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时佳兴/汪曾祺别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四时佳兴/汪曾祺别集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7.91 4.3折 4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曾祺|编者:齐方|责编:於国娟|总主编:汪朗

出版社浙江文艺

ISBN9787533962494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1038435

上书时间2023-09-1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汪曾祺别集》总序

 

 

 

别集,本来是汪曾祺为老师沈从文的一套书踅摸出的名字,如今用到了他的作品集上。这大概是老头儿生前没想到的。

 

沈先生的夫人张兆和在《沈从文别集》总序中说:“从文生前,曾有过这样愿望,想把自己的作品好好选一下,印一套袖珍本小册子。不在于如何精美漂亮,不在于如何豪华考究,只要字迹清楚,款式朴素大方,看起来舒服。本子小,便于收藏携带,尤其便于翻阅。”这番话,用来描述《汪曾祺别集》的出版宗旨,也十分合适。简单轻便,宜于阅读,是这套书想要达到的目的。当然,*好还能精致一点。

 

这套书既然叫别集,似乎总得找出点有“别”于“他集”的地方。想来想去,此书之“别”大约有三:

 

一是文字总量有点儿不上不下。这套书计划出二十本,约二百万字。比起市面上常见的汪曾祺作品选集,字数要多出不少,收录文章数量自然也多,而且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剧本、书信等各种体裁作品全有,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他的创作风格。若是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汪曾祺全集》相比,《别集》字数又要少许多。《全集》有十二卷,约四百万字,是《别集》的两倍,还收录了许多老头儿未曾结集出版的文章。不过,《全集》因为收文要全,也有不利之处,就是一些文章的内容有重复,特别是老头儿谈文学创作体会的文章。汪曾祺本不是文艺理论家,但出名之后经常要四处瞎白话儿,车轱辘话来回说,*后都收进了《全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别集》则可以对文章进行筛选,内容会更精当些。就像一篮子菜,择去一部分,品质总归会好一点儿。

 

二是编排有点儿不伦不类。这套书在每一本的*前面,大都要刊登老头儿几篇与本书有点儿关联的文章,有书信,有序跋,还有他被打成右派的“罪证”和下放劳动时写的思想汇报。在正文之前添加这些“零碎儿”,可以让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汪曾祺其文其人。这种方式算不得独创,《沈从文别集》就是这么编排的,只是一般书很少这么做。也算是一别吧。

 

再有一点,是编者有点儿良莠不齐。这套书的主持者,以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居多,他们大都对汪曾祺的作品有着深入了解,也编过他的作品集。有的当年常和老头儿一起喝酒聊天,把家里存的好酒都喝得差不多了;有的是专攻现当代文学的博士;有的被评为“*汪迷”;有的参加过《汪曾祺全集》的编辑;有的对他的戏剧创作有专门研究……这些人能够聚在一起编《汪曾祺别集》,质量当然有保证。其中也有跟着混的,北京话叫“塔儿哄”,就是汪曾祺的孙女和外孙女。她们对老头儿的作品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独立编书还差点儿火候。好在大事都有专家把控,她们挂个名,跟着敲敲边鼓,不至于影响《别集》的质量。

 

这套《汪曾祺别集》是好是坏,还要读者说了算。

 

 

 

汪 朗

 

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商品简介

《四时佳兴》

 

汪曾祺的诗书画等综合素养,是许多同时代作家望尘莫及之处。他对名物、方言、艺术等始终充满好奇,在这些领域涉笔成趣,尤为旁人所不及。而且,他对“小品文”有浓厚兴趣,时常表现出对Essay式文章的欣赏。他在《汪曾祺小品》一书的自序中说:“我在写作的时候,思想里甚至没有浮现过‘小品文’这个名词。什么是‘小品文’,也很难界定。……现在所说的‘小品文’的概念是从英国的Essay移植过来的。Essay亦称‘小论文’,是和严肃的学术著作相对而言的。小品文对某个现象,某种问题表示一定的见解。《辞海》说小品文往往‘夹叙夹议的讲一些道理’是对的。这些见解不一定深刻,但一定要是个人的见解。”本书集合了这一类的文章。

 

宋人程颢的联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汪曾祺很喜欢。1990年代,他在《南方周末》等报纸开设专栏“四时佳兴”,文章更精短,写人记事余味悠长。这一组文章也集中收入,并以专栏名作为书名。

 

