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词背后的秘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宋词背后的秘密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5.73 7.1折 3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玉玫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0285286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652828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林玉玫著的《宋词背后的秘密》的特别之处在于:将宋代的词人、词作同今天的文青、流行歌作类比,以通俗易懂、轻松有趣的视角和语言,讲述宋词不为大众所知的各方面知识,既包括发展历史、章法布局等学问,也包括金曲排行、词人八卦等趣闻,可谓宋词小百科。
全书内容丰富,篇幅众多而短小精悍,每章以设问形式展开,十分引人入胜,每章章后另附延伸知识,以供更深入的了解。
书中包含大量对名作佳句的赏析导读,不仅可以了解宋词的历史文化,还能让读者在佳作的意境中暂时抽离现实,与古典的美丽心灵相遇,从而获得共鸣和陶冶。
文末附录古今填词词谱,供读者体验与宋代词人同款的协律作词的乐趣,一曲新词酒一杯,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歌咏者。

作者简介
林玉玫,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博士候选人,主攻唐宋词研究。擅长词的文本解读,探究词作的意境与情感,对词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产生的意义尤其关注。现于淡江大学中文系、大华科技大学兼任讲师。

目录
一  为什么作词又称为填词?
  延伸知识  为什么填词要规定平仄?
二  词牌名是怎么来的?
  延伸知识  一首词的真名:词题和词序
三  宋词也有“热门金曲榜”?
  延伸知识  词牌有别名吗?哪些词牌的别名很多?
四  为什么词要分片?有哪些形式?
  延伸知识  词有没有主歌和副歌?
五  词的布局方法有哪些?
  延伸知识  词中也有电影镜头
六  最长和最短的词,各是哪一首?
  延伸知识  什么是大词?什么是小词?
七  作词有哪些忌讳?
  延伸知识  在现代,有办法高歌宋词吗?
八  为什么男性词人常用女性角度写词?
  延伸知识  “男子作闺音”背后的深意
九  词为何会在宋代兴盛起来?
  延伸知  口  宋代蓄家伎之风
十  词流行时,也有歌本吗?
  延伸知识  为什么早期的词经常不确定作者是谁?
十一  词人如何用和韵、用韵、次韵来互相唱和?
  延伸知识  历史上被追和最多次的词作
十二  词人为什么爱伤春悲秋?
  延伸知识  宋代的节令词
十三  诗、词、曲的差别是什么?
  延伸知识  词还有哪些别称?
十四  什么是“以诗为词”?
  延伸知识  什么是“以文为词”?
十五  词为何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这样恰当吗?
  延伸知识  苏轼的“旷放词”
十六  喜欢谈情说爱的宋词,能反映历史吗?
  延伸知识  宋词还有哪些题材?
十七  唐代有边塞诗,宋代有边塞词吗?
  延伸知识  欧阳修为何称范仲淹为“穷塞主”?
十八  宋词中的“二晏”指的是哪两个人?
  延伸知识  “词中三李”指的是谁?
十九  晏殊那句“似曾相识燕归来”怎么来的?
  延伸知识  什么是“集句词”?
二十  哪些词人因为词写得好而有绰号?
  延伸知识  张先的风流轶事
二十一  欧阳修为何在科考时把苏轼从第一变第二?
  延伸知识  唐宋八大家的恩怨情仇
二十二  欧阳修的“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表
  达了怎样的人生观?
  延伸知识  “云雨”是什么意思?
二十三  如果宋代也有金曲奖,谁会得最受欢迎词人奖?
  延伸知识  柳永与歌伎的关系
二十四  为什么苏轼的名字和车有关?
  延伸知识  苏辙的“辙”又有什么意涵?
二十五  赤壁之战的千军万马,只为女人?
  延伸知识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雄豪与旷逸
二十六  苏轼是在怎样的心情下,写出“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延伸知识  仰慕苏轼的痴情女子
二十七  性格豁达的苏轼,也会有想逃避人世的时候吗?
  延伸知识  苏轼在黄州的生活
二十八  苏轼为何成为被贬最远的词人?
  延伸知识  苏轼对海南岛的影响
二十九  秦观是怎么看远距离恋爱的?
  延伸知识  擅写感情的秦观
三十  秦观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何
  让苏轼感动不已?
  延伸知识  苏轼与秦观的师生之情
三十一  谁是北宋最佳作词作曲人?
  延伸知识  什么是“自度曲”?
三十二  为什么说周邦彦擅长“时间的魔法”?
  延伸知识  北宋“集大成”的词人是谁?
三十三  周邦彦的《少年游》讲的是哪位佳人和君王?
  延伸知识  宋代第一名伎李师师
三十四  我很丑,可是我很深情:才高八斗的贺铸
  延伸知识  “鬼头”是哪位词人的绰号?
三十五  堪称“词中之后”的人是谁?
  延伸知识  “词中之后”的另一个真面目是?
三十六  用了许多俗字的《声声慢》,为何成为李清照的千
  古名作?
  延伸知识  哪些词人也会用俗字作词?
三十七  最智勇双全的词人是谁?
  延伸知识  英雄心目中的英雄又是谁?
三十八  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他”是指谁?
  延伸知识  宋词里的“人生三境界”
三十九  上演宋代版《孑  雀东南飞》的是哪位词人?
  延伸知识  执着的陆游
四十  南宋最佳作词作曲人是谁?
  延伸知识  最会写词序的人是谁?
四十一  宋词中的哪位词人,堪比唐诗中的李商隐?
  延伸知识  吴文英的人品不好吗?
四十二  劲歌金曲之一: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延伸知识  苏轼密州时期的词作
四十三  劲歌金曲之二:岳飞《满江红·写怀》
  延伸知识  《满江红·写怀》不是岳飞写的?
四十四  劲歌金曲之三:张孝祥《六州歌头》
  延伸知识  爱与苏轼较量文采的张孝祥
四十五  劲歌金曲之四: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
  以寄》
  延伸知识  辛弃疾的盟友兼词友
四十六  劲歌金曲之五: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
  延伸知识  韩惋胄主张的北伐为何失败?
四十七  经典伤心情歌之一:范仲淹《苏幕遮》
  延伸知识  为何范仲淹叫“小范老子”?
四十八  经典伤心情歌之二:欧阳修《蝶恋花》
  延伸知识  “庭院深深深几许”引起的回响
四十九  经典伤心情歌之三:柳永《雨霖铃》
  延伸知识  亲爱的.他把词蛮“大”了
五十  经典伤心情歌之四:苏轼《江城子》
  延伸知识  苏轼的贤妻美妾
五十一  经典伤心情歌之五:李清照《武陵春》
  延伸知识  “词中之帝”是谁?
五十二  经典伤心情歌之六:吴 

