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侠五义(学生版)/经典名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七侠五义(学生版)/经典名著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0.6 4.6折 23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石玉昆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142574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23元

货号3123496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石玉昆编著的狭义小说《七侠五义》描写了贤臣包拯的事迹,交代了“五鼠”归附包拯的经过以及包拯与侠客们举拔年轻清官、弹劾惩处权奸与贪官的情形,还讲述了王义剪除襄阳王党羽、打探襄阳王阴谋的故事。
本书是《七侠五义》的学生版,是新课标经典名著之一,由著名作家领衔编写,特级教师温情导读。

作者简介
石玉昆是清咸丰、同治年间在京献艺的说书艺人,以单弦驰名。《北京艺人小志》有载:“自著《三侠五义》(《七侠五义》的原书名)等书,谈唱皆雅……名重一时。”后来,有人删去唱词,增饰、修润为小说,更名《忠烈侠义传》。《三侠五义》是光绪五年首次刊行时的书名,署名石玉昆述。到了光绪十五年,近代学者俞樾阅此书后,欣赏之余,认为“狸猫换太子”之事,“殊涉不经”,遂“援据史传,订正俗说”重写了书中的第一回,同时据书中人物,他认为不是“三侠”,而是“七侠”——南侠、北侠、丁氏双侠、小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改书名《三侠五义》为《七侠五义》,于同年刊行。不同名的两书,同时流行,其实,两者内容,除第一回外,并无大差异。 

目录
第一章  奎星降包公出世
第二章  断乌盆美名初扬
第三章  审寇珠官升三级
第四章  得御铡青天平冤
第五章  斩庞煜侠义显能
第六章  换太子李后昭雪
第七章  救包公南侠锄奸
第八章  耀武楼展昭受封
第九章  破奇案审阴断阳
第十章  救周老三侠相会
第十一章  真名士结交英雄
第十二章  闯禁宫玉堂题诗
第十三章  试才艺三鼠封官
第十四章  盗三宝猫鼠争锋
第十五章  释前嫌玉堂受职
第十六章  太岁庄北侠除恶
第十七章  桑花镇兄弟相逢
第十八章  群雄聚共捉花;中
第十九章  救太守北侠擒贼
第二十章  黑狐妖弃暗投明
第二十一章  救汤生侠义相逢
第二十二章  盗御冠智化栽赃
第二十三章  上公堂小侠受审
第二十四章  捉水寇蒋平除害
第二十五章  寻豪侠襄阳折翼
第二十六章  沈仲元暗传消息
第二十七章  白玉堂冲霄罹难
第二十八章  擒邓车上峰盗骨
第二十九章  结兄弟计伏钟雄
第三十章  定军山同归大道

内容摘要
 石玉昆编著的《七侠五义》是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侠义公案小说。
全书以大宋良臣包拯的事迹为主线,穿插介绍了御猫展昭和锦毛鼠白玉堂的“猫鼠”之争,以及江湖侠客在清官的带领下,打击襄阳王党羽的故事。小说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强权的清官包拯形象,隐晦地揭露出封建统治的黑暗。其中,豪侠协助清官铲恶锄奸的描写,反映出百姓期
待政治清明的心声。

精彩内容
 北宋仁宗初年,江南庐州府合肥县有一个包家村,村里有一个很有钱的大善人包员外。包员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包山,二儿子叫包海。包山和他的妻子王氏都是忠厚正直的好人,包海夫妻却有一副坏心肠。
包员外的妻子快五十岁了,又有了一个孩子。
孩子要出生的时候,包员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
个头上长着两只角,青脸红发,巨口獠牙的怪物向他扑来。
他一惊就醒了,恰好孩子出生,他就觉得是妖怪投胎,很不喜欢。
包海夫妻担心三弟跟他们争家产,又见包员外不喜欢孩子,就骗父母说孩子一出生就死了,然后偷偷把他丢到后山,让其白生自灭。
王氏无意中听到了这件事,痛恨这两人太残忍,忙跟丈夫一起找回了三弟。他们担心包海夫妻又来害人,就把自己刚出生的儿子送给别人抚养,假装三弟是他们的儿子。因为这孩子长得特别黑,就给他起名叫黑子。
六年后的一天,包员外的妻子过生日,忽然想起了“早天”的三儿子,非常伤心。王氏趁机说出了黑子的身世,但没有说包海夫妻暗中陷害的事情。黑子这才恢复了身份,改了个名字叫三黑,包山也接回了自己的儿子。
包海夫妻心心念念还是要害弟弟,他们在包员外面前挑唆,说三黑在家中好吃懒做,浪费粮食,不如让他去学习放羊。包员外觉得有理就答应了。三黑每天和别人一起出去放羊,从来不肯远离。
有一次,三黑在锦屏山鹅头峰下放羊的时候,突
然遇上了雷雨。他连忙跑到附近一座古庙躲雨,碰到一个又惊又惧的女子。三黑心想:“这女子可能是害怕雷声。不用说她,就是我听了雷声都害怕不已。”于是他脱下外衣遮护女子。
不一会儿天晴了,这个女子却忽然不见了。
三黑也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中,继续放他的羊。后来,包海的妻子派人给他送有毒的饼,又骗他捡金簪,把他扔下了枯井,他都逢凶化吉。
包山听说了这些事,非常难受,就劝包员外允许他请一
个先生,教三黑读书。包员外说:“也行。但是你也
不用请什么有名的先生,只要找一个比我们好一点的人,教他认得几个字就行了。”但包山觉得三黑仪表非凡,将来一
定有出息,就背着父亲托人请来邻村最有名的大儒甯老先生

这位甯老先生是一个品行端正、学问高深的人。
他一上课就发现三黑一点就通,是个天才,乐不可支。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做一个治世良臣,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就给三黑起了一个官名叫包拯。
光阴荏苒,包拯已经十六岁了,甯老先生催着包家送包拯去赶考,包员外却一点都不在意。甯老先生着急地说:“你们要是不送考,我可要替你们送考了。”包山也
想让弟弟
一举成名,就对包员外说:“这不过是甯老先生想显弄一下他的本领,您就让三弟去试试。要是没有中,先生就可以死心塌地了。”包员外应许了。
后来,包拯中了秀才,又中了举人。包员外这才发现自己上了当,就对甯老先生说了做梦的事情,不同意包拯再考下去。
甯老先生是个饱学之士,一听就知道那不是妖怪投胎而是奎星下凡,又见包拯举止庄重大方、聪明过人,知道包拯以后一定大贵。他和包山一起商议,硬要包拯上京会试,包拯就带着书童包兴一起上路了。
包拯带着包兴直奔京师,日夜兼程,餐风饮露。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