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在书外(戏剧文化随笔)/写意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戏在书外(戏剧文化随笔)/写意文丛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1.44 7.1折 3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傅谨

出版社北京大学

ISBN9787301241776

出版时间2014-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0元

货号2911281

上书时间2023-09-1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傅谨1956年生于浙江衢州。文学博士,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戏剧理论与批评、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出版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新中国戏剧史》、《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中国戏剧艺术论》、《戏曲美学》、《老戏的前世今生》等10多部。

目录
第一部分  草根的力量
  感受草根阶层的精神脉动
  “路头戏”的感性阅读
  生活在别处
  让“映山红”重归民间
第二部分  传统的命运
  文人与艺人:谁有权改革京剧
  戏剧命运与传统面面观
  我们如何失去了瓯剧一一跨国传媒时代的传统艺术
  夕阳回望一一稀有剧种的命运与前景
  站在文明与野蛮边缘一一从浙江昆剧团访台说起
第三部分  文明的传承
  向“创新”泼一瓢冷水一一一个保守主义者的自言自语
  拒绝“原创”的N个理由
  “音乐”和“民乐”
  我们何以走向世界却迷失自我一一中国艺术三个成功传播
  个案的解读
第四部分  舞台的觉悟
  男旦之惑
  刚与柔:京剧中的中国女性
  身体对文学的反抗一一解读李玉声的16条短信
  “变脸”迷思的终结
  易卜生的灵魂飘在中国上空
  全本《长生殿》与上昆的意义
后记

内容摘要
 《戏在书外(戏剧文化随笔)》收录了作者傅谨近年来的戏剧评论文章和文化随笔,分为草根的力量、
传统的命运、文明的传承、舞台的觉悟四个部分,既有对史的评析和当下现状的反省,也有对民间创作和经典作品的品评。文笔有时犀利,有时幽默,有时鞭辟入里,有时晓畅轻松,从中既可以一窥古典戏曲的发展文脉,也可以晓知当代戏剧艺术的发展景象。

精彩内容
 感受草根阶层的精神脉动浙江台州市的路桥市场远近闻名,不过本地人最
喜欢去的是这座古镇的路北街。这是一条狭窄的老街,沿街满是密密麻麻的店铺,除了日常品以外,还有7家出售戏剧服装道具的专门商店。2000年5月6日,我要求台州市文化局丁琦娅副局长和路桥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卢向东主任陪我去看看。和店主们交谈的结果颇出乎我们的意料,台州市一共有80家左右戏班,戏班的老板和演员们都经常到这里来采购戏剧用品,但是这些店铺的主营对象却不是戏班,而是寺庙。每家店铺都摆满了演戏用的行头和乐器,服饰主要是供新建寺庙的神祇一一或者用当地人习惯的称呼叫“老
爷”一一穿戴的,购置乐器的也多数是各个村庄的老
年协会,买去在寺庙开张、开光或者为“老爷”做寿吋使用。这里规模最大的商店老板郑菊兰坦诚地说,她的生意80%都是庙里的,如果靠在戏班身上,生意早就垮台了。
店主们说得不错,台州这里并没有专门为日益发达的寺庙供应必需品的商店,戏剧用品商店恰好补了这个缺漏。戏剧用品商店能够成为寺庙的供应中心,原因是寺庙所需的那些物品,比如神祇身上的服装和头饰,包括他们手中的道具,与传统戏剧演出中舞台人物的穿戴及道具基本上是同一的,戏里用的东西庙里也能用,至于丝竹乐器更是没有丝毫区别。
路北街的戏剧用品商店构成一个有趣的隐喻,它暗示了台州民间戏剧与当地民众的信仰之间存在某种同构关系。确实,台州戏剧的繁荣景象以及当地民众对戏剧的热爱,并不能仅仅从艺术的层面予以理解,它与普通民众精神信仰之间的关系,一点也不比它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少。正因为此,对台州戏班经过长期
的田野作业与研究所撰写的拙著《草根的力量》于今年5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博览群书》杂志专门约请北京多位从事文化批评和社会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希望以拙著的出版为契机,对长期以来受到忽视的草根阶层的精神生活展开讨论,他们的关注面当然会远远超出戏剧的范畴。
我本人从事的是美学和戏剧学研究,本该止于为专门从事文化批评和社会学研究的学者们提供台州戏班这样一个客观存在的文本,我相信他们能对这个文本作出更精彩更合理的解读。不过我也非常愿意借此机会,将我从事民间戏班田野考察过程中的那些真切感受,尤其是尚未在《草根的力量》书中充分表达出来的感受写在这里,供同行及读者分享。
戏剧在中国起源的时间并不早,按照目前我们所
能够掌握的可信资料,中国广阔范围内成型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相对独立的戏剧活动是在两宋年间出现的,在此之前,各地与巫傩相关、与歌舞相伴的前戏剧活动虽然存在,但它们都还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戏剧在两宋年间一出现,很快就成为中国民众精神与文化娱乐生活中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因而它能迅速勃发;同时,在中国戏剧第一次呈现出它的成熟形态的两宋年间,它就是以高度商业化的自然状态存在着的,这样的状态保证了它与普通民众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非常之密切的互动关系。好,现在我才说到了正题,我绕那么一个大圈子从宋代讲起,只是为了说明一个在我看来非常之重要的现象一一中国戏剧一直是以其自然形态存在的,正缘于它在普通民众的精神生活与文化娱乐中始终占据着
重要地位,它才会非常之纯粹地在民间存在并一代又一代地接续着这一传统。
P2-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