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存时间的生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积存时间的生活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3.94 6.3折 38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津端修一//津端英子|译者:李毓昭|摄影:落合由利子

出版社中国青年

ISBN9787515343259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651961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如果人生的尾巴是青春就好了。两位日本老人(津端修一和津端英子)如何过着越老越美丽的生活。身体健康、没有疾病、精神充沛。虽然没什么钱,却过着令人羡慕的好生活。津端夫妇坚信“好生活不是用钱买的,而是花时间经营出来的”。经历过二次大战的津端夫妇,感于战时再多钱也没用,有土地、有食物才令人安心。英子回忆当年一旦粮食匮乏,就将菜园里的地瓜切薄片晒成干来吃。“人再怎么样还是活得下去,只要有东西吃,就可以活”,她在《积存时间的生活》一书中道出这样的人生观。

作者简介
落合由利子,摄影师。日本大学艺术学系摄影学科毕业,从事人文方面的采访。著作(照片、文字)有《与绢奶奶的九〇年旅行一出生于梦幻的旧满州》《工作与育子》等。摄影展有《日本国罗马尼亚人物语》《工作与育子,以及现今》等。
津端修一(1925.1.3-2015.6.2),自由评论家。东京大学毕业后,先后任职于安东尼?雷蒙和板仓准三的建筑设计事务所,然后进入日本住宅公团。一九六九年以“高藏寺新城计画”获得日本都市计画学会石川奖。历任广岛大学教授、名城大学教授等职,退休后以自由工作者的身分,继续从事评论活动。
津端英子(1928.1.18-),生于爱知县半田市,老家是有两百多年历史的酿酒厂。一九五○年结婚,辟地种菜,实践在大地扎根的精致生活。夫妻合著的作品有:《怀念的未来生活方式》《闪亮而摩登》《明填也是小春日和》。

目录
前言
  越来越美丽的人生  修一
  思考眼前的未来,积极地生活  英子
  有这样的家真好  张芳龄/熟年优雅学院创办人
耕土
  修一式快乐务农的巧思  修一
  自家种苗  英子
  从小就热爱菜园生活  英子
  种菜的开始  英子
  在广岛乡下次种稻经验  英子
  自制带皮果酱,让人意犹未尽  英子
  收成不佳时更懂得珍惜  英子
  营养又美味的柚饼子  英子
  开始种菜  英子
  利用身边的东西  英子
  无论如何都要“呵护”  英子
  决明子茶——自种自喝二十年  修一
  种大麦泡麦茶  英子
  遇见欧洲的菜园  修一
  后回归尘土  修一
  可乐饼  英子
  用马铃薯做面包  英子
  竹林的副产品  修一
  无农药种植的技巧  英子
  与自然和昆虫共存  修一
简单最好
  舒适的圆木小屋  修一
  依时节替换的乐趣  英子
  鉴赏真品  英子
  积存时间  英子
  四季麻糬.英子
  享受费时耗工的生活  修一
  自己的房子自己维护  修一
  爬上屋顶  修一
  思考适当的居住地  修一
  每个人都要具备“存活的能力”  修一
  骑越野车轻松上坡  修一
所有生活来自于厨房
  成为上班族的妻子  英子
  空气一样的人  修一
  从可靠的商店购买食物  英子
  知多半岛捕到的当地鱼  英子
  热爱款待来客  英子
  千层面的回忆  英子
  味觉的记忆  英子
  送礼的原始体验——酒糟腌菜  英子
  保持一身轻松  英子
  女儿的陪嫁  英子
  厨房是家庭的中心  英子
  用砂锅安心  英子
  款冬佃煮  英子
  昆布佃煮  英子
  女人不论几岁都不能变得不可爱  英子
  腌梅干  英子
  用酱油腌梅子  英子
  梅酒和梅子蜂蜜酱  英子
  路荞  英子
  不想过违反自然的生活  英子
  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  英子
  早晨先喝一杯果菜汁  英子
  八十四岁开始服用营养补充剂  修一
  做萝卜干  英子
  一百次培根  修一
  为了做出好吃的甜点  英子
  四座冷冻柜和一台冰箱  英子
  英子式蔬菜冷冻活用法  英子
重要的法则
  依自己的感觉下判断  英子
  自己的心目中什么重要?  修一
  钱用完了就换个脑袋思考  英子
  男人需要玩具英子
  胜过语言的传达——关于帆船  修一
  在开船时期待回程的旅行  英子
  要帆船不要车  修一
  喜欢就一头栽进去  修一
  婆婆爱吃的斐济果  英子
  一辈子不受羁绊的老爸  修一
  父亲教我如何打扫  英子
  互助合作,互不干涉  英子
  夫妻之间要留下空隙  修一
  记录是宝藏,也是财产  修一
  自成一格的生活方式  英子
结语
  结语  英子
  结语  修一

内容摘要
 我们努力一生,都想晚年有好生活;是建筑师也
是退休大学教授的津端修一,和他妻子津端英子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过着没有积蓄,却令人羡慕的好生
活;“好生活不是用钱可以买的,是用时间积存下来的”用时间等候泥土肥沃、生长出好的蔬果;陪嫁的生活好物还要继续传给女儿、孙女……在时间的长流
中,建立跟大自然的情感关系,手脚并用的菜园生活,激发出两老惊人的智慧。无关乎你有没有菜园,关乎你要用时间累积出什么好生活。你我都能,只是要
趁早开始。
请看《积存时间的生活》一书。
这是送给父亲和母亲打气加油的一本书,是让父母晚年生活更美好的枕边书!

