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达文集(卷10散文诗词卷听雨楼札记抚剑堂诗抄)(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霍达文集(卷10散文诗词卷听雨楼札记抚剑堂诗抄)(精)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6.06 4.4折 5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霍达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

ISBN9787530217207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8元

货号30155726

上书时间2023-09-1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霍达,女,回族。国家一级作家,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在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受国务院表彰。著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八百万字,其中,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获中国文学优选奖――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以及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很好文学奖、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很好文学奖;长篇小说《补天裂》获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评为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十部很好长篇小说之一,并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很好文学骏马奖、北京市很好图书奖;中篇小说《红尘》获第四届全国很好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万家忧乐》获第四届全国很好报告文学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很好文学骏马奖、炎黄杯当代文学奖、首届全国保护消费者杯个人优选奖及“3?15”金质奖章;报告文学《国殇》获首届中国潮报告文学奖、首届全国卫生题材文学一等奖;话剧剧本《红尘》获第二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很好剧本奖;电视剧《鹊桥仙》获首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其插曲《难诉相思》获太平洋影音公司云雀奖;电影剧本《我不是猎人》获第二届全国很好少年儿童读物奖;电影剧本《龙驹》获建国四十周年全国很好电影剧本奖;散文《义冢丰碑》《烟雨文武庙》获庆祝香港回归征文全国一等奖;散文《为了那片苍天圣土》获全国政协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很好征文奖。此外,还著有长篇小说《未穿的红嫁衣》,长篇报告文学《搏浪天涯》,电影剧本《秦皇父子》《鞘中之剑》,电视剧本《飘然太白》《江州司马》《失落的明珠》《年轮》《苍天圣土》,话剧剧本《海棠胡同》等。作品有英、法、阿拉伯、乌尔都等多种文字译本及港台出版的中文繁体字版多部。出版有六卷本《霍达文集》、八卷本《中国当代作家?霍达系列》、九卷本《霍达文选》。曾应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写作中心活动,赴英、法、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挪威、芬兰等十余国进行学术交流,并曾出任开罗电影节靠前评委、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代表、《港澳大百科全书》编委等职务,生平及成就载人《中国当代名人录》和英、美版《世界名人录》。

