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大历史
  • 欧洲大历史
  • 欧洲大历史
  • 欧洲大历史
  • 欧洲大历史
  • 欧洲大历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欧洲大历史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7.53 4.3折 8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炳松|责编:管文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0239043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0792682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上 篇
中古欧洲史

弁  言
第一卷  蛮族之入侵及基督教会之事业
第一章  绪 论
1.  本书之目的/6
2.  历史之起讫/7
3.  中古时代之意义/8
第二章  蛮族入侵以前之欧洲
1.  罗马帝国统一之原因/9
2.  罗马帝国衰替之原因/10
3.  罗马文化之衰替及基督教之传入/12
4.  纪元初年之基督教会/13
5.  东部罗马帝国/14
第三章  日耳曼种人之入侵及罗马帝国之瓦解
1.  西Goth王国与Vandal王国之建设及匈奴之入侵/16
2.  东Goth王国之建设/17
3.  罗马文学之衰替/18
4.  东帝Justinian之武功及Lombard种人之入侵/19
5.  Frank王国之建设/20
6.  Frank王国之政情/21
7.  蛮族与罗马文化之融合/21
8.  中古时代之事业/23
第四章  罗马教皇之兴起
1.  基督教会得势之原因/24
2.  中古教会之政权/25
3.  罗马教皇得势之原因及其机关之发达/26
4.  罗马教皇Gregory the Great/28
第五章  修道士及日耳曼种人之入教
1.  清修主义及寺院制度/30
2.  英伦三岛中之传道事业/32
3.  欧洲大陆上之传道事业/33
第二卷  封建制度之发达及民族国家之兴起
第六章  Charles Martel及Pippin
1.  Charles Martel之内政/36
2.  Pippin之篡位/36
3.  Pippin与罗马教皇之携手/37
第七章  Charlemagne
1.  Charlemagne之性情/39
2.  Charlemagne之征服Saxon种人/40
3.  Charlemagne之征服Lombard种人/41
4.  Charlemagne之征服Slav种人及回教徒/41
5.  Charlemagne之称帝/42
6.  Charlemagne之内政/43
7.  Charlemagne之提倡教育/43
第八章  Charlemagne帝国之瓦解
1.  Charlemagne帝国之分裂/46
2.  法国、德国之起源/47
3.  Charles the Fat之统一帝国/47
4.  帝国不能统一之原因/48
5.  封建制度之权舆/49
第九章  封建制度
1.  封建制度之起源/52
2.  封建制度之要质/53
3.  附庸之义务及贵族之种类/54
4.  封建制度之内容/55
5.  封建时代之私斗/56
6.  教士之息争及国王之得势/57
第十章  法兰西之发达
1.  Hugh Capet之建设法兰西王国/58
2.  法兰西国中之小邦/59
3.  法国君主之地位/60
4.  法国境内之英国领土/61
5.  中央政府之建设/62
第十一章  中古时代之英国
1.  Normandy人入侵以前之英国/64
2.  William the Conqueror之入英及其政绩/65
3.  Henry第二之政绩/67
4.  大宪章/68
5.  国会之发达/69
第三卷  皇帝与教皇之争雄
第十二章  十世纪及十一世纪之德国与意大利
1.  德国初年之历史及Otto第一之事业/72
2.  神圣罗马帝国之起源/73
3.  Conrad第二与Henry第三/74
4.  教会及其领土/75
5.  教会之流弊/76
6.  皇帝与教皇争雄之开端/78
7.  改革教会之动机/79
第十三章  Gregory第七与Henry第四之冲突
1.  教皇之主张/80
2.  Gregory第七与Henry第四之争执/81
3.  Henry第四之末年/82
第十四章  Hohenstaufen族诸帝与罗马教皇
1.  皇帝Frederick第一/84
2.  Lombardy诸城之政情/84
3.  Frederick第一与Lombardy诸城/85
4.  Frederick第一之失败/86
5.  Henry第六/87
6.  教皇Innocent第三之得势/88
7.  皇帝Frederick第二与教皇/89
第四卷  中古时代之一般状况
第十五章  中古时代之教会
1.  中古教会之特点/92
2.  教皇/93
3.  大主教、主教及牧师/94
4.  教会之仪节/95
5.  忏悔礼与圣餐礼/96
6.  教士之势力/97
第十六章  异端及托钵僧
1.  教会之利弊/98
2.  教士之腐败/99
3.  异端之兴起/1

内容摘要
《欧洲大历史》由历史学家何炳松在北大授课的讲稿整理而成,作者以美国历史学家鲁滨孙与比尔德的经典著述为蓝本,融合中西史学理论,经过精心的剪裁与编排,呈现了公元五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全书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方便我们探索欧洲历史的足迹,洞悉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联系。

