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亡清兴三部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亡清兴三部曲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53.06 6.0折 257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凌力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21228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57元

货号31103301

上书时间2023-09-1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凌力,1942年2月生于陕西,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研究员、教授。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星星草》《少年天子》《倾城倾国》《暮鼓晨钟》《梦断关河》和《蒹葭苍苍》《清宫悬案》等作品。其中《少年天子》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梦断关河》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首届老舍文学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目录
《少年天子》
《倾城倾国》
《暮鼓晨钟——少年康熙》

内容摘要

明亡清兴三部曲包括《倾城倾国》《少年天子》《暮鼓晨钟——少年康熙》三部长篇历史小说。《倾城倾国》:明朝崇祯帝虽然一心励精图治、挽救危局,但是他刚愎自用、残忍多疑,屡屡自坏长城。外有清朝政权的崛起,雄心勃勃的皇太极君臣志在问鼎中原;内部宦官乱政,权臣倾轧,贪官横行,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岌岌可危。智勇双全的登莱巡抚孙元化等贤臣良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决心在明清对峙的前沿建立起牢不可破的要塞。然而,各路政治势力的角逐缠斗,各种社会偏见的搅扰,崇祯帝的反复无常……使孙元化等人的努力付诸东流。崇祯四年,“登州兵变”发生,军事力量此消彼长,明王朝“黄钟尽毁、瓦釜雷鸣”的败亡结局无可改变。《暮鼓晨钟——少年康熙》:七岁登基的康熙面临复杂严峻的政治局面。四大辅臣把持朝政,借口恢复祖制而几乎全部推翻了顺治皇帝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措施。特别是鳌拜擅权跋扈、结党营私、诛杀异己、觊觎皇位,造成政局混乱、民怨沸腾。康熙在祖母太皇太后的抚育教诲下勤学不辍,政治抱负远大。《少年天子》:是一部描绘清朝入关后首位代皇帝顺治的长篇历史小说,面临明清鼎革之际的严峻局面,顺治励精图治,力求变革;但不断受到朝廷保守势力的阻挠,政治风云迭起。



精彩内容
 《少年天子》一
从山海关到京师,正东西走向。其间五百余里,平野广袤,峰峦起伏,滦河、白河、青龙河在川原
上滚滚流淌,雄伟的古长城在燕山山脉间蜿蜒,永平府就在这山川接界的地方。
都说永平府的风水对王者不利。二十二年前,大清朝廷还在关外,同太宗皇帝共执国政的二大贝勒阿敏,就因为弃守永平问了死罪。到了大兵人关,定都燕京,八旗亲贵在京师四周跑马圈地时,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又看中永平,禁止他人圈占。不久,皇上亲政,追论多尔衮谋逆大罪,削爵削谥,籍没家产人口,“欲驻军永平以篡大位”,便是主要罪状之一。
有些亲贵却不在乎前车之鉴,多尔衮一垮台,便纷纷来永平府设立王庄、
田庄。这两年山川秀美的所在,不时出现楼阁亭台点缀的花园、歇山顶的高大堂屋、卷棚式的青砖住房,一派华美富丽,乡下人都看得目瞪口呆了。
在老百姓眼里,永平府何止风水不好,它简直是个大劫大难之地。就说那次二大贝勒阿敏弃守永平,临行时一次屠城,将归降的明朝官员和所有百姓.不管男女老少.杀了个一干二净。后来.这里又成为明军、清军、李自成军反复争夺的战场,走马灯似的杀过来杀过去,终于无人可杀,只余下遍地瓦砾、满目榛荒。
偏偏小民眷恋故土祖坟
,一俟战事南移,便络绎回到残破家园。趁着朝廷蠲免三饷、轻徭薄赋,也
仗着永平府圈地较少,居然人口渐增、耕地渐复,近年才又成为京东较为繁
盛的大府。
到了顺治十年,除去南明永历据有西南一隅,郑成功还在东南海上抗争,十分天下,八分已归大清。对于远处北方的永平,战乱已成为过去。农事方毕,秋霜初降,逢着此地最有名气的东岳庙会,三村五庄的进香赛神队伍,便从四面八方涌向东岳庙的所在地——虹桥镇。
虹桥镇的东岳庙前和通向四乡的大路口,早已布棚林立,摊贩如云了。火势旺盛的炉边,热气腾腾,铜勺敲着锅边当当响,卖的是油炸果子、油豆腐、豆浆、豆腐脑、杂碎汤;提篮挎筐的小贩声声吆喝,叫卖着酱鸡、卤蛋、
夹肉火烧、点红馒头;茶棚、酒棚随处可见;落花生、炒栗子、金黄柿子、
山里红,更摆得一堆一堆的。小地摊最多,在兜售用麦草、箔纸编制的各种玩具:身上写着“富贵有余”字样的红鱼,手捧大元宝笑嘻嘻的“招财童子”,盛满银锭、金光闪闪的“聚宝盆”,象征福气的红绒蝙蝠,等等。摊贩的主顾主要倒不是赛神队伍,而是这些来自方圆百里内的游人看客。这里既有身着直领衫、交领衫、毡帽布鞋,被满洲人称为“蛮子”的汉人,又有长袍短褂、皮帽皮靴,被汉人叫作“鞑子”的满洲人、蒙古人;既有缠腰带、背褡裢、一脸风霜的庄户人,又有长衫翩翩、满面书卷气的文人。不管是哪种人,都将在这纷纷攘攘的庙会上吃饱喝足看够
,然后买点小玩意带回家:买个“聚宝盆”,叫作“求
财如意”;买只绒蝙蝠,叫作“戴福还家”。只这吉兆,就够叫人舒心快意的了。
这就难怪太阳才上一竿,镇上已经万头攒动,一片嘈杂了。
“来了!”“来了!”镇北欢声四起,人们纷纷涌向路口,直铺出去半里路之遥。他们让出主道,翘首北望。可不是!两个村的赛神队伍已在镇外一里处的岔路口会合,仿佛地面突
然生出了一片五颜六色的小树林!锣鼓喧天动地,越敲越近,盖过了一切声响,把虹桥镇那年节般的气氛,撩拨得更加红火。
一张长二丈、宽三尺的红色长幡,由一群吹鼓手簇拥着,首先进镇了!长幡白边白字,写着“庄户屯进香赛神会”。随后的十面神幡同样高大,色分黄、
橙、红、绿、黑、白、蓝、紫、翠、粉,一张张非常精致漂亮:有的顶着生
动的莲朵,有的悬着鲜艳的流苏,有的垂着长长的飘带,彩线满绣的流云海水、花草鸟兽,围绕着一
行行或白或黑的斗大汉字:“敕封北极悬天真武大帝”。
“敕封天仙圣母碧霞洪德元君”。
“敕封忠义仁勇伏魔关圣大帝”。
“敕封五湖四海行雨龙王”。
“敕封山神土地财神三圣之神”。
“敕封青山水草马王元神”。
“敕封山川地库煤窑之神”。
每面神幡前都有数人抬着一尊神像。神幡神像之后,便是庄户屯拿手的过会:五虎棍、秧歌、十不闲。色彩缤纷的队伍载歌载舞,变换行列,煞是好看。路两旁人群涌动,喝彩叫好不绝。最热烈的一
声满彩,抛给了手持头幡的那位壮汉。二丈长的幡旗,碗口粗的撑杆,加起来重量不下百斤,他竟把竿底顶上肩头、前额和肚皮,高高的幡旗摇摆着看看要倒,惊得人们尖声怪叫,他却快移脚步,轻扭身躯,刹那间恢复了平衡。
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