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遗恨/单田芳自选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末遗恨/单田芳自选集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2.44 7.0折 32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单田芳|整理:单瑞林

出版社中国工人

ISBN9787500857068

出版时间2014-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2元

货号2979428

上书时间2023-09-1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单田芳,著名评书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原鞍山曲艺团业务团长,现任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1934年生于天津,同年随父母到沈阳,1952年在沈阳廿七中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工学院,1987年退休,1995年赴京创办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从艺半个多世纪以来,共表演录制了《隋唐演义》《三侠五义》《乱世枭雄》等100余部计15000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整理编著数十部传统评书文字书稿,开创了评书走向市场的先河,并将评书艺术与动漫产业相结合,开发动漫评书新领域。“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在海内外华人心中,“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单瑞林,单田芳之子,曾在鞍山市文化局、鞍山市电影公司工作,现为北京星河雨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总裁。

目录
第一回  大厦将倾崇祯帝飞调铁骑军  道士偈语吴三桂习武老军师
第二回  武科考吴三桂力拔头筹  救父亲小将军力战扬威
第三回  奉皇命吴三桂放弃宁远  贼破城族兄弟投敌叛变
第四回  李自成挥师北京  崇祯帝坐失良机
第五回  义军进京将领腐化  陪王伴驾圆圆受挫
第六回  为女人义军不睦  抢佳人群魔乱舞
第七回  伴良君陈圆圆心喜  接家信吴三桂疯狂
第八回  腹背受敌吴三桂降清  逢场作戏劝降人受骗
第九回  多尔衮借兵平西伯  李自成轻取十三营
第十回  战雄关义军败阵  据永平闯王和谈
第十一回  定合约多尔衮发火  攻北京老吴襄殒命
第十二回  李自成仓皇即帝位  吴三桂接命追流寇
第十三回  流落京城陈圆圆终见情郎  南明成立吴三桂别有用心
第十四回  除隐患多尔衮斩杀明太子  入西安李自成怀疑忠良将
第十五回  自毁长城李自成斩杀大将  大战黄州刘宗敏力尽被俘
第十六回  斩贼将吴三桂乘胜追击  遇救兵李自成再犯疑心
第十七回  李自成命丧九宫山  张献忠屠戮四川府
第十八回  张献忠败亡凤凰山  吴三桂兵出汉中府
第十九回  攻大同吴三桂轻取敌将  赶南明平西王大战云南
第二十回  感深情洪承畴献计  捉永历吴三桂白头
第二十一回  斩永历吴三桂再度荣升  心烦乱陈圆圆力劝王爷
第二十二回  皇宫内康熙欲撤藩  昆明府三王齐聚会
第二十三回  赴京城三桂假称病  得线报康熙拉猛将
第二十四回  见钦差吴三桂大摆迷魂阵  说之信尚可喜被迫上本章
第二十五回  群臣廷议康熙帝撤三藩  皇上私访吴应熊发密信
第二十六回  反清复明吴三桂准备造反  心猿意马康熙帝密会春月
第二十七回  爱美色康熙帝险些受害  迎钦差吴三桂逢场作戏
第二十八回  奉皇命王辅臣定计分乱军  联盟友汪仕荣安排逼宫戏
第二十九回  说客用计王辅臣听命  王爷起兵陈圆圆归隐
第三十回  忠于职守朱巡抚殒命祭旗  起事反清吴三桂兵至长沙
第三十一回  反清不复明三桂自立为王  分化再出兵康熙双管齐下
第三十二回  使软硬康熙帝瓦解叛军  称帝位吴三桂黄粱一梦
寻找历史镜鉴(代后记)  ?肖璞韬

内容摘要
 《明末遗恨》(作者:单田芳)以吴三桂和他的赫赫有名的铁骑部队为主线,讲述了吴三桂
充满矛盾和悲剧的一生。吴三桂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降清反清……人之善恶,在他身上深刻体现。他本忠诚于大明帝国,却为大清朝打下半壁江山;他本重情重义,敢为爱情失去江山,却残忍冷血,杀人如麻。此外,本书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明末皇帝崇祯的无奈。

