从封闭的盒子里跳出来,战胜头脑中的惯性思维呢?
克服“鸟笼逻辑”:想问题前先问一下自己“为什么”。在心理学上,惯性思维又被称为“鸟笼逻辑”。我们在屋里挂一个鸟笼,来访的客人便总会问你“鸟去哪儿了”,以至于最后你不得不扔掉鸟笼或者真的养一只鸟,以顺应人们的思维。所有的人都会下意识地采用惯性思维思考问题,当他们看到鸟笼时,都会想到这里面必然有一只鸟。
但是,如果在此之前反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这个鸟笼不是装饰品?”当你能够在判断前先想到“为什么”的问题,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思考的盲点,从惯性思维综合征的保守、循旧和拘泥于常识的状态中走出来。遇到任何需要你做出判断的问题,都可以先反问自己的大脑——我为何要做这样的判断,有没有可以推翻这个判断的理由?
“慢一步”和“跨一步”:做决定前让思维的惯性停下来,再重新起步。
慢一步就是退一步,就像开车降慢速度,当车子停下时,清空头脑中的思维,想一想还有哪些因素没有考虑周全,有没有其他办法。如果能够慢下来,那位乡镇企业家就能观察到眼下市场的变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不是在高速发展中一直盯着前方——那是经验指给他的方向。
最后再向前跨一步,跳出由经验和常识组成的固有思维,超越思维的惯性,让头脑闪出更多的火花。这时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产生了新的思路,对问题有了新的见解。让思维停下来,是克服惯性;让思维向前跨,是超越我们过去的经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