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文轶话/吴泰昌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艺文轶话/吴泰昌集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1.43 5.4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泰昌

出版社安徽文艺

ISBN9787539663302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0742794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诗人的欢喜》《“湖畔”诗人》《徐玉诺与散文诗》《郁达夫的自序》《包天笑与鸳鸯蝴蝶派》《元戎兼诗人的黄兴》《朱自清的欧游二记》《开卷有益》《蒋光慈谈新诗的一篇序文》《阿英有关晚清文学的三本书》《朱光潜与对话体》《老师的书》《阿英的日记》《不该忽略的文坛老人》……本书稿系一部文史勾陈考订类文章选集,所收文章偏重于艺文考订和文学批评方面。

作者简介
吴泰昌,1938年生,安徽省当涂县人。1964年自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文艺报刊编辑工作。1984年至1998年曾任《文艺报》副总编。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五、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七届名誉委员。兼任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儿童文学》编委、《小说月报》顾问等。他还是冰心研究会副会长。
已出版散文、文学评论集《文学情思》、《梦里沧桑》、《我亲历的巴金往事》、《我认识的钱锺书》、《我认识的朱光潜》等二十余部。《艺文轶话》获中国作协主办的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另有《阿英文集》、朱光潜《艺文杂谈》、孙犁《书林秋草》、《中国新文学大系(1977—2000年)散文选》等多部编著出版。

目录
代序(孙犁)
周恩来与第一次文代会
黄遵宪与《红楼梦》
《西行漫画》的流传
《女神》的一个修改本
钱杏邮与《二心集》
且说《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
蒋光慈的原名、改名及其他
郁达夫与太阳社
《阿英文集》编后的话
《郁达夫著作编目》补遗
齐燕铭遗札
“五四”文学革命中的陈独秀
一次突然的消失
忆“五四”,访叶老
活跃的沪版《救亡日报》文艺副刊
作家的可贵友谊
沈尹默和新诗
挛自成在我国文艺上的反映
关于《红楼梦戏曲集》
“孤岛”文坛上的一现昙花
《倪焕之》与侯绍裘
蒋光慈与《失业以后》
从郑振铎、叶圣陶没有参加“左联”谈起
漫话《抗战八年木刻选集》
关于瞿秋白文学遗著的刊印
文人赞咏中的民间铁画
《红楼梦》在日本的新镜头
《小说年鉴》
《秦牧杂文》
殷夫的成长说明了什么
田汉的散文
《边鼓集》
张闻天早年的文学译著
《怀旧》的雪泥鸿爪
文学研究会宣言的起草者
业余佳作
叶灵凤与麦绥莱勒木刻连环故事集
《沈尹默书曼殊上人诗稿》
《王贵与李香香》诗名的由来
巴金第一部长篇《灭亡》的问世
郁达夫的早期代表作《沉沦》
初版《鲁迅全集》话絮
我国第一份“诗刊”
“诗人的欢喜”
“湖畔”诗人
《大观园名媛百花诗》
徐玉诺与散文诗
郁达夫的自序
包天笑与鸳鸯蝴蝶派

内容摘要
《艺文轶话》系文史勾陈考订类文章选集,是偏重于艺文考订和文学批评的文章,根据作者同题图书加以增删。《艺文轶话》最早由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曾获中国作协举办的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后经修订由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年再版。

精彩内容
周恩来与第一次文代会最近翻阅阿英同志遗留下来的关于第一次文代会时期
的几则日记,发现其中记载了一些有关周恩来的感人材料。
第一次文代会于一九四九年七月在北平召开。这是长期被迫分离的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文艺大军的隆重会师。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莅临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使这次大会成为我国现代文艺运动史上重要
的一页。
从阿英同志的日记中可以知道,在三个月的大会筹备期间,周副主席曾多次找文艺界一些同志谈话,其中有两次几乎是通宵达旦。五月十三日日记:“今晚约谈话。八时,去中南海。潘汉年、夏衍、许涤新、周扬、沙可夫、
胡愈之、萨空了、茅盾、何其芳,亦先后至。十时恩来同志来。首先谈文代会问题,次新闻纸问题,又次上海文化工作。第二部分谈完后,夜饭,旋继续谈至三时半。”显然,这是周副主席为了开好大会安排的一次重要的了解情况会。从参加的成员看,包括各解放区、国统区及刚从港澳、海外归来的文艺界知名人士。谈了近五小时,内容相当广泛,中心自然是文代会问题。所谓“上海文化工作”,据有些与会同志回忆说,是指周副主席关心地询问起有关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事。“新闻纸问题”,是指研究了今后出版书刊用纸如何解决的问题。另一次是在大会正式揭幕前几天。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两天日记记载,文代会党组曾长时间讨论了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六月二十六日,周副主席及时听取了党组的汇报,该天日记载:“晚九时,与周扬同志等去中南海,向周副主席汇报,至晨四时许完。”这次汇报近七小时,可见汇报是何等详尽,周副主席听得何等仔细,指示又是何等具体。
从日记中得知,在会议前后,周副主席还亲自过问处理了文化界一些重大的带有政策性的事情。例如,郑振铎同志和阿英同志曾谈起,当时一些珍贵的文物无人管理,有散佚和被盗、被损坏的危险,希望能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机构来管理这方面的事,他们将这个建议向周副主席汇报,很快就得到了周副主席的支持。五月二十七日日记:“与振铎同志谈散佚文物事,拟成立组织整顿之。请彼计划,再找周副主席研究。”五月三十一日日记记载郑振铎来找阿英,阿英当即“写信给周副主席”。六月三日日记:“晚饭后,得周副主席电话,云十一时来访。候周副主席至夜四时,未见来。”六月四日日记说明周副主席昨夜临时有事未来。六月七日日记:“周副主席约下午五时谈话。到中南海,与副主席洽谈了文物管理组织等等问题,至七时。与颖超同志、李琳同志同回北京饭店。晚访振铎同志。”周副主席从党的统战政策出发,对文艺界一些名人的安排,也做了重要指示。例如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从上海来北京参加会议,会后是回上海还是调北京,周副主席都亲自指示。七月三十日日记:“齐燕铭同志来电话,谈梅先生问题,周副主席要其留下。”这几则日记,虽然简略,但可看出周恩来对革命文艺事业的亲切关怀,但因相隔时久,已为一般人所不知道。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