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词三百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宋词三百年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4.84 3.1折 79.8 全新

库存17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艾公子|责编:姚红梅

出版社台海

ISBN9787516832684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8元

货号31580706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三百年宋词,影响了千年中国文化。唐诗宋词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底色,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了解我们的诗词文化和诗词历史。
2.听艾公子讲述宋词里被遗忘的中国史《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系列、《疑案里的中国史》系列、《帝王将相的38种活法》作者艾公子(最爱君),读取词作背后深藏的历史信息,全网创5亿+次点击!
3.写给大众的宋词启蒙读本以历史视角,梳理宋人、宋史、宋词三百年脉络,一本书让你既读懂文学,更读透历史。
4.精致装帧+高清彩插,复现那个精致的朝代140g超感纸外封+157g铜版纸内封+80g胶版纸内文,呈现细腻观感+典雅质感。13张宋代古画高清彩插,精致还原活色生香的大宋风华。

目录
序言
宋兴:从花间词到宋词
978年南唐后主李煜之死,标志着文学史上“五代词”的落幕。当大幕再拉开时,属于两宋最高荣耀的“宋词”开始隆重登场。
乱世花间词:宋词的先声
带血的宋词:9个亡国之君被消灭以后
宋仁宗时代:宋词的第一个高峰
宋夏百年战争与边塞词
二晏:盛世词人的理想模样
变革:北宋党争与士人词声
在北宋大变革时代,多少的政治斗争和缠斗,抵不过一阕绝妙好词穿越时光的力量。
变革时代:北宋党争与士人词声
苏轼:千年一遇的妙人
秦观:一代情种死后,人间寂寞五百年
贺铸:侠骨与柔情并存
亡国:家山回首三千里
家国远去三千里,这种南归和北伐的慷慨愁绪,在经历宋徽宗时代的清新靡丽之后,开始变得字字带血。
宋徽宗时代:北宋亡国曲
周邦彦:“结北开南”的集大成者
李清照:一个前卫的女词人
朱淑真:一生荒凉,一生断肠
北伐:王师北定中原日
爱国主义之精神,实为南宋一代文化之命脉,亦为南宋词之命脉。
北伐时代:南宋词人被辜负的青春
张孝祥:状元、“刺头”与英雄
辛弃疾:酒、剑、白发
范成大:一个国民级英雄的归隐之路
姜夔:一代鬼才,浪迹江湖
开禧北伐:宋词里的抗金抱负
终局:最后的宋词
张炎、王沂孙、周密和蒋捷,这四位词人被后世称为“宋末四大家”。他们在国破家亡之后书写最后的宋词。
理宗时代:宋词中,国脉微如缕
吴文英:一个底层人,“粉丝”遍天下
周密:故国、诗词与野史
最后的宋词:宋蒙战争及其结局
别集:从宋词中体会宋人生活的侧面
相较于讲述宋代的词,我们更想讲述词里的宋代,那些活生生的词人,那个活生生的朝代,那段活生生的过往。
宋词里的开封往事
宋词里的两宋繁华消亡史
宋朝人吃什么
宋茶往事:杯茶盏水也风流
宋代的“狂欢节”,到底有多狂欢
宋词里的长江
后记
附录一:两宋大事记
附录二: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词从小道、艳科,难登大雅之堂,到上升为“一代之文学”,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是哪些人使宋词完成了蜕变?是哪些事在宋词中留下深刻印痕?而宋词又是怎样与一个王朝的兴衰相始终?这背后,大有故事可讲。
可惜的是,许多研究宋词的书籍,更喜欢沿着
文学鉴赏的老路,去告诉读者这首词好在哪儿,而往往忽略了作品诞生的时代信息——这背后可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可能是一次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抑或可能是一次宾主尽欢的宴饮,又抑或是一曲哀伤痛悟的临终寄语。
一个作品,诞生的历史信息,有时更能引起我们的兴趣。这也是本书花了这么多笔墨去追述宋词流传过程的原因,每一次整理保存都携带着那个时代的信息,从而超越了词作本身的意义与内涵。有鉴于此,本书或许是独特的:不是从文学角度去解析宋词的美与痛,而是尝试着从历史角度去走近宋词的时代氛围,去读取深藏其中的兴衰起落,生老
病死,辉煌、深沉、热闹与沉默。

精彩内容
 乱世花间词:宋词的先声花间词书写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却来不及记录一个时代的结束。
没有花间词,就不会有宋词。
1978年南唐后主李煜之死,标志着文学史上“五代词”的落幕。当大幕再拉开时,属于两宋最高荣耀的“宋词”开始隆重登场。
而在李煜死前大约一百年,温庭筠就走完了他的一
生。我们至今无法确知温庭筠死于哪一年,只能推断他应该死在唐末王仙芝、黄巢起义爆发之前。
未能看到摧枯拉朽的起义如何重创那个曾经辉煌的朝代,但温庭筠也切实经历和感受到了一个时代的江河日下。
温庭筠生在没落贵族家庭,自幼才华横溢。唐宣宗大中年间进京应试,京师人士争相与之结交。
江湖上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段子,说他有一种本领,应试时,根本不用打草稿,把手笼到袖子里,伏在几上,信口吟诵,便能作完八韵的诗赋,因此人送外号“温八吟”。又说他一叉手即成一韵,八叉手即能完篇,故又名“温八叉”。
他还是个“天才枪手”,经常出现在考场上代人答题。最“牛”的一场考试,他暗中帮了8个人答卷。看来,“8”是他的幸运数字。
讽刺的是,他自己科举却一直不顺利,“累年不第”。
原因呢,根据史书记载,温庭筠到京城后,“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公卿无赖子弟……相与蒲饮,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
总之就是跟京城的贵族子弟一块儿玩耍堕落,喝酒唱歌,当权者认为这样的人不靠谱,所以把他放弃了。
不过,其中有项“罪名”值得说一说,叫作“为侧艳之词”。写艳词,被当作是不入流乃至下流的,这跟
早些年杜牧写艳诗饱受非议是一样的。然而温庭筠在现实中的挫折,正是他死后成名的“资本”。
在他死后六七十年,后蜀出了一本畅销书《花间集》,开卷便是66首温庭筠词,温庭筠由此被奉为中国词史上第一个流派“花间词派”的鼻祖,影响深远。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帏。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温庭筠《女冠子》像“雪胸鸾镜里”这样直写女人胸脯的词句,在温庭筠生活的时代还难以被接受。所以,尽管在五代来临以后,有无数的花间派词人都在写“雪胸”,但早生了半个世纪的温庭筠显然没赶上那样的“好时代”。在现实中,他“活该”被正襟危坐的士大夫摒弃。更倒霉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