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的海(一个海军弱国的长江抗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的海(一个海军弱国的长江抗战)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3.03 4.8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侯卫东

出版社安徽文艺

ISBN9787539653525

出版时间2015-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155065

上书时间2023-10-26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黄的海(一个海军弱国的长江抗战)》的作者侯卫东以近乎苛刻的方式追求史实准确,试图还原战争启动前的历史真相、生活风貌与民族心态,客观展现战争的前因后果和战争带来的巨大牺牲、社会动荡。在比对了大量史料的基础,本书还精选了200多幅真实历史照片介入小说叙事,显示出独特的文本模式。

目录
引子海军之名
1  水路迷离
2  练舰空空
3  疑云
4  秘密行动
5  死结
6  失算
7  大失所望
8  变故
9  密电
10  备战
11  剑拔弩张
12  预感
13  隔离
14  如鲠在喉
15  搁浅
16  一触即发
17  爆发
18  泄密
19  大集结
20  江阴呀江阴
21  开战
22  捡来的线索
23  他是谁
24  钥匙
25  不安的夜晚
26  偷袭“出云”
27  冒险
28  一船与舰
29  第一次爆炸
30  论战
31  内河海战
32  海空对决
33  爱在首都
34  再战“出云”
35  登陆
36  要塞
37  痛失良机
38  马当阻塞线
39  迟到的发现
40  致命漏洞
41  追责
42  知己知彼
43  敌后
尾声

内容摘要
 民国海军的抗战,主战场不得不选择存内河——长江之上的“海战”,是“黄的海”书名的由来。
1937年,作为一支弱小的兵种,民国海军以远远落后日本海军的哀兵之姿,退守长江防御作战:以自杀式的主动出击,加入了淞沪会战;为阻止日舰溯汀
而上、进逼南京,不惜断腕沉船,构筑水上阻塞线;在敌机狂轰滥炸之下,以海空对决的无畏,赔光血本,其作战舰艇几近全军覆没;继丽撤下舰炮,构建要
塞炮台;直至深入敌后,开展长江水雷游击战……《黄的海》比对大最史料,力图还原历史原貌,为读者呈现一部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侯卫东编著的《黄的海(一个海军弱国的长江抗战)》精选两百多幅真实的历吏图片介入小说叙事,图文并茂,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精彩内容
 但中尉是有好奇心的,他用眼睛的余光,扫描着
身边的秘密。他完全能够体会到,她的安静和船尾一
起,构成了一个协调的场景。不是说她的姿态总保持
不变,而是她像呼吸一样自然地活动着,就像船尾在江浪中轻轻摆动,而不会惊动站立在舷杆上的江鸟。
她的身材不似江南女子那样娇小,但纤细的体态
和脸上的肤色,却荡漾开水乡女儿的韵味。金中尉慢慢地转动着身体的角度,这样就可以看到她的侧面,她平静的表情弥漫着镇定自若的美。从她的长辫和她的装束上看,她只是一个平常人家的女孩,但她的身上却有大户人家熏陶出来的气息。
这时有人从另一面接近她。她回望的动作轻柔而得体,招呼别人的微笑礼貌而内敛。金砺锋注意了许久以后,很想走过去,近距离地和她对视,他有一种希望看到她目光慌乱的冲动。
但作为海军军官,他要考虑接近她的最佳战术,他闭上眼睛面对长江,借助拂面而来的微风,酝酿着
行动的对策。
这其实只是一段极短的时间,比熟练的枪炮官目测目标所需的时间还要短暂。中尉再次睁开眼睛时,姑娘不见了。她走得轻手轻脚,竟然让一个训练有素的特工毫无知觉。
金砺锋的内心,涌动着像江水一样上涨的挫败感

