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晓明文集:通透之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陈晓明文集:通透之境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3.71 4.7折 13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晓明|责编:肖风华//李力夫//肖方//马妮璐

出版社广东人民

ISBN9787218158136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36元

货号31716897

上书时间2023-09-1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晓明,男,1959年2月生,福建人。早年有过知青经历,后上大学(1977级),后读研究生,其间从事过教学和研究工作。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留院工作多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著有《表意的焦虑》等10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评论200多篇,200多万字;并在欧美学术刊物Boundary2等发表英文论文多篇。主编编选丛书文丛多种。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文学评论家奖项。1995年至1998年先后在英国、荷兰、德国等地的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做研究和访问讲学。1992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纂的《世界名人录》等辞典。

目录
第一辑·理论之维
  走出低谷—大陆的先锋小说
  文本批评:想象的精神飞地
  在文学创新中悬置的文化身份
  后现代在中国的曲折道路
  关于90年代先锋派变异的思考
  幸存与“渐入佳境”
  投身时代 萃取精华 砥砺文章
  理论批评:回归汉语文学本体
  关于现代艺术的思考:小说何以要“现代”
  批评的有效性与批评的自觉
  汉语文学的新阶段
第二辑·文化视野
  旧梦难圆:大陆八十年代文化论争
  王朔现象与当代民间社会
  文化救赎
  人文关怀:一种知识与叙事
  反激进与当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境遇
  多元文化的困窘
  “后东方”视点:穿越表象与错觉
  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写作?
  人文文化与文化高品质发展论略
  守望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70年代,向后看,向前看,看透文学
  感性分享与审美的民主化
  卡尔维诺:纯文学最后的大师
  博尔赫斯:帕慕克的“文学父亲”?
  通过记忆和文本的幽灵存活
  美国解构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分析
第三辑·精神之树
  他山之石更奇崛
  在“世界中”的现代文学史
  始终在历史中开创理论之路
  始终开拓心灵的处女地
  “一体化”:封存还是开放?
  批评旷野里的精神之树
  一个人,一份杂志与文学的亲和力
  激情与洒脱
  重建学术史的“意境”
  自由与敏锐的理论批评
  走进历史深处
  在灰色的句子间铭刻历史
  “恕道”在当代危机中的普适性与积极面向
  立心守志,和光同尘
第四辑·批评旷野
  诡秘的南方
  本土化策略与小说的可能性
  西北大地上的历史回声
  先锋派:当代性与开放性
  梦想成精:徐小斌的小说世界

内容摘要
本书收集有陈晓明先生众多专著之外的一些精华短论、书评和随笔,其中有对最新文艺发展趋势的阐释性解读,对重要作家的重新认识;有对独特文学现象的扫描,也有对具体文本的深度细读,写作上宏观和微观兼顾,现象和个案相融,试图在芜杂的文学生态中寻觅那些清晰的文学高标,在复杂
变化的文学景状中捕捉学术亮点,以此触摸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核。陈晓明先生数十年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现象和进展保持着细致与敏锐的洞察,对文艺和生活现实及时而高度的关注,贯注着他坚韧而恒定的理论追求。本书的精华篇目集中体现了他文学研究的精神品貌,也为当代作家创作提供了有效借
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