精彩内容
 大厦将倾崇祯帝飞调铁骑军道士偈语吴三桂习武老军师提到“明末遗恨”这几个字儿,你不会陌生,这讲的是明朝的故事。比方说:明朝是怎么灭亡的?女真族,也就是满洲八旗是怎样进军山海关,入主中原
,建立大清王朝的?明朝末年的政局是什么情况?老
百姓是怎样一个生活状况?李自成是怎么回事儿?张献忠又是怎么回事儿?明朝末年都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事情?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个穷苦人出身,要过饭做过和尚参过军,后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终于举旗一起推倒了庞大的元帝国,建立了大明王朝,建都南京,国号大明。自朱元璋始,一直传到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换了十几个君主,历经了二百七十六年,这时间可不短啊。咱们就说崇祯,这是一个年轻有为的皇帝。别看是明朝末年的君主,他却总想着振兴大明,中兴大明,改天换地,有所作为,以便流芳千古。崇祯这个人有几大特点:一、勤政,从来不偷懒;二、不亲近女色;三、不吃酒。这可是历代君主当中绝无仅有的。
但是,这江山到崇祯手上已是百孔千疮,收拾不了啦。这就应了那句话,大厦将倾,一木难支。尽管崇祯帝勤政,雄心也大,但是已很难扭转这个败局。
崇祯十七年,发生了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快过年了,北京刮起了大风,这个风是历史上罕见的。大风夹着沙子黄土,铺天盖地刮了好几天,似乎要把北京湮没。从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刮过来的寒流,是滴水成冰。大白天的,对面见不着人儿,白天上街得点灯。这不是反常现象吗?所以大白天的,老百姓都躲在自己的屋里,紧闭门户,谁也不敢出门儿。别说是老百姓,就是九五之尊的崇祯皇帝,在皇宫里也冻得瑟瑟发抖。入夜之后,崇祯帝在御书房里紧锁眉头,看看龙书案上各地的奏折堆积如山,看也看不完,批也批不完,他这心里就堵了个疙瘩。心说:这老天什
么意思啊?莫非我大明江山就要结束啦?到了朕手上就完了?想到这儿,崇祯帝是心如刀绞,他问值班的小太监:“今天是过年吗?”小太监跪倒了:“启奏万岁爷,今天是年三十儿!”“噢!三十儿啦!”就算普通的老百姓家,日子过得不错的,也得包顿饺子,也得接财神,也得过年。往年的三十儿,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何等的热闹!可是眼下,周围是一片的寂静,好像一座大坟墓,声息皆无,这就是反常。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年节了,是敲锣打鼓,笑语欢声。过年嘛,君也好,民也好,这叫君民同乐。可是今年,一反常态啊,简直静得叫人可怕。崇祯心说:这哪像过年啊?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大明的江
山就要败落啦。想到这儿,他的心情更沉重了。
初三这一天,风停了,崇祯传旨把钦天监找进内宫,逼着钦天监给他卜卦,预测一下,新的一年有什
么吉凶祸福?他非常严肃,告诉钦天监的官员:“不说实话,格杀勿论!”这话把这官儿吓得是浑身颤抖。钦天监是个什么衙门呢?就是主管天象,观天象。古人非常迷信,天地运行,星星是亮还是暗,有那么一套学问,用以预测吉凶祸福。钦天监领旨之后,在那儿跪着左查右看,没敢说实话,是吞吞吐吐:“这,这……”“说!究竟怎么回事!你要从实奏来!”“回陛下,风从乾位上刮来的,从方位上讲,主大不吉!”“噢!你再预测一下,今年还有什么吉凶祸福?
”“陛下,臣现在还看不出,一定尽心去查看。”崇祯把钦天监的官员打发走了。大过年的,这一
