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楼十六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木楼十六年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2.63 4.8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艾洲

出版社安徽文艺

ISBN9787539675992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879507

上书时间2023-12-0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杜艾洲,安徽硕山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法学学会会员。著有民俗散文集《磨剪子俄菜刀》、民俗随笔集《乡村梆子声》。

目录
序篇
  木楼影像
上卷
  特殊招干
  键盘上的音符
  那些年我穿过的军式检察服
  统计趣事
  暗室情结
  在经济检察科做内勤
  电台自播
  为“辍笔”找个理由
  乡镇挂职
  考察前那次谈话
中卷
  特殊任务
  参加华政函授学习
  出差归途
  画书证
  举例笔录
  漫谈举报
  一次特别调研
  赵科长锯门鼻子的故事
  木楼响起电话声
下卷
  同向发力打击经济犯罪
  一次快捷的抓捕行动
  吉普车能坐多少人
  再生证据是这样形成的
  起赃故事
  新疆追赃
  大城奇遇
  铤而走险的“暴发户”
  印泥口红
  “霸王别姬”那道菜
尾篇
  告别木楼

内容摘要
作者以纪实文学的方式,描述了我国人民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后(1984年至2000年)的十六年间,人民检察制度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作品以皖北砀山县检察机关大楼为背景,通过一系列案例讲述了我国人民检察机关职能的历史变迁;从检察机关第一次统一着装“军式”检察服,到脱下“绿军装”换上西服这一着装的变化,昭示了人民检察机关执法理念的转变;通过对新老检察人工作日常的描绘,展示了老一代检察人的铁血柔情及对年轻一代的关爱、培养,体现了一代检察人薪火相传、接续创业的奋斗史。

精彩内容
 木楼影像一
所说木楼,坐落在皖北黄河故道上,是砀山县城在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起的一
栋楼房。木楼自落成起,一
直是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场所,直至1984年,县委、
县政府搬迁后,检察院搬进木楼。
木楼临街而建,青砖墙面,白水泥勾缝。一、二两层的东西两头为大通屋,中间是双面楼,楼梯处在最中央位置。无论是两头的单面楼还是中间三层的双面楼。
均是青灰色平瓦起脊。东西两头二楼屋脊的三面边缘砌有一米高的砖墙,砖墙上匀
称地砌人一根根金属旗杆;中间三层楼的楼脊正中,屹立着一根高大的旗杆和一个避雷针装置。
整座楼以大门和楼梯为中轴线,东西对应。沿中轴线,楼的前后建筑起承转合,所有窗门完全相同。木楼
,宛若一曲前后呼应、气韵生动的乐章,体现了中国建筑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观点。
木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刚成立不久。
当时四周都是低矮平房,木楼巍然而立。它像一艘航行在海上的帆船,迎着东方冉冉升起的朝阳,劈波斩浪,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木楼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在我招干进入检察院之前。1984年高考的那一天,上午考完第一门语文科目,返回招待所,途经木楼时,突降暴雨,我只好就势躲进木楼门檐下。我与挂在门檐下的“砀山县人民检察院”牌子紧紧地贴在一起,迎接着
暴风雨的洗礼。
我没有激动,也没有感
慨,只顾用双手抹擦面颊上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