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战低代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实战低代码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81.02 8.2折 9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韦青,赵健,王芷,崔宏禹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84725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9元

货号31181420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韦青<br>微软(中国)CTO,致力于将微软的数字化产业愿景,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技术以及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体会介绍给中国的行业伙伴与业界领导者。投身亚洲移动通信、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等领域二十余年,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拥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尤其擅长移动与信息技术产品的开发、销售与市场管理工作。<br><br>赵健<br>微软(中国)全渠道事业部云解决方案架构师,主要从事数字化转型及企业上云的相关咨询工作,负责提供解决方案建议。熟悉云原生、Kubernetes、DevOps、PowerApps等技术,热爱开源技术,积极参与开源社区的技术分享活动。<br><br>王芷<br>微软(中国)全渠道事业部创新技术架构师,专注于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商业智能等领域,协助企业全面洞察数据,将数据转换为决策,并提供商业价值。曾多次参与人工智能项目的落地,致力于技术生态的布道和创新项目的推广,推动创新技术的研讨和落地。<br><br>崔宏禹<br>微软(中国)全渠道事业部创新技术总经理,致力于研究下一代云系统架构、人工智能、物联网及互联网技术,拓展微软与国内外独立软件开发商、合作伙伴及企业的技术合作。拥有超过25年的IT领域工作经验,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并担任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大规模IT系统等的建设、实施、咨询、管理经验。<br><br>徐涛<br>微软(中国)全渠道事业部首席创新技术顾问,致力于研究微软的下一代系统和平台、互联网及云计算技术、开发生产力及跨平台工具等,以及推动与微软合作伙伴生态及国内外企业的技术合作和交流。拥有超过15年的IT领域工作经验,主要负责技术推广及解决方案合作方面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跨行业与系统平台的咨询和管理经验。

目录
序<br/>前言<br/>第一篇 刷新认知<br/>第1章 低代码平台简介  3<br/>1.1 低代码平台的概念与分类  3<br/>1.2 低代码平台的7大核心价值  6<br/>1.3 低代码平台的2大优势  8<br/>1.4 低代码平台的11个能力维度  10<br/>第2章 主流低代码平台  14<br/>2.1 市场定位  14<br/>2.2 国外主要低代码平台  15<br/>2.3 国内主要低代码平台  20<br/>第3章 低代码的典型应用场景  22<br/>3.1 创新型应用  23<br/>3.2 客户参与型应用  25<br/>3.3 内部运营效率型应用  26<br/>3.4 遗留系统的迁移或升级  27<br/>第4章 低代码开发的破立之道  29<br/>4.1 巨变时代的无常态  29<br/>4.2 韧性—通过软件实现的数字化生存能力  31<br/>4.3 低代码开发范式—因数字化转型而进步  32<br/>4.4 低代码开发—“是什么”与“不是什么”  33<br/>第二篇 实践出真知<br/>第5章 Power Platform介绍  39<br/>5.1 什么是Power Platform  39<br/>5.1.1 Power Platform的构成组件  39<br/>5.1.2 Power Platform能做什么  48<br/>5.1.3 Power Platform的特性  52<br/>5.2 开发环境准备  56<br/>5.2.1 Power Platform的账号体系及测试账号种类  57<br/>5.2.2 申请Power Platform试用账号  60<br/>5.2.3 Power Platform核心组件的开发管理Studio  62<br/>5.2.4 Power Platform的管理体验  69<br/>第6章 数据服务  78<br/>6.1 通用数据服务  78<br/>6.1.1 什么是Microsoft Dataverse  78<br/>6.1.2 Microsoft Dataverse的组件  88<br/>6.1.3 Microsoft Dataverse的安全性  93<br/>6.2 数据连接器  102<br/>6.2.1 什么是数据连接器  102<br/>6.2.2 Off?ice 365数据连接器示例  107<br/>6.2.3 利用自定义连接器连接Azure API Service  109<br/>第7章 低代码应用开发  113<br/>7.1 应用创建  115<br/>7.1.1 Power Apps的3种应用类型  116<br/>7.1.2 Power Platform环境的创建及相关资源的准备  121<br/>7.1.3 创建你的第一个模型驱动应用  129<br/>7.1.4 创建你的第一个画布应用  131<br/>7.1.5 创建你的第一个门户网站  140<br/>7.2 应用扩展  147<br/>7.2.1 为画布应用添加翻译功能  147<br/>7.2.2 更好地利用Power Apps中的公式  151<br/>7.2.3 为画布应用添加自定义函数  152<br/>7.2.4 利用PCF自定义组件开发  160<br/>7.3 应用维护  170<br/>7.3.1 管理好Power Platform中的资源  171<br/>7.3.2 应用生命周期管理  180<br/>7.3.3 卓越中心初期组件工具包  193<br/>第8章 流程自动化  201<br/>8.1 典型的工作流  202<br/>8.1.1 基于电子邮件主题触发的工作流  202<br/>8.1.2 基于电子邮件发件人触发的工作流  206<br/>8.1.3 当特定文件夹收到邮件时触发的工作流  209<br/>8.2 业务流程自动化  212<br/>8.2.1 先决条件  215<br/>8.2.2 创建业务流程  215<br/>8.2.3 编辑业务流程  219<br/>8.2.4 业务流程的其他相关事项  219<br/>8.2.5 将按需操作添加到业务流程  220<br/>8.2.6 业务流程中的即时流  222<br/>8.2.7 操作中心  225<br/>8.3 十分钟构建RPA方案  226<br/>8.3.1 创建桌面流  226<br/>8.3.2 管理桌面流  239<br/>第9章 数据分析与展现  241<br/>9.1 Power BI的基本概念  241<br/>9.1.1 Power BI的组成部分  242<br/>9.1.2 Power BI的常见术语  242<br/>9.2 学习示例报表  245<br/>9.2.1 获取内容包形式的示例  247<br/>9.2.2 启动仪表板并打开报表  248<br/>9.2.3 查看使用Power BI问答创建的磁贴  249<br/>9.2.4 深入了解数据  250<br/>9.2.5 销售额增长情况展示  251<br/>9.3 制作你的第一份报表  254<br/>9.3.1 数据准备  254<br/>9.3.2 上传到Power BI服务  255<br/>9.3.3 生成报表  256<br/>9.3.4 固定到仪表板  260<br/>9.3.5 共享仪表板  261<br/>9.3.6 与Microsoft Teams共享  262<br/>第10章 AI赋能低代码应用  264<br/>10.1 什么是AI Builder  264<br/>10.2 在自动化工作流中使用物体检测模型  265<br/>10.2.1 收集图像  266<br/>10.2.2 建立物体检测模型  267<br/>10.2.3 训练和发布物体检测模型  271<br/>10.2.4 使用AI模型  272<br/>10.3 在应用中使用名片识别模型  274<br/>10.3.1 名片识别模型  274<br/>10.3.2 在应用中调用名片识别模型  275<br/>第三篇 已知和未知<br/>第11章 行业应用案例  279<br/>11.1 零售—构建敏捷的客户服务管理  279<br/>11.1.1 痛点和挑战  280<br/>11.1.2 解决的实际问题  281<br/>11.1.3 带来的收益  285<br/>11.1.4 解决方案小结  286<br/>11.2 教育—推动课堂转型及激发学生兴趣  287<br/>11.2.1 痛点和挑战  288<br/>11.2.2 解决的实际问题  289<br/>11.2.3 带来的收益  290<br/>11.3 金融—便捷的全区域ATM管控  291<br/>11.3.1 痛点和挑战  292<br/>11.3.2 解决的实际问题  292<br/>11.3.3 带来的收益  294<br/>11.4 制造—通过数字化应用提高效能并加速创新  295<br/>11.4.1 痛点和挑战  295<br/>11.4.2 解决问题之道  296<br/>11.5 专业服务—设施服务团队实现任务自动化  298<br/>11.5.1 痛点和挑战  298<br/>11.5.2 解决的实际问题  299<br/>11.5.3 带来的收益  301<br/>11.6 跨行业—人力资源的移动端应用创新  301<br/>11.6.1 痛点和挑战  301<br/>11.6.2 解决的实际问题  303<br/>11.6.3 带来的收益  305<br/>11.7 跨行业—销售团队快速制订销售策略  306<br/>11.7.1 痛点和挑战  306<br/>11.7.2 解决的实际问题  308<br/>11.7.3 带来的收益及后续的持续发展  310<br/>11.7.4 深入剖析方案架构  312<br/>第12章 变革与展望  315<br/>12.1 全民开发者  315<br/>12.1.1 无处不在的计算  317<br/>12.1.2 低代码平台兴起  319<br/>12.1.3 技术学习型群体  320<br/>12.2 企业数字公民、责任与文化  321<br/>12.2.1 以开放建立新思维  321<br/>12.2.2 以共创培育新机遇  322<br/>12.2.3 以治理管控新风险  323<br/>12.3 变革无边界  323<br/>12.3.1 增强技术强密度  324<br/>12.3.2 边缘式敏捷创新  325<br/>12.3.3 跨边界融合  325

