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读书
  • 读书读书
  • 读书读书
  • 读书读书
  • 读书读书
  • 读书读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读书读书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4.16 5.4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陈平原|责编:陈实//张玉洁

出版社湖南人民

ISBN9787556131860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1783137

上书时间2023-09-1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研究领域有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中国小说史、中国散文史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大学何为》《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等著作三十余种。

目录
序|陈平原
附记|陈平原
再记|陈平原
导读|陈平原
随便翻翻|鲁迅
闭户读书论|周作人
入厕读书|周作人
古书可读否的问题|周作人
再论线装书|陈源
读书的艺术|林语堂
论读书|林语堂
吸烟与教育|林语堂
考而不死是为神|老舍
读书|老舍
读书|叶圣陶
重读之书|叶灵凤
读书界的风尚|冯至
事事关心|马南
与友人论学习古文|孙犁
“书读完了”|金克木
谈读书和“格式塔”|金克木
书呆子——瓮牖剩墨之二|王力
战时的书——瓮牖剩墨之四|王力
书痴|叶灵凤
书斋趣味|叶灵凤
书痴|黄裳
我之于书|夏丏尊
版本小言|阿英
论书生的酸气|朱自清
藏书印|唐弢
藏书票|唐弢
书和回忆|黄永玉
读书诸相|许国璋
旧书铺|茅盾
旧书店|叶灵凤
卖书|郭沫若
买书|朱自清
恨书|宗璞
《西谛书话》序|叶圣陶
访笺杂记|郑振铎
售书记|郑振铎
《劫中得书记》序|郑振铎
《劫中得书记》新序|郑振铎
书的梦|孙犁
我的二十四史|孙犁
姑苏访书记|黄裳
东京的书店|周作人
三家书店|朱自清
书林即事|唐弢
琉璃厂|黄裳
城隍庙的书市|阿英
西门买书记——城隍庙的书市续篇|阿英

内容摘要
《读书读书》是一本关于“读书”“买书”“藏书”这一读书人共有之雅事的集子,由陈平原选编,收入林语堂、老舍、周作人、王力、叶灵凤、金克木等23位名家的48篇文章。这些文学史上的名家与读者分享他们的读书智慧和独家心得:鲁迅分享两种读书方法,林语堂教人怎么读书,老舍教人读什么书;聊聊读书人买书、藏书这一“癖好”;探讨书店与文化人的精神联系,等等。读书是一辈子的乐事,正因为其乐无穷,才引得一代代读书人如痴如醉。

主编推荐
1. 三十年前“漫说文化丛书”开分专题选编之先河,一度风靡中国,新版归来!
2. 以文学为经、文化为纬、兼及思考与休闲的专题散文集,文章好读、装帧好看。  
3. 《读书读书》由陈平原主编并导读,汇集23位名家48篇文章,分享读书之乐,探讨书与人的精神联系,赏古今中外读书人共有之雅事。
4. 漫说文化丛书系列封面插画由2023年美国传达艺术奖(CA奖)获奖者、插画师Stano绘制,丛书书脊“笔写山河”logo突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文化理念。知名设计师广岛倾心设计,采用中国传统配色,兼具复古与现代气息。
5. 漫说文化丛书封面使用雅纹白纸,采用击凸工艺,内文使用JM书纸,纸印精良,久读不伤眼,久藏不泛黄。阅读、收藏、赠送皆宜。
6. 随书赠送全文配乐有声书,沉浸式感受文学的魅力。

精彩内容
重读之书叶灵凤小泉八云曾劝人不要买那只读一遍不能使人重读的书。这是一句意味很深长的读书箴言,也是买书箴言。中国古语所谓书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在机械生产的今日,一个人即使财力和精力都胜任,恐怕也不能读尽所有的书,买尽所有的书。因此,我们在不十分闲暇的人生忙迫之中,能忙里偷闲,将自己所喜爱的读过的书取出重读一遍,实是人生中一件愉快的事。
读书本是精神上的探险,尽管他人的介绍与推荐,对于一本书的真实印象如何,总要待自己读完之后才可决定。有些为一般人所指责的书,自己因了个人的特性或一时的环境关系,竟有特殊的爱好,这正与名胜的景色一样,卧游固是乐事,然而亲临其地观赏,究竟与在游览指南之类所得者不同。将读过的书重读一遍,正与旧地重临一样,同是那景色,同是自己,却因了心情和环境的不同,会有一种稔熟而又新鲜的感觉。这在人生中,正如与一位多年不见的旧友相逢,你知道他的过去,但是同时又在揣测他目前的遭遇如何。
有人说,与其读一百部好书,不如将五十部重读一遍,因为仔细地将已经获得的重新加以咀嚼,有时比生吞活剥更有好处。但可惜的是,人生太短,好书太多,我们遂终于在顾此失彼之中生活,正如可爱的季辛所慨叹:“唉,那些不能有机会再读一遍的书哟!”季辛所惋惜的,不仅是可以重读,而是那少数的可以百读不厌的书,因为他接着又说:“温雅的安静的书,高贵的启迪的书:那些值得埋头细嚼,不仅一次而可以重读多次的书。可是我也许永无机会再将他们握在手里一次了;流光如驶,而时日又是这样的短少。也许有一天,当我躺在床上静待我的最后,这些被遗忘的书中的一部会走入我彷徨的思索之中,而我便像记起一位曾经于我有所助益的朋友一样的记起他们——偶然邂逅的友人。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在这岁暮寒天,正是我们思念旧友,也正是我们重行翻开一册已经读过一次,甚或多次的好书最适宜的时候。
(选自《读书随笔》一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