满载一船上午阳光的明媚,“江顺”轮缓缓停靠在芜湖港。在上船与下船的人流交错之后,愉快的汽笛告别了嘈杂的码头,金中尉的情绪也慢慢地好转起来。姑娘并没有下船,这个准确的判断来自他的细致观察,也鼓动起他的想象。在芜湖到南京的这一段航程里,还有一个上午的时间,他依然有可能和姑娘见
面。
沉醉在这样的念想里,他在船尾像一条恋旧的鱼
来回游弋,如果说此举仅仅是为了一次成功的搭讪.也许低估了他的境界。金中尉不是你想象的花痴,他是一个懂得欣赏的怀春少年,金砺锋在心里为自己辩解时,忍不住哑然失笑。
他的笑被一个中年男子捕捉。
事实上,当金砺锋的注意力集中在姑娘身上时,他已经成为了另一个人的目标。而对方不是别人,正是这艘豪华客轮的船长胡玄武。
两个身穿制服的男人,相遇在游人寥寥的船尾。
他们各自看了对方一眼,又扫了一眼自己的装束,他们用会意的笑,开始了旅途中的问候。
一个船长,一个海军军官,胡船长和金中尉,他们的交谈,从船尾一直延伸到二层搭起凉棚的露天平台。
对于金中尉来说,这只是一次偶遇的谈话,而对于胡船长而言,他为这样的谈话准备了很多年。
在驾轻就熟的长江航道上,他一直不放过选择谈话的对象与时机,身穿海军尉官常服的金砺锋,从湖口上船开始就进入了他的视野。但他不急于接近目标,他在观察身在明处的对象的行为。
谈话是从海军第一舰队开始的,胡玄武看似在问,实际上很有把握,他看出了金砺锋来自第一舰队。
中尉也不吃惊,第一舰队集结在湖口,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只是随着谈话的深入,他职业的警觉告诉自己,这位船长对海军了解过多,让人怀疑他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因为中尉在貌似玩笑中道出了怀疑,船长看出了对方的机警。他一口气报出好些海军军官的名字,像部里的解夏秘书、造船所的曾一鸣,然后解释说,自己也是海军出身,北伐那年受的伤,不得已才转业到交通部。金砺锋联想起船长靠近左太阳穴的一处伤疤,这才恍然大悟:自己眼拙,居然把一位脸上写着光荣的海军前辈,当作了日本人的奸细。
话一说开,两人就亲近了许多,再加上关于海军的共同话题也多,两人谈得很投机。阅人无数的胡船长,几个回合谈下来,感觉到中尉家世不一般,有一
种自小养成的自信。同时,也能感觉他此时免不了心有旁骛,因为他的眼光不时居高临下地瞟着船尾,应该是搜索着长辫子姑娘的身影吧。
快到马鞍山采石矶的时候,姑娘终于又出现了,她跟在一位美艳少妇的身后。领头的少妇身披暗紫色的披风,巧妙地衬托出一张白皙的脸。她慵懒的步态
摇曳生姿,一边走一边矜持地扫视着周围环境。当她上仰的目光摇到中尉的脸上时,似乎停了下来,她此刻绽放出来的笑,让金砺锋感到脸上一阵灼热。
只看了少妇一眼,中尉的第一印象,就觉得似曾相识。她迷人的笑在记忆深处里沉浮着,像狡猾的鱼
,一会游逛在水面,一会又潜入了水流中。中尉并不记得,自己在何时何地,曾经和她有过难忘的交集。
对比记忆中的模糊印象,中尉觉得,眼前的她,诱人的体态足以让一船男人的魂丢失在甲板。这样特殊的好感鼓荡在心里,他不由得又扫了少妇一眼。
少妇还是报以含情的笑,同时,他看到她身旁的姑娘,也笑出了一排洁白的牙齿。此情此景,中尉既幸福又不安。直到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船长,直到他走出自我多情的陷阱后,他才明白,她们面对自己的笑,纯粹属于路过或者是照顾性质,原来她们是和船长胡玄武熟识。
船长迎下去的时候,尴尬的中尉脚步有些犹豫。
正踌躇在去留之间,踏上楼梯的胡船长回头招呼,给了他一个下台阶的机会。
两个男人一前一后来到了两个女人的面前。在船尾,船长和少妇相谈融洽,让金砺锋有了和姑娘相视一笑的机会。中尉终于如愿以偿,姑娘在他强烈目光的注视中,显出了一丝不安,离慌乱只有一步之遥。
大家就这样相互认识了,黄家的少夫人和、r鬟
玉兰,她们的身份不同。看金中尉的样子也不同。
少夫人目光灼灼,略显夸张地说:“玉兰你看,人家的海军军服多漂亮呀,要是穿在我身上会怎样?”玉兰却淡定地说:“先生常说人生多景,横岭侧峰,中尉的衣服要是穿在你身上,我恐怕就不敢叫你少夫人了。”玉兰话里明显带着北方口音,除了北平话,好像骨子里还散发着东北味。让中尉吃惊的是她不卑不亢的答话,在貌似平静中,展示着机敏应变的口才。既得体地回答了少夫人的问话,又没有人云亦云地表明自己真实的态度。
还有,她所说的“先生”,所指不似少夫人的夫君,听口气倒是玉兰佩服的另一位才识两全的长者。
中尉想,兴许得耳濡目染之便,她的身上才会散发出举止不凡的气息,让她和寻常的贴身丫头不太一样。
金砺锋从小就滚在女人堆里。眼光是早已练出来的,聪明的丫头他见得多了,像玉兰这么出众的可谓凤毛麟角。
他不由得又在她的脸上认真地看了一眼,玉兰装作没在意,但平静的脸上已经泛起了好看的红晕。
P47-49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