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戏曲观的嬗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戏曲观的嬗变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0.37 6.4折 11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苏生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20346955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10元

货号30794053

上书时间2023-10-30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观念史”视域下的戏曲研究
第一章  “戏”“乐”先在:元代之前的“泛戏剧”观
  第一节  何谓“泛戏剧”
  第二节  “散乐”“百戏”“杂剧”中的“泛戏剧”观
  第三节  唐宋部分典籍中的“泛戏剧”观
  第四节  “泛戏剧”观的根本
第二章  “歌”“舞”接续:元代“声色”本位的戏曲观
  第一节  舞台主体的变化与市井文化的兴起
  第二节  张炎、胡祗遹、燕南芝庵的“声色”论
  第三节  夏庭芝的“声色”立传
第三章  “诗”“教”转向:元代明初的诗学戏曲观
  第一节  戏曲的“文人化”与“尊体”
  第二节  周德清、钟嗣成的“文律”论
  第三节  朱权的“太和正音”
第四章  “词”“律”摇摆:明中后期的曲学戏曲观
  第一节  李开先的转型与“辨体”
  第二节  本色之辨
  第三节  名剧之辨
  第四节  意法之辨
  第五节  “双美”:曲学之理想
第五章  “风”“月”回归:晚明的剧学戏曲观
  第一节  “嘲风弄月”的回归与“得体”
  第二节  王骥德的“剧戏”说
  第三节  徐复祚等人的“寓言”说
  第四节  凌潆初、孟称舜等人的“当行”论
第六章  “案”“场”并行:清初“总结”为本的综合戏曲观
  第一节  “询唤”与“复古”
  第二节  “尊”“辨”“得”一体论
  第三节  李渔的“总结”和“综合”
第七章  “花”“雅”较量:清中叶的“民间化”戏曲观
  第一节  “花雅”之争
  第二节  “乱弹”之兴
  第三节  “演员本位”之回归
  第四节  焦循的“民间化
第八章  “戏”“曲”一体:晚清民初“会通”为尚的现代戏曲观
  第一节  “西学东渐”:从器物、制度到观念
  第二节  京剧变革:从舞台实践到理论研究
  第三节  王国维的“集大成”意义
余论  “戏曲观念史”研究之续想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古代戏曲观研究的专著。
全书以“戏曲观”为逻辑起点,以“古代学人”为切入口,以戏曲理论文献为研究平台,以“戏曲何谓”(本质论)和“戏曲何为”(功能论)为基本问题域
,在“观念史”方法的统摄下,通过戏乐与伎艺、歌舞与声色、诗学与尊体、曲学与辨体、剧学与得体、
总结与综合、花雅与民间化、会通与现代等概念范畴的阐释和解读,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戏曲观从泛化到窄化的历时性过程,也暗示了从窄化再到泛化的现代趋势,同时也显现了从庙堂的统治者和学人到江湖的意见领袖与大众的共时性交集,更为重要的则是,本书建构了一幅从两汉到晚清戏曲观的嬗变图谱。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