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阵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阵痛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56 2.5折 2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翎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73081

出版时间2014-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9.8元

货号2815053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翎,浙江温州人。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分别在加拿大的卡尔加利大学及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和听力康复学硕士。现定居于多伦多市,在一家医院的听力诊所任主管听力康复师。
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发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金山》、《邮购新娘》(台湾版名《温州女人》)、《交错的彼岸》、《望月》(海外版名《上海小姐》),中短篇小说集《雁过藻溪》、《盲约》,《尘世》等。曾获第七届十月文学奖(2000),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优秀散文奖(2003),首届加拿大袁惠松文学奖(2005),第四届人民文学奖(2006),第八届十月文学奖(2007),《中篇小说选刊》双年度优秀小说奖(2008)。小说多次入选各式转载本和年度精选本。其中篇小说《羊》。《雁过藻溪》和《余震》分别进入中国小说学会2003年度,2005年度和2007年度排行榜。

目录
逃产篇:上官吟春(1942—1943)
危产篇:孙小桃(1951—1967)
路产篇:宋武生(1991—2001)
论产篇:杜路得(2008)

内容摘要
 长篇小说《阵痛》的故事梗概如下:1942年,浙南藻溪乡。年轻女子上官吟春回娘家探亲,途中意外遭到了日本军官的凌辱。由于她长得像日本军官的妻子,她幸运地逃过了一命,不久却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多年无子嗣的大先生,闻讯毫无惊喜之意,原来,医生已经诊断他没有生育能力。得知真相后的大先生,在国恨家仇和对妻子的眷恋之间苦苦撕扯纠结,将吟春置于暗无天日的痛苦之中。吟春多次寻死不成,临盆之际,只得离家在山洞里独自生
下了女儿。正当她想结束这条充满了耻辱的小生命时,她突然发觉,这孩子竟然是大先生的亲骨肉!她带着死而复苏的狂喜赶回家,大先生却已经在悔恨和焦急中离开了人世。沉浸在无限哀伤中的她,给襁褓里的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小逃——孩子逃过了生死的劫难。
几年以后,为了逃避土改,吟春改名勤奋嫂,带着更名为小桃的女儿来到温州,在谢池巷口开了一爿开水灶维生。日子虽然艰辛,以艺术天分考上了大学的小桃,却给了母亲极大的慰藉。小桃的青春开放在“文革”的澎湃风云中,她还没来得及品尝世界的纷繁多彩,就已经头重脚轻地爱上了一位越南留学生黄文灿。时局动荡不安,黄文灿被迫中止学业返回越南。乱世的暂别竟成了永别——他们从此天各一方。小桃意外发现自己怀了身孕,只好回到母亲身边待产。
武斗的枪林弹雨之间,小桃阵痛发作,腹中的胎儿不合时宜地要来到这个世界。母亲请人找来靠边站的“右派”谷医生,只来得及准备一盆开水、一把剪刀……死去活来的痛苦中,小桃九死一生产下了女儿武生
。而这个叫武生的女孩儿,还未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欠下了一笔血债:为了找人接生,一直默默爱着勤奋嫂的供销员仇阿宝,被流弹射死在街头。
武生长大之后,到京城工作,身体里的基因记忆使她十分惧怕贫穷,她决定舍弃爱情和家园,远赴美国留学。母亲为她的留学之路做了许多铺垫,抵达美国时她得到了导师布夏教授的热情接待。当然,还要
过一阵子她才会知道:这个已经被理想和爱情焚烧成灰烬的男人,原来就是她的生身父亲黄文灿。武生的学业由于布夏教授突发急病而中断,为了生存,她嫁
给了一个名叫杜克的台湾男人。武生不爱杜克,但这不妨碍她把他当成坚强的倚靠。这样的婚姻终究不能持久,为了逃离命运的追踪,武生来到巴黎,却意外发现自己怀了杜克的孩子,沉睡多年的母性猝然苏醒。有一天她突然接到杜克的电话,巨大怪异的噪音里,只听到杜克断断续续的声音:“我这一辈子,都爱你……只爱过你一……”晚上,电视新闻一直重复播放着:两架飞机一头扎进了纽约的世贸大楼,烈火和浓烟遮暗了曼哈顿的天空。武生一下子觉得天旋地转,裹着斑斑血迹的床单,挣扎着叫了一辆出租车,痛苦中将这个没有了父亲的孩子,生在了路上,取名杜路得……路得出生后被送到上海外婆处抚养。七岁的路得已经懂得了许多人一辈子也许都无法领悟的道理:女人生孩子不需要男人,她们注定了要世世代代在孤独中经历生产的阵痛。
《阵痛》由张翎编写。

