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义的代价(译文纪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义的代价(译文纪实)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2.36 5.5折 59 全新

库存1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劳伦斯·李默尔(Laurence Leamer) 著;张晓琳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72353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31027211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各章提要
主要人物

第一部分
丛林法则
第二部分
无法想象的世界
第三部分
收购风波
第四部分
金钱与权力联姻
第五部分
风波再起
第六部分
翻案
第七部分
黎明时分
第八部分
一切都是幌子
第九部分
为正义而战

内容摘要
企业贪婪,司法腐败,政府不作为……商业精英与权力精英共谋,践踏普通人的生活。正义是否还在?
两名维权律师,一位出身社会底层、一位出身律师世家,维护司法公正的信念,使他们走到一起。然而,他们的对手却是煤炭帝国掌门人布兰肯希普。
在这起历时十四年、历经峰回路转又一波三折的诉讼中,商业帝国如何与法官和公权力勾结,挤压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无视百姓的权利乃至生命,践踏司法的公正?
《纽约时报》知名记者劳伦斯·李默尔,在庭审纪实作品《正义的代价》一书中,全方位呈现美国县法院、州上诉法院和联邦最高法院的审判现场,追踪布兰肯希普煤炭帝国发家史,讲述美国大企业利用巨额资金操纵地方法院法官选举、干预司法公正,以及最高法院力挽狂澜的故事。

精彩内容
第一章丛林法则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你必须接受丛林法则……如果法官都能够被收买,就没有什么公正可言了。
12009年3月3日,在黎明前的几个小时里,正值晚冬时节,天气寒冷逼人,托尼娅·哈特菲尔德(TonyaHatfield)蜷缩着身子站在黑魃魃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楼外面。往年的这个时候在华盛顿特区,樱桃花都该要开放了。可是今年,这座城市却迎来了一场八英寸的降雪。工作人员已将法院围的积雪铲除干净。哈特菲尔德爬上四十四级台阶,来到了法院正门,那里已经有三个人在排队等候参加上午的开庭。
年过四十的哈特菲尔德身上穿着厚重的大衣,手上戴着皮手套,但脚上的鞋子无法抵御近乎零度的严寒。因为着急赶在大雪封路之前到达华盛顿特区,结果从西弗吉尼亚州南部的家中出发时,她匆忙间忘记穿上冬季御寒的靴子。现在,鞋子里的脚趾已经冻得麻木了。
哈特菲尔德以前只来过一次华盛顿。当时,她还是十一年级的学生,满怀兴奋之情,憧憬着美国民主精神的圣地。她是矿工的女儿,从小接受的教育使她相信,当其他所有的办法都行不通时,法庭还可以帮助穷人在有钱有势阶层面前伸张正义。心中怀着这样的信念和理想,哈特菲尔德离开了位于西弗吉尼亚州吉尔伯特(人口只有四百一十七人)的家,前往肯塔基大学法学院求学。拿到学位后,她回到家乡吉尔伯特,开设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然而多数时候,她办理的都是些人身伤害之类的小案件、房地产决算案件、
遗嘱赠予类案件以及其他的法律事务。
哈特菲尔德的初衷,是想要运用法律手段来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伸张正义。然而,她办理的案件每次只会与那些高官显贵不痛不痒地擦身而过。她认识到,在明戈县,煤炭公司已经有效地控制了政治体系,因此,存在种种严重贪腐和不公正的乱象也就不可避免了。对于像她这样的年轻律师来说,受理这样的诉讼案件无外乎是一次又一次的徒劳抗争而已,所以哈特菲尔德曾经一度考虑离开这个行业。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她遇见了匹兹堡律师布鲁斯·E.斯坦利。
当时,她正在办理一起牵涉到两名矿工在煤矿死亡的案件,斯坦利是她的合伙律师,而涉事煤矿就隶属于阿巴拉契亚最大最有实力的梅西能源公司。
斯坦利鼓励哈特菲尔德一定要坚定从业信心。此后,她一直坚守在律师这个行业里,没有再产生退出的念头。今天早晨,她顶风冒雪驱车三百六十英里,赶来旁听斯坦利接手的另外一起涉及梅西公司的案件。对于斯坦利来说,这也是他首次进入最高法院。斯坦利作为记录律师可以轻而易举地踏进最高法院的大门,但是哈特菲尔德并不想麻烦他去帮自己弄一张参
加上午十点庭审的通行证,她打算同其他人一起排队
碰碰运气。
此刻已是黎明时分,哈特菲尔德抬头仰望四层楼
高的法院大楼,镌刻在佛蒙特大理石外墙面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即便有幸进入法庭参加庭审,她也不敢相信,自己能够目睹最高法院的法官将那句话践行到她朋友的案件审理中,因为,果真如此的话,司法行为将得到重新定义,其影响范围不只是西弗吉尼亚州受制于煤炭资源的法律体系,而且也将波及整个美国的每一个法庭。
等候在最高法院外面的哈特菲尔德冻得瑟瑟发抖。两英里外,西奥多·B.奥尔森(TheodoreB.Olson)正驾车穿行在城市中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这位六十八岁的律师身穿厚实的羊毛外套,一边开车驶过这权力走廊,一边在头脑中思考着几个小时后他将在最高法院进行辩论的案件。
奥尔森浓密的栗色头发颇有里根的风范,看不到其中哪怕半点花白的痕迹,脸部具有典型的男性特征
。在陪审团面前,他的这张面孔可能很有男性魅力。
但是今天上午,这样的魅力却不会对他有什么帮助,因为他要面对的陪审员是最高法院的九位法官。奥尔森的公众形象非常谦逊内敛,可作为律师,他需要处理最为棘手的法律问题,因此他的内心深处是极其自尊和自负的。在最高法院,律师们只有半个小时时间来进行案情陈述,官司的输赢就在区区几分钟里见出分晓。
P15-1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