本卷由齐方编选。

 

齐方简介:

 

齐方,《汪曾祺别集》之《四时佳兴》《草木虫鱼鸟兽》编者。

 

汪曾祺先生外孙女。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目录
序跋选
  《汪曾祺小品》自序
  《中国当代名人随笔·汪曾祺卷》序
  《独坐小品》自序
  《矮纸集》题记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中国当代才子书·汪曾祺卷》自序
书信选
  致黄裳 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七日
  致古剑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致王欢、宋爱萍 一九八六年六月九日
  致王欢、宋爱萍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二日
  致徐正纶 一九八八年三月二十九日
  致彭匈 一九八八年四月三日
  致萧乾 一九八九年九月六日
  致王欢、宋爱萍 一九九〇年六月六日
  致范用 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散文选
  张郎且莫笑郭郎
  梨园古道
  潘天寿的倔脾气
  谭富英佚事
  才子赵树理
  面茶
  唐立厂先生
  闻一多先生上课
  “诗人”韩复榘
  济公坐轿子
  ——四时佳兴之七
  齐白石的童心
  羊上树
  谈风格
  谈谈风俗画
  万寿宫丁丁响
  ——《废名短篇小说集》代序
  读一本新笔记体小说
  小滂河的水是会再清的
  我的文学观
  作家应当是通人
  散文应是精品
  写景
  思想·语言·结构
  学话常谈
  词曲的方言与官话
  语文短简
  对仗·平仄
  句读·气口
  辞达而已矣
  有意思的错字
  谈幽默

内容摘要
 汪曾祺的诗书画等综合素养,是许多同时代作家望尘莫及之处。他对名物、方言、艺术等始终充满好奇,在这些领域涉笔成趣,尤为旁人所不及。而且,他对“小品文”有浓厚兴趣,时常表现出对Essay式文章的欣赏。他在《汪曾祺小品》一
书的自序中说:“我在写作的时候,思想里甚至没有浮现过‘小品文’这个名词。什
么是‘小品文’,也很难界定。”本书为《汪曾祺别集》之一,收录汪曾祺序跋、散文、书信里的经典作品。

主编推荐
《汪曾祺别集》由汪曾祺先生哲嗣汪朗主编,家人及深知汪曾祺的作家、学者、编辑协同编选而成。共20卷,约200万字,包含小说、散文、剧作、诗歌、书信等。每卷各有独立主题,汇为汪汪巨浸。
《汪曾祺别集》底本为初版本,参以手稿,美信俱备,以祭汪老,以飨汪迷。 
2020年是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策划、编辑、出版、阅读《汪曾祺别集》,是对汪先生优选的纪念。
《汪曾祺别集》由读蜜传媒联合星汉文章策划编辑,浙江文艺出版社于2020年5月出版前8卷,12月出版后12卷。

精彩内容
 《汪曾祺小品》自序我没有想过把我写的非小说散文归一归类,没想过哪些算是小品文,哪些不算。我在写作的时候,思想里甚至没有浮现过“小品文”这个名词。什么是“小品文”,也很难界定。
提起“小品文”很容易让人想起“晚明小品”。“晚明小品”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反映了明季的知识分子的心态。其次才是在文体方面的影响。我们现在说“晚明小品”,多着重在其文体,其实它的内涵要更深更广得多。我们今天所说的“小品”和“晚明小品”有质的不同。可以说“小品文”这个概念不是从“晚明小品”沿袭来的。西班牙的阿左林的一
些充满人生智慧的短文,其实是诗,虽然也叫做小品。
现在所说的“小品文”的概念是从英国的Essay移植过来的。Essay亦称“小论文”,是和严肃的学术著作相对而言的。小品文对某个现象,某种问题表示一定的见解。
《辞海》说小品文往往“夹叙夹议的讲一些道理”是对的。这些见解不一定深刻,但一定要是个人的见解。我现在就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编选这本书。
我没有研究过现代文学史,但觉得小品文在中国的名声似乎不那么好。其罪名是悠闲。中国现代小品文的兴起,大概是在三十年代。
其时正是强邻虎视,国事蜩螗的时候,悠闲总是不好。
悠闲使人脱离现实,使人产生消极的隐逸思想。有人为之辩护,说这是“寄沉痛于悠闲”,骨子里是积极的,是有所不为的。这自然也有道理。但是总还是悠闲。其实悠闲并没有什么错,即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