内容摘要
 宋词作为国学经典一直在被赋予各种解读,林玉玫著的《宋词背后的秘密》特别在于,台湾作家林玉玫作为年轻的中文系老师,将专业知识与轻松有趣的语言相结合,通过六十个问题、六十篇短文、六十则延伸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述宋词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包括宋词发展的脉络流派、宋词的格律章法、词人的创作与生活、对名词名句的解读赏析等等,丰富充实,清晰易懂,可以说是生活中理想的古典诗词读本。

精彩内容
 一 为什么作词又称为填词?
词,在以前其实是一种音乐文学,“填词”也和音乐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当我们要讲什么是“填词”时,还是得先从音乐的部分开始说起,也要说说词最主要的产生原因。
首先,隋唐之际,天下较为安定了,交通的发达与商业的兴盛,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各国的文化交流。
大量的异国音乐传入,且渐渐地被改编,或与许多中国的民间音乐融合,产生了许多新曲子,然后兴起。
像宋人王灼的《碧鸡漫志》卷一中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旧唐书·音乐志》说:“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指的都是这种新兴、“混血”的音乐(古人称之为“新声”)。当然,在隋唐以前就已经有中外音乐相互融合的情形,我们可以猜测,这就好像现在坊间有许多异国料理,在引进台湾时,总要做一些口味上的改良,或与我们现有的料理做创意结合,才能被大众所
接受、欢迎。在当时,中外音乐产生融合,大概也有类似这样的原因,而隋唐以后安定繁荣,人们对娱乐的需求也相对增加,就更促使了这类的新声出现。
而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以前这些音乐在流传时,不像欧洲的交响乐只有旋律,而是必须配上歌词的,我们现在所谓的“词”这一文体,其实一开始是为了配合这些乐曲所写出的歌词。又因为早期这些乐曲多流传于民间,所以一开始也多是民众在作词。像在二十世纪初时,甘肃敦煌莫高窟所出土的“敦煌曲子词”中,就保留了许多唐五代时的民间词,题材多样,也比较口语化、生活化,反映了不少当时的民间生活状况。像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叙录》概括叙述敦煌曲子词时就说:“有边客游子之呻吟,忠臣义士之壮语,隐君子之怡情悦志,少年学子之热望与失望,以及佛子之赞颂,医生之歌诀,莫不入调。”由此可以见得当时民间词的丰富多变。而词虽在民间流行,但也有文人喜爱这些乐曲,开始拟作具有民歌风格的歌词,不过也有些文人觉得民间词不够雅,就自己来进行创作,也开启了日后文人词的兴盛局
面。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词的起源和当时音乐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是为了因应大量乐曲的产生,才跟
着产生了歌词。这种状况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在这之前,乐府诗也是配音乐唱的,但是乐府诗往往是先有了诗作,才有配合的音乐产生。直到唐代以后,这种关系才改变过来,成为先有了曲调,再配合填上适当的歌词,这种方式称为“倚声填词”,所以作词也就又称为“填词”了。
延伸知识为什么填词要规定平仄?
所谓平仄,是特别用于中国诗词中,表明声调变化的方式,平是指平直,仄则是曲折。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有四种声调,分别为平、上(shang)、去、入,其中上、去、入三种声调的字,有高低起伏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平声则只包含平声调的字。而后来绝句、律诗要规定平仄,就是为了让诗句念起来有抑扬顿挫的音律感。
我们现在看到的词谱或词律,都有规定平仄,或许大家会想,这一定是受到律诗、绝句的影响吧!其实不完全是,因为早期词人是根据音乐来填词的,当时并没有硬性的平仄规则。词和音乐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中唐一直延续到北宋,到了南宋,词才逐渐脱离音乐,变成只要按照词牌的固定格式作词即可。从这时期开始,词逐渐变成一种不必配乐的纯文学,格式也才变得比较固定。而后,宋代乐谱几乎都已失传,后世的人再想填词,就真的只能照那些固定格式来写了。
所以,每次大规模整理词的格律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像清康熙时,万树写了《词律》这本书,研究了很多词牌的平仄、句式、字数、押韵等,然后订出他认为比较正确,或较多人使用的格式为规范,平仄自然也跟着固定出来了。后来的《钦定词谱》也是类似的书籍。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词的平仄等格律,都是后人归纳订定出来的,可作为填词之参考;且平仄变化所造成的音律感,和音乐是有相像之处的,所以定出平仄,其实等于还能留有一点音乐性。因此,现在平仄对填词而言,反而变得重要了。
P11-1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