内容摘要
内容介绍<br><br>?什么是低代码平台?<br>?为什么需要低代码平台?<br>?低代码平台对数字化转型有什么作用?<br>?零编程经验者能否使用低代码平台?<br>?如何从0到1完成低代码开发?<br>?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低代码平台?<br>?低代码平台能解决行业应用场景中的哪些问题?<br>?学习低代码平台对我的未来有哪些影响?<br>以上所有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br><br>本书系统讲解了低代码平台的能力、价值、应用场景和实操方案,旨在帮助行业、企业及每一位数字公民快速理解低代码平台的核心价值,并实现数字化转型。<br>本书的5位作者均来自微软,具有丰富的技术架构经验和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战经验。他们结合自身对低代码平台的理解和与企业共同创新的经验,系统介绍了低代码平台的实操方法和行业应用落地心得。本书得到了多位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和推荐。<br><br>全书共12章,分为三篇。<br>第1篇刷新认知(第1~4章)<br>从低代码平台的基础讲起,重点解析其概念与价值、市场定位与主流平台、典型应用场景,并剖析低代码平台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影响。<br>第二篇实践出真知(第5~10章)<br>以低代码平台PowerPlatform的具体实践为例,从低代码应用开发、流程自动化、数据分析与展现、AI赋能低代码等维度,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述低代码应用的开发过程。<br>第三篇已知和未知(第11~12章)<br>围绕已知的行业应用案例和未知的变革展望展开。行业应用案例部分以零售、教育、金融、制造、专业服务等真实场景为例,从面临的挑战、基于低代码平台的解决方案、方案收益等角度层层递进;变革展望部分以开放的视角展望未来变革的新常态,探索数字化能力和创新的边界。

主编推荐
(1)作者资深:微软中国CTO韦青领衔,微软中国全渠道事业部4位核心技术专家撰写。(2)专家好评:微软优选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来也科技联合创始人褚瑞等多位专家一致推荐。(3)内容干货:深入分析低代码平台原理,系统讲解低代码应用开发方法,7大行业低代码解决方案,全面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