目录
听雨楼札记
自序  还可以写得更好些
书斋夜话
  我为什么而写作
  难忘那一片叶子
  我的书房是流动的
  咀嚼悲剧
  漫谈小说的语言
  历史毕竟不能重写
  《补天裂》:从小说到剧本
  就《补天裂》创作答记者问
  直面血与火,讴歌民族魂
  史学家的终点,是小说家的起点
  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
  为了那片苍天圣土
  答《信报》记者问
  小说集《红尘》自序
  话剧《红尘》答问录
  大雅若俗
  我和《海魂》
  我和报告文学
  《国殇》作者致读者
  万家忧乐上心头
  《中国当代作家·霍达系列》自序
  我和儿子一起走进《海棠胡同》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今月曾经照古人
  石迹耿千秋
  女人的形象
  荐书五种
  寂寞之道与道之寂寞
  难忘《木木》
  春联贴倒了……
  从《凤求凰》到《白头吟》
  从修复石头城说起
  秦俑作者姓“宫”吗?
  楚汉相争中的道德力量
  漫说张子房
  读《留侯论》
  《春秋》情结
  明日黄花蝶也愁
  公子扶苏事考
  “金镶玉”还是“荆山玉”?
  说“私淑”
  “期间”和“其间”
  “侧目”辨
  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诗仙非仙
  江上月魂
  我书被盗
  诗人情怀
  路边的歌声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文人与“海”
  中国女性和中国文学
  珍惜英雄
  奏响中华文化复兴的黄钟大吕
庭前漫语
  君心似我心,两情长依依
  明月在天
  野草
  携手人生路
  燕雀之志
  我和我的狗
  此事古难全
  珍爱生命
  寻味
  听海
台湾纪行
  四十春秋两岸情
  谒台湾郑成功祠
  空门红颜
  “总统”秘书的家事
港岛札记
  风雨石板街
  香港的起点
  莞香缥缈香江源
  清末文人看香港
  似是而非的“阿群带路”
  百年沧桑“占领角”
  九龙腾飞话半岛
  往事历历说“新界”
  九龙寨城挽歌
  情天恨海七姊妹
  吉士笠街随想
  历史上的“东方之珠”
  故垒无寻西营盘
  阅尽不平的太平山
  “六不”钦差叶名琛
  轰动一时的“毒面包案”
  “鬼子六”割让九龙
  香港与太平天国
  麦当奴与“公赌”闹剧
  九龙有条赫德道
  漫步港岛话填海
  寂寥旗杆屋
  铜锣湾的午礼炮
  两个罗便臣
  投降港督杨慕琦
  夏悫道和夏悫军政府
  割辫之刑和剪辫不易服
  不受欢迎的港督戴维斯
  般咸道与文咸街
  吾土吾民
  梅轩利遇刺
  爱国老人邓圣时
  水淹英勇祠
  屏山文塔聚星楼
  寻根寻到黄帝陵
  独具风采的“新界”清代民居
  义冢丰碑
  烟雨文武庙
  英勇悲壮的“新界”抗英斗争
  寻访“太平公局”
  吉庆围铁门纪事
  沧桑宋王台
天涯游踪
  我站在长城上,倾听
  “奇石”记
  戏非“戏”
  水乡魂
  喀什河畔“姑娘追”
  美洲月
  游子情
  漫步撒哈拉
  远东雪
  天涯倦客
  走向金字塔
  悠悠尼罗河
  会见水上勉
  浏览梵蒂冈
  雅丐
  海空星河
  感受“以人为本”
  碑
人物速写
  他扑向太阳
  蓦然回首
  送您一束红玫瑰
  荒煤,文坛守门人
  别情依依忆冰心
  大师不朽
  非百百非不非秦
  忘年之交
  半个世纪白毛女,五十年间战士情
  天地为之久低昂
  梨园酣梦
  一代名医姚五达
  门框胡同记事
  新春夜话
  路上碰到个“卫嘴子”
  张守义,装帧艺术的“赤子”
  彝山一枝秀
  何必再相逢
  东山男儿
  重访东山岛
  老谢尔盖,走好
抚剑堂诗抄
  自序  格律之美
  歌词  难诉相思
  七绝  送剑歌赴日留学
  水调歌头  送中国远洋渔业船队起航
  蝶恋花  赠新加坡女艺人
  忆秦娥  香港抒怀
  西江月  闻美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殉难后作
  江城子  “两会”抒怀
  踏莎行  海趣
  七绝  访俄罗斯(五首)
  七绝  写在“非典”肆虐时(三首)
  清平乐  同韵(四首)
  绝句  旅日诗草(四首)
  诉衷情  葬爱犬闹闹
  七绝  峻青艺术馆落成志贺
  歌词  难忘是家园
  七律  海棠祭
  楹联  贺《小说选刊》出版三百期
  疏影  朔方歌

内容摘要
 霍达著的《霍达文集(卷10散文诗词卷听雨楼札记抚剑堂诗抄)(精)》收入《听雨楼札记》《抚剑堂
诗抄》。
《听雨楼札记》是作者的散文辑录。作者以散文写作为“小说家的基本功”,兴之所至,情之所感,自然流露,质朴率真。读者既可从中获得艺术享受,亦可借之解读作者其人其文。
《东山男儿》1990年获《光明日报》“祖国在我心中”征文奖,《烟雨文武庙》1999年获国务院港澳办和中国报刊副刊研究会“香港百年沧桑话回归”一
等奖,《义冢丰碑》1999年获《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回归”征文一等奖,《为了那片苍天圣土》2007年获全国政协“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征文奖。
《抚剑堂诗抄》是作者的诗词辑录。作者自幼受传统文化浸染,钟爱诗词,多年来在小说、报告文学和影视戏剧文学创作之余练笔不辍,于格律限制中自由驰骋、畅抒情怀,作品古朴典雅、自然清新。公开
发表的篇什曾广为传诵,如《武陵春·难诉相思》(电视剧《鹊桥仙》插曲)、《水调歌头·送中国远洋渔业船队起航》(长篇报告文学《搏浪天涯》卷首词)、《忆秦娥·香港抒怀》(长篇小说《补天裂》卷首词)等。

