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境探秘
  • 医境探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医境探秘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6.87 5.5折 49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博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

ISBN9787523600146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31918658

上书时间2024-01-0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博医生,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分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结构针灸分会会员,世界脊诊整脊联盟委员,高级中医康复师。张博医生毕业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后在部队医院工作16年,主要负责官兵的日常医疗和首长保健。在部队期间,张医生主动学习中医知识,用针灸技术和中医知识为官兵和首长服务,获得官兵一致好评。转业后,张医生受邀来到广州,又先后拜广东名老中医邓兴国,全国首届疼痛学会会员,世界脊诊整脊联盟委员曾宪鹏主任(韩济森院士学生)为师,学习中医诊断和脊柱矫正,疼痛治疗。2021年正式拜西安名老中医王幸福为师。现为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黄文华教授(钟世镇院士弟子)在读研究生。张医生为广州泰坤堂国医馆坐诊专家,广州空军离休干部疗养所特聘专家(曾为原广空司令员杨正刚,副参谋长杨清波等将军治疗)。大家中医互联网医院特聘医生,网诊患者五千多人次,收到现金打赏一千多人次。张医生工作之余,还积极撰写文章,进行中医知识科普。在今日头条注册的“幸福痛快中医”,粉丝超过两万名,文章阅读量近180万。张医生还经常到北京,西安,青岛,广州,厦门一些企业,机构进行中医知识讲座。

目录
目? 录
谈谈我的学医方法001
学习《伤寒论》的思路004
如何学习和应用《伤寒论》 007
《伤寒论》中为什么太阳病篇最长 011
方证对应是一个永恒课题013
看病又快又准的诀窍016
入手辨证论治的三条路022
辨证知机:方证临床标准的建立025
中药药理的应用033
浅谈中西医结合035
中西医结合提高临床疗效038
青年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042
名家医案学中医的捷径046
我所喜欢读的几本中医书052
读“专家的看病绝招”有感053
我的看病用方经验056
高效自组方的思路060
高效方组方的学术思想064
王幸福老师学术思想的总结与探讨071
读《医林遗粹》谈湿温病治疗074
读《章次公妙法治难症》有感079
舌诊、脉诊经验分享081
实用诊法之舌边白涎085
简易脉诊术088
中医把脉知怀孕是真是假091
何绍奇谈医:凭脉用药094
水郁和血瘀鉴别之要点099
谈特异诊断在临床上的运用102
辨证细微见真知104
一次误诊误治引发的讨论106
一则频繁流产案引发的思考108
下法不畏男女老少111
扶正祛邪小方113
异病同治举隅114
便秘治疗之热秘116
便秘治疗之湿秘120
如何用好瓜蒌薤白汤122
心脏二三尖瓣严重关闭不全案124
话说良药苦口126
运脾胜湿论苍术128
临床治疗腹泻的两个常用方130
虚寒腹泻133
寒性腹泻、热性腹泻的区分136
反用苦寒药黄连治腹泻138
慢性腹泻经验谈140
肝郁型腹泻之疗法142
不吃也胀应治肝144
乙肝失眠辨证治疗150
转氨酶高的辨证治疗心得152
黄疸辨证论治举隅155
胃病舌诊技巧及用方157
一贯煎、玉女煎、益胃汤、沙参麦冬汤的区别159
李建伟:我是怎样治胃病的161
脾胃阴虚证166
治疗胃病的三味好药168
手足皲裂从内治是良法172
治疗口疮的反思174
中风后遗症当首重治郁177
洋参附子汤抢救阴竭阳脱危症179
治痿独取阳明的启示181
活血降压茺蔚子184
低血压治疗的思考186
哮喘病实用的两种分型190
鼻炎中医辨证论治二则192
风寒、风热感冒之鉴别194
重用防己消腹水196
王国三运用消水汤治疗水臌案例分析198
辨证心悟:胀满治疗三步曲200
疏肝莫忘生麦芽202
浅谈更年期综合征204
治疗妇科病首要调肝208
辨证治疗痛经的体会210
孟景春:调经止痛方214
李中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浅谈215
肾功能障碍的早期特征:舌苔厚腻217
治疗漏尿不只有补肾固涩法219
辨证心悟:托法在外科疮疡中的运用221
阳虚腰痛与阴虚腰痛的治法对比225
风湿性关节炎要分清虚实下药227
节选郝万山经方故事228
手脚肿胀医案启示245
伤寒论应用医案五则247
真信、真学、真用成就好中医250
师徒医话252

内容摘要
本书为幸福中医文库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王幸福(古道瘦马)老
师近年来的众多医话随笔,其内容涉及学医方法、临证感悟、辨证论治的思路,以及名家医案的经验和高效组方等。全书语言平实,论述质朴,但却能将辨证论治疾病的三条路“辨病机”“辨病证”“辨方证”一一道破,这也透露了王幸福老师成为中医临床大家的秘诀,即注重临床疗效。
王老师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如王国三运用消水汤治疗水臌、郝万山经方36首,然后博采众方为己所用。书中还收录了王老师与众多门生总结的常见病研究,希望对中医工作者研习中医有所启发。
本书语言质朴通俗,论述深刻独到,心悟体会兼备,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适合广大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精彩内容
关于读书,一定要选好书,会读书。
我认为学中医最好先学《中医理论基础》,可以全面了解中医的基石,其次学好《方剂学》,掌握一二百首基本经典方。
中药不一定系统学,可以在运用方剂中去体会掌握其作用,我至今没有系统学过中药教材,尽管我有大量这方面的书,但是仅作查阅。
在学好《中医理论基础》和《方剂学》后,就可以试着去开方看病。
遇到问题多看名老中医医案医话,从中找答案。这时名老中医医案的选取就很重要,在这里我有一个思路可供参考。大家可以从名医大家共同推举的医案入手,在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后,按需要自由涉猎。
要想学好中医,还要下功夫,《伤寒论》和《温病条辨》等几本书,最好是天天读,月月读,年年读,特别是其中的方子,简洁实用,效果卓著,无有虚言,人人可反复读阅。这是所有名老中医公认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好了这两本书,你就是一个很好的中医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