开头儿就不大吉利,崇祯的心情能好得了吗?甭说皇上,就拿普通老百姓来说,过年啦,大家图个吉利,一见面儿互相握手互相祝贺:过年好!您好!万事如
意,吉祥如意,恭喜发财。还得说这么几句呢,何况是崇祯帝呀!他听了这话能不别扭吗?可是就在这一
年的正月,接二连三发生了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事儿。
且说皇龙山脉,也就是他们老祖宗的发祥地,安徽凤阳发生六级大地震,死伤千万人,房倒屋塌,损
失惨重!这还不说,初三这天,一颗贼星蹿到月亮里去了,也不知道谁看见的。崇祯帝知道了,让钦天监算一算,这是怎么回事儿?钦天监吓得冒汗,如实启奏,说:“贼星入月,主国破家亡!”崇祯帝一听,是呆若木鸡,放声大哭,一直哭得都没气儿了。要说这些东西是迷信还是不迷信,咱们不去探讨。摆在眼前的事实有这几项:第一,闯王李自成率领的义军风起云涌,以摧枯拉朽之势占据了大西北,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王朝。现在率几十万铁甲军东进,直赴北京。
另一股义军张献忠,占据了四川,自立为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官府听见张献忠三个字儿都尿裤子!现在整个儿大西南政局瘫痪,成了无政府的状态
。沿海各地还有倭寇,这倭寇坐着船,是不断地骚扰沿海各城镇,杀人越货。再加上东北方面,就是满洲八旗,从沈阳出兵,是直赶蒙古山口,威胁辽东大地的安全。总之到了崇祯这时候,是四面楚歌,顾此失彼!他能不倒霉吗?裹乱的事儿也多,各种邪教纷纷出笼!占山的、为王的、落草的、为寇的,烧杀抢掠,到处都是战争。老百姓可倒了血霉,哭爹叫妈,无处投奔。现在的崇祯,好像坐在火山口一样,就等着
灭亡了!但是崇祯帝不甘心失败,他还想着扭转这个残局。
大年初一这天,好不容易熬过三十儿,崇祯帝马上升坐早朝。方才说了,崇祯非常勤政,看一个君主这早朝耽误不耽误,是衡量他勤政与否的标准。崇祯在这十七年,就没耽误过一次,五更天肯定设朝。五更天是什么时候?天黑着呢,皇上早早起来,梳洗完毕吃完早点再设朝,得几点起来?半夜就得起来。所
以比起历代的君主,这也是绝无仅有的。
初一,风还刮着,外边冰冷透骨,小太监用肩舆把崇祯抬到金銮殿,就是现在的太和殿。等一进大殿,崇祯是大吃一惊!为什么?搁平日,文武百官早都到齐了。可这天等他进来一看,大殿里是冷冷清清,除了太监、锦衣卫之外,连一个大臣都没有。你说这事儿奇怪不奇怪?崇祯帝能不吃惊吗?他坐在御案后,往周围看了看,冷冷清清,这成了光杆儿皇帝啦!
崇祯这心里头十分恼火,心说:你们这些臣子要造反吗?你们要看哈哈笑吗?国难当头,你们难道不想想国家的命运吗!
崇祯是忍无可忍,吩咐一声手下:“鸣钟!”刹那间,钟声响起,“当——当——当——当——”,恨不能把那钟都撞裂了!再往下看,没人儿。
嘿!崇祯这气,吩咐一声:“大开宫门!”从前门就那正阳门,到午门,到太和门,到王宫的正门都被打开了,笔管儿条直一条线儿,那冷风从外边儿就吹进来了,冻得崇祯浑身颤抖,面色紫青。
好不容易盼到天亮了,风小得多了,雾也散去了。又等了一会儿,太阳升起来了。这金銮宝殿里头才闪出金光,让人的心宽松不少。文武百官陆陆续续、蔫头耷脑地这才到齐。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连头都抬不起来,站立两厢。
崇祯无名大火顶到脑门子上了,把龙胆一拍,“啪!”“众卿!闯贼在西安称帝,张贼在四川称王,满洲胡虏紧逼我京师!国难当头,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卿等身为大明股肱之臣,在国难当头之际,怎么表现出这种神态啊?嗯?有道是,食王黍,报君恩,在此关键时候,难道你们袖手旁观吗?就没有良策不成了吗?”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