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有什么用?
  • 哲学有什么用?
  • 哲学有什么用?
  • 哲学有什么用?
  • 哲学有什么用?
  • 哲学有什么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哲学有什么用?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4.48 4.8折 29.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素

出版社江苏文艺

ISBN9787559469502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9.9元

货号31859022

上书时间2024-01-0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英]伯特兰·罗素(1872—1970)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文学家。
罗素曾在剑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致力于哲学的大众化、普及化。1910年创作了《哲学有什么用?》(又译为《哲学问题》),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导论中,他从桌子的颜色、材质等日常事例出发,提出了基本的哲学观点以及对哲学价值的理解,即哲学价值在于问题本身,为哲学问题创建了一个简明的指南。
《哲学有什么用?》聚焦于哲学认识论,提出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经典哲学问题,带领读者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世界,感受哲学的价值和意义。希望读者通过哲学的沉思,发现日常生活中隐藏着的奇特和奥妙,让心灵变得广阔而伟大。
译者简介:王凤丽,北京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现从事社会科学和文化产业研究,译作有《君主论》等。

目录
第一章? 现象与实在 001 
第二章? 物质的存在 011 
第三章? 物质的本性 019 
第四章? 唯心主义 027 
第五章? 亲知的知识和描述的知识 035 
……
导? 读? 未经审验的生活不值得过 131 
图文解读 我们是如何认识的 157 
术语对照表 169

内容摘要
我们看到的桌子是真实存在的吗?
为什么我们相信太阳明天会升起?
怎样证明自己是一个有思想、有感觉的存在?
我们是否做过一个不受任何影响而完全属于自己的决定?
这些问题都是由哲学提出的,哲学家们也给出了不同的解答,然而大部分问题仍没有确定的答案。那么,哲学到底有什么用?
哲学的价值正在于这些问题本身。罗素从桌子的颜色、材质等日常事例出发,带领我们从哲学角度思考世界,理解身边事物的关系与本质。通过哲学所沉思的宇宙的伟大,心灵也会变得伟大。

精彩内容
哲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主要以获取知识为目标。哲学所追求的知识,是那种使科学的主体具有统一性和系统性的知识,是那种通过批判我们的信念、偏见和信念依据而得到的知识。但是,我们不能说哲学在为它自己的问题提供明确答案的努力中取得了很大成就。如果你向数学家、矿物学家、历史学家或任何其他饱学之士发问,他那门科学里已经确定了哪些确切的真理,只要你愿意听,他的回答可以长得无休无止。但是,如果你就同一问题向一位哲学家发问,而且他态度坦率,他将不得不承认,他的研究还没有取得类似其他学科的那种积极成果。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对于任何一门学科,一旦有了明确的认识,这门学科就不再被称为哲学,而变成一门独立的科学。关于天体的全部研究,过去曾被纳入哲学,现在属于天文学;牛顿的经典力学著作叫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TheMathematicalPrinciplesofNaturalPhilosophy)。同样,研究人类心理的学问曾经是哲学的一部分,但现在已作为心理学而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因此,哲学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说是真实的,不如说是明显的:那些已经能够得到肯定答案的问题被放进各种科学里,而那些目前还不能得到肯定答案的问题,作为遗留的残余物而构成叫作哲学的这门学问。 然而,这只是关于哲学的不确定性的部分真理。有许多问题?——?其中有些问题与我们的心灵生活最具深刻关系?——?就我们所知,人类的智力肯定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除非人类智慧的力量变得迥异于现在的水平。宇宙是否有某种统一的计划或目的,抑或仅仅是许多原子的偶然聚合?意识是不是宇宙中永恒的一部分,它给人类智慧无限增长带来希望,抑或意识仅仅是一颗小行星上短暂的偶然事件,在这颗行星上生命最终也不可能存在?善与恶的重要性,对宇宙重要吗,还是只对人类重要?这些问题都是由哲学提出的,不同的哲学家也给出了不同的解答。但是,无论答案是否可以用别的方法找出来,哲学所提供的答案似乎没有一个可以被证明是真确的。然而,无论找到答案的希望是多么的渺茫,哲学的一部分责任就是继续思考这些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法,并使我们对宇宙保持持续存在的思考兴趣。由于我们把自己局限在可以明确地加以肯定的知识范围之内,这种兴趣很容易被扼杀。 没错,许多哲学家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对上述这些基本问题的某些答案,哲学可以确立其真理性。他们认为,宗教信仰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以用严谨的论证来验证它是真确的。为了判断这种尝试,有必要通盘考虑人类的知识,并对其方法和范围形成一种见解。在这样一个问题上,独断地发表意见是不明智的。但是,如果前面几章的研究没有把我们引入歧途,我们就不得不放弃为宗教信仰寻找哲学证明的希望。我们不能把这类问题的任何一系列确定的答案,作为哲学价值的一部分。因此,这再次表明,哲学的价值绝不能依赖于哲学研究者所能获得的任何一系列可以明确肯定的假设知识体系。 事实上,哲学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得之于它的不确定性。一个未曾被哲学浸润的人,一生总免不了被禁锢在偏见中,这些偏见来自他所属的时代或民族的习惯信念,来自他头脑里那些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即接纳并发展起来的信念。对这样的人来说,世界趋向变得清晰确定、有所限制、显而易见;普通的客体不会引发他的任何疑问,不熟悉的事物可能会被他轻蔑地否定。相反,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采取哲学的思考,就像我们在前面几章所明了的那样,则会发现即使是最日常的事情也会导致一些问题,而我们只能对这些问题给出非常不完整的答案。哲学对于这些疑问,虽然不能确切地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正确的答案,却能提出许多可能性,从而扩展我们的思想,使我们的思想摆脱习俗的桎梏。因此,哲学虽然减少了我们对事物是什么的确定性感觉,却大大增加了我们对事物可能是什么的认识;哲学消除了那些从未进入过自由怀疑领域的人的不无傲慢的武断教条,并通过展示我们所熟悉事物的不熟悉方面,将我们的好奇感永远保持在敏锐状态。
除了展示人们不会质疑的那些可能性,哲学有一种价值?——?也许是它主要的价值,在于它所思考的客体是宏大的,而这种思考中可以使人摆脱狭隘的个人目标。受制于本能的人总把自己的生活局限在私人利害范围内:这个圈子也可以把家人和朋友包括在内,圈外世界绝不会受到重视,除非它能有助于或有碍于个人本能愿望的实现。这样的生活有一种狂热而狭隘,相比之下,哲学生活则是平静而自由的。出于本能兴趣的私人世界非狭小,它居于一个庞大而强有力的世界之内,这个庞大而强有力的世界迟早会将我们的私人世界摧毁成废墟。除非我们能扩大自己的兴趣,将整个外部世界包括在内;否则我们就会像被围困在堡垒里的守军,知道敌人阻断了我们所有的出路,最后无可避免地投降。这样的生活中没有安宁,只有坚持抵抗的欲望和无能为力的意志之间的持续冲突。如果想使生活伟大和自由,我们必须以种种方法突破这个樊笼,逃离这种冲突。 逃离的方法之一,是哲学的沉思……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