精彩内容
 难忘那一片叶子在《穆斯林的葬礼》创作20周年座谈会上,我和叶咏梅老友重逢。多年不见,她这片“叶子”仍然碧绿、青翠,生机勃勃。“叶子”是叶咏梅的笔名,本意是“甘当绿叶衬红花”“为他人作嫁衣裳”,低调而谦和,但换个角度说,又何尝不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充实和自信!
我和叶咏梅相识在1988年。当时,《穆斯林的葬礼》出版不久,她通过出版社找到了我的电话,约我见面,问我愿意不愿意在“长篇小说连播”栏目里播出。恕我孤陋寡闻,在此之前还不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长篇小说连播”这个栏目,也不知道怎么个播法儿。她解释说,这种广播形式不同于广播剧,也
不同于电影录音剪辑,而是由演员声情并茂地朗诵小说,虽然某些地方可能要稍微做一些技术处理,但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忠于原著。我说,这正合我意。在以往的创作中,我的小说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尽管都是由我自己编剧,但在拍摄中仍然被导演任意改动,这是我最恼火的。而朗诵则是我所喜欢的艺术形式,小说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都可以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有了这个“底”,我和叶咏梅一拍即合,把自己心血的结晶交给了她,她也就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将小说按照连续广播的形式分成74讲,寻找配乐素材,选择演员,并且就演播技巧和演员反复探讨,不断磨合。如果和影视拍摄相比,这简直是集责任编辑、导演、剧务于一身,其辛苦、繁杂、忙碌可以想见,而叶咏梅却以苦为乐,每次见面都笑容可掬。人生之乐,莫过于兴趣和职业的一致,叶咏梅把事业视为生命,她为此忙碌,因此快乐。
1989年春,《穆斯林的葬礼》如期播出,反响热烈。“长篇小说连播”这种形式,突破了纸质出版物的局限,让文学长上了翅膀,使受众扩大到难以数计。听众来信雪片般飞来,从耄耋老人到莘莘学子,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百姓,许多人是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间歇,捧着饭碗收听广播的,听完一讲,意犹未尽,期待着明天在同一时间继续收听。他们含着眼泪向我倾吐心声,说这部书如何让他们感动,给他们以启迪,甚至有的听众说,这部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我并不认为一部小说能够有这么大的力量,而更愿意相信,是读者和听众融人了自身的人生感悟,和作者共同创造了文学。值得一提的是,听众并没有忽略了隐身在幕后的那片“叶子”,许多来信都特别感谢责任编辑叶咏梅制作了这么好的节目,这也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了。
首播成功之后,应听众要求,《穆斯林的葬礼》又重播了3次,并且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多家地方电台播出,至今我仍然经常接到读者和听众来信,要
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再度重播。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夕,我的长篇新作《补天裂》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出版。为创作这部书,我赴香港深入生活数年之久,查阅中外文献上千万字,采访各界人士数百人次,并且反复踏勘历史遗迹,寻访当年抗英志士的后人,搜集大量史料,终于在1997年年初完成。富于政治敏感和艺术敏感的叶咏梅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遇,和我谈妥之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录制,与香港回归倒计时同步播出,并且在7月1日凌晨香港回归祖国庆典之前选播该书的重要章节,为雪我国耻、扬我国威尽了自己一分力量。当“化五色石,补南天裂”的朗诵响彻祖国长空,震动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耳膜和心扉,我和叶咏梅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回望往昔,我和叶咏梅的交往已近20年。但仔细想想,在我们之间却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私人情谊,温暖着我们的,牵动着我们的,是默契的合作,是共同的心愿,是一项充满魅力、充满激情、连接着祖国和人民的事业。每当我提起叶咏梅,就立即想到“长篇小说连播”,而说到“长篇小说连播”,就立即想到叶咏梅,她已经和这项事业融为一体。“长篇小说连播”已经开办了许多年,播出了许多作品,绿树早已成荫,但我和许多听众一样,会永远记住那片报春的“叶子”!(P9-1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