精彩内容
 依时节替换的乐趣——英子五月下旬时,我们家会把拉门换成适合夏季的芦苇门。摆在餐橱架上的餐具也会从陶瓷换成玻璃的,寝具也从羊毛换成麻质。光是更换这些东西,屋里的气氛就会完全改变,心情也跟着焕然一新。
我生长的半田老家也是这样,会随着季节变换,从库房把器物拿出来,更换屋里的摆设。夏天会铺上藤制垫子,拉门换成芦苇门,火盆换成用桐木挖空、
看起来比较凉爽的白色盆子。冬天则铺上厚厚的绒毛毯、哥白林织品译注的桌布,也换上用屋久杉挖空的火盆。每年都是用同样的模式更换,真令人怀念。壁
龛的挂轴、香台和香炉也会不断地变换,年幼的我常常会去窥探:“啊,又换了。”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对那样的生活非常有兴趣,毕竟日常生活并不是那么多彩多姿,日子只是重复的积累,以前的人才会把玩心用在这上面。
我也是在六十岁以后才开始的。年轻的时候并不会去更换拉门或餐具。也就是说,我是在年纪大了以后才慢慢发觉,花这些心思不仅好玩,也很重要。这里面隐含着珍惜每一个时节,使生活更丰富的精神。
P89积存时间——英子“购买的东西要传给下一代。要买就买好的,不可以买便宜货。”这是娘家的教诲。
结婚后,因为有帆船之类的开销,没有钱应付别的地方,我买东西时更加慎重,一定要买自己喜欢的,而且品质要好。只是堪用是不行的,我会耐心地等待买得起的那一天。对,这就是积存时间的生活。
直到结婚超过十年,我们的家具才正式买齐。修一有一天去长野办事,跟松本民艺家具的师傅聊天,从此就着迷了,认为“只有这个才是真正的家具”。
后来花了三十五年的时间,从餐具橱、五斗柜、衣橱开始,一件件地买齐。
好东西会越用越好用。我们两人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决定的,嫁女儿时,要让她带走这些家具,而不是送给她们一组全新的。我们还叮咛她们:“这是你们的陪嫁,要小心使用。”每年都要清洁一次,把家具的抽屉全部抽出来,和女儿在太阳下擦拭,教她们怎么保养。结婚以后就要处在和以前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中,难免会害怕。如果身边有之前用过的器具,也许就会产生受到保护的感觉。
那边有一个蓝色的直立大火盆,从我祖父之前的年代,它就一直被摆在酿酒店的泥地房间中使用。我哥哥关酿酒店时,把它让给我了。以前客人会围着这个直立火盆,一边站着喝茶一边谈生意或聊天。上面总是搁着一个铁壶,有白色蒸气从壶口冒出来,那景象仿佛就在眼前。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的窑烧出来的,但是蓝色的釉药很漂亮吧。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这种色调,现在早晚都可以欣赏到,真的很开心,心情总是会平静下来。
修一也为我高兴,他说:“生活中有超过一百年历史的东西在身边,真是件好事。”不知道为什么,旧东西就是能让人放松心情。可以像这样继承上一代留下来的物品,实在很幸福。要是我们也能够将这样的东西留给下一代,那就太好了。
P91-92喜欢就一头栽进去——修一
我们家没什么钱,英子却能发挥调度的本领,帮我买了一身高级西装、鞋子、手表等穿戴物品。以前我的穿着算是邋遢的,曾经穿着俄式衬衫,踩着木屐去雷蒙事务所上班,被上司骂:“怎么穿这样!”结婚大概是我改变的分水岭,开始穿订制的西装,看到英子为她自己挑选的青绿色围巾、黄色肩背包,就说“这真好看”,跟她借来用,而逐渐体会到时尚的乐趣。那两样东西的颜色都有点显眼,也得到那时的前辈前川先生的赞赏:“津端,这条围巾不错嘛。”我就不禁得意起来,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用。
这是我上班时期订制西装的记录。打X的是已经不能穿的,其他的都还可以穿。订购单也还留着,所
以知道价钱。这件是十八万日元,这件是三十万日元。虽然薪水不高,英子却不管价钱多少都帮我做。现在也还有一些上衣我很喜欢。这是用手工织的布料做成的,非常摩登,经过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变形,可见
裁缝师的手艺有多好。我从来不会晚上去喝酒,整年都在玩帆船,所以一直维持同样的体型,到现在还可以穿以前的西装。虽然买的时候很贵,可是好东西用了一二十年,就不算浪费了。又如桌布、床单,英子也都会买贵的,可是她说:“只要懂得珍惜,用了几十年,就会变得很划算。”确实是这样。
我也有穿了将近五十年的毛衣。那是用爱尔兰羊毛织成的,以前开帆船时也是穿这个。虽然用得很频繁,也泡过海水,到现在还能穿,在身上很暖和。平常在家里我会穿黑色的克什米尔羊毛衣,这件也穿很久了,出现破洞时,英子会帮我补。前阵子来我们家的客人说:“你这件毛衣的花纹很好看。”她指的竟
然是缝刺子绣译注的地方。因为到处都有,看起来很像花纹。毛衣可以穿到这种地步,也是一种乐趣,而且会产生感情。印第安人说:“擅长编故事者能治天下。”我可以了解为什么。
鞋子也是从一九六○年就开始穿同一种款式。这是一位姓“池田”的鞋匠做的,一只就有一公斤重,穿的时候会觉得“好重!”。可是穿着穿着,就会觉得这样的重量很舒适,鞋子也会逐渐贴合。据说人类身体中左右不对称的就是脚,所以只要穿过吻合自己脚形的鞋子,就没办法再穿其他的鞋子。也因为这样,我每年都会订制。虽然有人说鞋子越轻越好穿,我却从很久以前就只穿这一种,可以顺便锻炼脚力,不也很好?
P203-20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