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羲之乐毅论(硬笔字帖楷书)/硬笔书法临古描摹练习系列
  • 王羲之乐毅论(硬笔字帖楷书)/硬笔书法临古描摹练习系列
  • 王羲之乐毅论(硬笔字帖楷书)/硬笔书法临古描摹练习系列
  • 王羲之乐毅论(硬笔字帖楷书)/硬笔书法临古描摹练习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羲之乐毅论(硬笔字帖楷书)/硬笔书法临古描摹练习系列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8.99 4.5折 2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李波|总主编:卢中南//金日发

出版社崇文书局

ISBN9787540345945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0元

货号30067467

上书时间2023-11-13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波,笔名清风,贵州省贵阳市人。中国教育界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巾围硬笔书法在线编委会成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

目录
精临篇
通临篇
王羲之《乐毅论》原帖

内容摘要
《乐毅论》44行,是王羲之的楷书书法作品。真
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为唐太宗所收。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字泰初)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传说王羲之抄写这篇文章,是给其子王献之的。这一书迹,早在去东晋未远的南朝曾被论及。梁武帝在与陶弘景讨论这篇书迹时说:“逸少迹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健,恐非真迹。”陶弘景表示赞同。
尽管如此,陈、隋之际的智永却视《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唐朝初年,《乐毅论》入内府,曾经褚遂良检校鉴定,认定为真迹。唐太宗最为看重的书迹是《兰亭序》与《乐毅论》,曾命直弘文馆冯承素摹榻,分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
魏徵、杨师道六人,摹本的传播范围,限于皇亲国戚或近侍大臣,世人罕见其貌。
《乐毅论》虽属小楷,但写得雍容和雅,有大字的格局。且笔势精妙,备尽楷则,行笔自然,字势逸宕,同唐以后书法大异其趣。
自王羲之始,楷书走向成熟:其一,从点画上,各种笔画的楷书形态基本形成;其二,从字形上,改扁方为正方。在具体书写时需要注意两点:首先,小楷虽然点画细小,但起笔多欲横先竖、欲竖先横,即切锋入纸,然后铺毫行笔,中截沉实,收笔到位。在结构形态上,在方正的基调下,内部构成方式多变;其次,王羲之小楷仍带有隶书的基因,比如捺画往往
伸展,有些字还带有隶书的影子。但正是这种“生”,使其有古意、有味道。
李波编著的《王羲之乐毅论(硬笔字帖楷书)》分为精临篇、通临篇、原帖篇三个章节,体系完整,循序渐进。精临篇与通临篇着力于临摹训练,强化用笔和结构练习。精临篇和通临篇正反面内容相同,正面适合老师上课讲解指导,反面适合学生课后巩固练习。范字以优选善本为底本,古韵纯正。在范字旁边留一个空格摹写,保证临摹时就近对比差异,避免走形。在最后几页提供原碑帖以辅助练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