精彩内容
 上官吟春挎着沉甸甸的洗衣篮走到河边时,不禁
吃了一惊。昨天的雨虽然下了大半宿,却是窸窸窣窣的那种细雨,听不出有多少劲道。早晨出门,院门外那棵桑树上的叶子虽然肥大了许多,却找不见几滴水迹,街边的积水也刚够浅浅地舔湿她的鞋底。没想到那雨轻言细语的竟把一条小河给灌得如此饱胀,三级下水的石阶,现在只隐隐约约地剩了半级。连那半级,也还得看风的脸色。若风是从西南来的,又略带几分气力,那石阶就完完全全淹在水里了。
命该今日,命该如此啊。她喃喃地自语道。
河叫藻溪。乡跟了水的名字,也叫藻溪。藻溪的水不长,流不了多远就叫另外一条河给吞食了。藻溪的水也不宽,即便在最开阔之处,这岸的拢住嘴扯着
嗓子吼一声,那岸的也就听见口信了。在最窄之处,这岸的把竹筐放到水面,拿扁担轻轻一送,那岸的再拿扁担轻轻一钩,便取到货了。轮到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河水清朗如明镜,水底鹅卵石上的青苔,游鱼身上的斑纹,都历历可数。可是一到下雨天,藻溪立时就像个悍妇,说翻脸就翻脸,翻成浑绿的一片,人就是把面孔贴到水面上,半天也找不见口鼻眉眼。别看这河不长也不宽,方圆几十里人的生计,却都拴在它身上。浇田喝水淘米洗菜洗衣涮马桶,用的都是这片水。从矾山挑明矾石进城的后生,免不得在水边洗洗脚,歇一阵荫凉。米贩布贩茶叶贩也都得借这一片水,把小舢板划到四里八乡的大埠头。
吟春挽起裤腿,脱下鞋袜,把袜子塞进鞋窝里,摆放到水边一棵槐树下。想了想,又拎起鞋子走了几步,放到了高处一块岩石上,方安了心–谁也说不准一会儿的风会朝哪边刮,她舍不得水把鞋子卷走。这双鞋子是旧年年底做的,才穿了几个月,鞋底鞋面都是上好的布料和手工。婆婆吕氏是天足,脚只比她略小一两分。只要在脚趾头前面塞一块布,这双鞋婆婆也能穿。虽说大先生是吃官饷的,陶家在藻溪乡里也
有几亩田,雇人耕种着,家道算得上殷实,可是婆婆生性节俭,这样一双八成新的鞋子,落到婆婆脚上,还能穿上好几年。
吟春把篮子里的衣裳,一件一件地掏出来放到石阶上。衣裳都是大先生的。这个时节大先生本来早该在杭州城里了,却因为城里在闹日本人,大先生的学堂延误了开学的时间,大先生就在藻溪呆下来了。吟
春拿起一件布衫,埋下脸去闻了闻,有淡淡的一丝油垢味,还有不那么淡的一丝烟草味–这就是大先生身上的味道。大先生的味道,和乡里那些种田杀猪的汉子,委实不太一样。她能在千个百个男人堆里,狗似
的一下子把大先生闻出来。她把衣裳摊在石阶上,在袖口和领边处轻轻抹了一层洋皂。乡里人使的都是皂
角,洋皂是大先生从省城捎回来的稀罕货。大先生是读书人,喜欢勤换衣裳。其实大先生换下来的衣裳,除了领边袖口有微微一丝汗垢,实在还干净得紧,她想省着点使洋皂。
一阵风吹过来,跟水打了个照面,水哆嗦了一下,漾出大大一圈的波纹。吟春只觉得天地翻了个个,早晨出门前喝的那半碗菜泡饭,毫无防备地涌了上来。她知道,此时她什么也不用做,只要听从了水的勾引,身子略微一斜,就可以一了百了地跟着水走了。
可是时辰未到啊,时辰未到,她还没有洗完大先生的衣裳。她就是走了,也得给大先生留几件干净衣裳。
大先生的名字叫陶之性,可是大先生的名字不过是一个摆设,只在跟她换龙凤帖的时候使过一回。整个藻溪乡里,无论男女老幼,一律叫他“大先生”,因为他是方圆几十里唯一的一个大学生。大先生念过大学,又在大学堂里教书,还懂好几国的洋文。可是大先生就是把学问作到了天上去,他依旧还是一个小小的澡溪乡里的孝子。大先生的母亲吕氏,二十一岁
就守了寡,硬是靠家里的几亩薄田,把膝下唯一的一
个儿子拉扯长大。大先生在省城里谋了教职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寡母带到杭州去住,无奈吕氏死活不肯离开藻溪。大先生是吕氏手里的一只风筝,吕氏让他飞多远就是多远,一寸不多,一寸不少。吕氏的手有时候很松,所以大先生一路飞过上海,苏州,最远的还去过天津,最后停在了杭州城。可是吕氏的手该紧的时候也很紧,所以大先生再开化,也得回来娶一
个家乡女子,把心实实地拴在藻溪。一年里无论是逢年过节,寒假暑假,大先生都会老老实实地赶回家来陪老母亲。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