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行山上的夜莺/政协委员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太行山上的夜莺/政协委员文库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5.75 5.4折 6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关仁山|责编:牟国煜

出版社中国文史

ISBN9787520524964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6元

货号31090671

上书时间2023-09-1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关仁山,1963年生于唐山丰南。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第十一届河北省政协委员。与何申、谈歌被文坛誉为河北“三驾马车”。
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日头》《麦河》《唐山大地震》《天高地厚》《金谷银山》等,中短篇小说《大雪无乡》《红旱船》《九月还乡》等,长篇纪实文学《感天动地》《太行沃土》等。出版十卷本《关仁山文集》,达千余万字。
作品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中宣部第十一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及香港《亚洲周刊》华人小说比赛冠军等。长篇小说《麦河》入选2010年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日头》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14年小说排行榜。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韩、日等文字,多部作品被改编拍摄成电视剧和话剧、舞台剧,包括《天高地厚》《御姐归来》等。

目录
第一辑
  太行山上的夜莺
  鸽群飞过太行山
  太行山上挂红灯
  太行山上挂金伞
第二辑
  鱼从我的头顶飞过去
  敬仰崇高
  花季里的畅想
  摆脱噩梦
  受伤的感觉
  打开这扇门
  别轻易地流泪
  我心中的月亮
  赞扬的魅力
  我们的节日
  设计人生
  怎样发现自己
  对双手的理解
  享受童年的乐趣
  明天没有许诺
  人和鸟的不幸
  吃麻糖的乐趣
  百年阳光
第三辑
  生命的绽放
  废墟上的风筝
  因为唐山,所以这样活
  城市拓荒者
  劫难后的唐山人
  燕赵大地的根脉
  有关地震的话题
  景若在,梦就在
  天下最大的“庄”
  倾听港城的奥运涛声
  走进清明上河园
  访美散记
第四辑
  关于鹰的生存寓言
  给生命来点幽默
  大地的墒情
  祖先的眼睛
  说说朋友
  懂得感激
  螃蟹的故事
  阿南的黑眼睛
  田野上的婚姻
  何申的好戏
  燕赵壮歌行
  通往自然的路有多远

内容摘要
本书是河北省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关仁山的一
部散文集。“我行走在乡村的海滩上、平原上、山道上,明天,不再为故事匮乏烦恼时,我该怎样讲好我的故事呢?”关仁山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作为以现实主义小说创作驰誉文坛的“三驾马车”的干将之一,关仁山写起散文来,更是不脱离现实生活的原型,甚至很多文章即是为他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立此存照”。他写母亲、写童年、写故乡、写山水、写人情世故、写文坛掌故,无一不是生活的写照和心灵的体验。同时文集中还收录了他在太行山采风时的报告文学作品,文章中对太行山区的百姓生活节节升高,村庄旧貌换新颜的新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全书语言流畅,文字清新,内容积极向上,是一本具有正能量的散文集。

精彩内容
太行山上的夜莺他像一只夜莺,走到哪里哪里就亮起来。
周合伟出生在保定市
阜平县吴王口村,笔名冷山。冷山个头不高,白白的脸庞,大大的眼睛,自带微卷的黑发,朴素中透着贵气,孤独中透着文气,厚实,庄重,飘逸。
他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后在景德镇创办了陶艺公司。冷山虽然不是纯粹的油画家,但是他有文化情怀,回故乡搞文化扶贫的想法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应该抓住的机遇。
几年前他在景德镇聚餐,从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自己的家乡阜平,去看望骆驼湾和顾家台的困难群众,冷山激动了好几天:“阜平要变了,我应该为老家做点儿事。”他并不匆忙,而是细细准备,虽然艺术乡建自己是个新兵,但时代的条件和机遇不可错过。
2019年正月,雪花飞扬,龙泉关镇刘俊亮书记带冷山到了黑崖沟。看见
这高山、这村庄、这山坡上的樱桃园、这高耸的大桥,他眼睛一亮,双手有些颤抖,仿佛未来激动人心的日子已经在眼前展开
。这一刻,他想承担点儿什么,既是黑崖沟需要自己,也是自己需要黑崖沟
。妻子常常责怪他是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难道不好吗?尽管理想主义时代结束了,但是阜平红色的文化滋养了他,用他的知识回报故乡,是他心中永久的理想。
刘俊亮带冷山到黑崖沟村主任赵利民家吃饭,村支书赵志国也到了。赵主任漂亮的妻子姜红燕做得一手好菜,冷山感觉饭菜很香,在城市里几乎闻不到这种香。冷山向刘俊亮敬酒,激动地说:“刘书记,我喜欢这个地方!
”刘俊亮微笑着说:“那就别走啦!黑崖沟属于就地提升村,我们有意打造文化旅游村,这里是你施展理想的舞台!”赵利民还蒙着,不懂
冷山要干什么。
刘俊亮走后,冷山想在黑崖沟走一走,看看这里需要他做什么。冷山有时发愣,在想心事。他转到养猪的老顾家里,见到了樱桃园老板李建立,李建立见到艺术家分外亲切,俩人有说不完的话。
冷山笑着问:“你是黑崖沟人吗?”李建立说:“不是,我是高阜口村人!”冷山眨了眨眼问:“为什么在黑崖沟承包樱桃园?”李建立憨憨一笑:“黑崖沟山水好,人更好,我这是扶贫项目,樱桃属于林果开发!”冷山问:“投资多少?
”李建立说:“我的樱桃园流转一百多亩地,总投资六百万!”冷山又问:“什么样子的管理方式呢?资金从哪里来的?”李建立舒展着眉头说:“首先是政府下拨四十
万的启动资金,这是扶贫基金。我过去开矿,为了保护山林,矿山统一关闭了,手里有点儿积蓄。现在我流转了黑崖沟乡亲们的土地,雇用乡亲们给樱桃园干活儿,浇水,剪枝,采摘,我按月发工资,年终还要给他们土地分红!樱桃销路挺好,乡亲们都脱贫啦!”冷山用欣赏的目光望着他:“你是好样儿的,向你学习!”两个年轻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李建立带着冷山到了樱桃园。冬天的樱桃园小路,远看像驼黄色的绳头。樱桃树枝挂着白雪,寒流刚过,天气明显好转了,冷风并没有冻掉他们的热情。李建立带着冷山进了一个大大的木屋别墅。
别墅只有一层,但是设计新颖,有点儿海外风格。
走到别墅里边,暖风扑面,李建立请冷山喝茶。喝茶的时候,冷山与李建立谈了自己扎根黑崖沟的想法,李建立笑着说:“欢迎你,我这樱桃园里的别墅可以免费供你使用!”冷山感动了:“谢谢你,好人呀!”P3-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