精彩内容
\\\\\\\\\\\\\\\" 研究历史之目的历史为研究人类过去事实之学,故研究历史者往往为历史而研究历史。殊不知博古所以通今,现代之种种习俗及制度无一不可以历史解释之。今日之研究各种科学者—如自然科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宗教等—莫不有研究历史之趋向。此非为历史而研究历史,实因研究过去方可以了然于现在耳。
是故欲明现代之政体及社会,非有历史之研究不为功。凡事之有后果者必有前因。个人如此,民族亦然。世界各国—如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各有特点,故其现状各不相同。倘不知其过去,如何能明其现在?德国、美国同属联邦,而精神互异;英国、西班牙同是君主,而内容不同。凡此异点唯有历史可以说明之。博古所以通今,研究历史之目的如是而已。
欧洲史之分期 欧洲史类分为三期:曰上古,始自纪元前五千年至纪元后四七六年;曰中古,始自纪元后四七六年至一四五三年,一四九二年,一五一八年,或一六四八年;曰近世,始自中古之末以迄现在。此种分期之法本非自然,不过学者为便于研究起见而已。而且各时代之交替如四季之运行,渐而无迹。起讫之年代特假之以为标志而已,非真谓此年以前与此年以后之事迹可以截分为二也。
人类之历史甚古抑有进者,人类之历史甚古。欧洲史之有记载虽仅七千年;然未有记载以前之种种古迹在历史上其价值或且远出于记载之上,断不能因其无记载之故遂断其无史。近世学者断定世界上之有人类距今至少已有五十万年,是则吾人所研究之全部欧洲史不过占人类史百分之一。于百分之一之中而强分之为上古、中古与近世,宁非管窥之见?故吾人所谓《近世欧洲史》者不过三四百年间事,仅占人类史千分之一而已。此不可不知者也。
近世二字之意义何谓近世?定义殊难。罗马名人西塞禄(Cicero)曾有“吾人的近世”(thesemoderntimesofours)之言,希腊人亦云然。凡各时代人之有时间观念者当莫不云然。至于吾人所谓近世者指近来三四百年而言,即表明自纪元后十六世纪以来之人类思想与生活与中古异,与现在同。
近世史何自始近世史之始无定期。中古近世之交替各方面之迟早不同,亦无定界。例如《罗马法》之复兴,关系今日之商业及政治者甚巨,实发端于中古之十二世纪。代议制度之发达及民族国家之兴起则肇基于中古之十三世纪。不过自十七世纪以后,所有各国之国会方脱去中古时代之臭味。英国一六八八年之革命,法国一七八九年之革命,皆其例也。中流社会之得势及自治政体之发达实始于十七世纪之英国。同时兴起者尚有科学。故吾人研究近世史,当自英国代议制度完全成立时代始。
十六世纪为中古近世之过渡时代代议制度及科学虽始于十七世纪,然文化、宗教、商业等,则始于十六世纪。故历史家多以十六世纪为过渡时代,并为近世史之开始。兹略述其梗概如下:美术及文学之复兴美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其方面有二:曰美术,曰文学。美术之兴盛以十五、十六两世纪为最。美术家之负盛名者有达·芬奇(LeonardodaVinci)以科学家而兼绘画家;安极乐(MichaelAngelo)于绘画、雕刻、建筑诸美术,无不精到,而且能诗;拉斐尔(Raphael)为第一绘画家,以善于描情著于世。此辈出世以后,美术史上遂为之别开生面,一变中古时代矫揉造作之恶习。自然之美乃大著于世。
美术复兴之影响十五、十六两世纪之美术品虽属名贵无伦,然其影响于社会者并不甚巨。得见真迹者已少,具赏鉴能力者尤少。故美术之复兴不过历史变迁之一部,而不能为历史独开新纪元,此不可不知者也。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之第二方面曰文学。中古时代文运极衰。及其末造,人生观念为之大变。起而研究人生者颇不乏人,而苦无典籍。希腊、罗马之文学名著遂应运而复兴,而“人文主义”(humanism)于以大盛。中古时代之能读书者非教士即律师;若辈所研究者非即法律。纯粹文学非所问也。虽有一二文人,然其影响不著。至十五世纪初年,考古之徒蔚然兴起,群以研究希腊、罗马之异端文学为能事。对于中古时代之习俗多所抨击。旧籍之谬误者加以校正,史学观念为之一变。此辈学者虽无别识心裁之思想以贡献于世,然其校正旧籍之谬误,提倡考订之态度,实为他日文明进步之先声。
印字机之发明文学复兴之影响正如美术并不甚巨。唯自活版印字机发明以后,书籍出版较昔为易,故读者亦较昔为多。用印字机印刷之书当以一四五六年在德国马因斯(Mayence)地方所印之为最古。至十六世纪初年,西部欧洲之有印字机者已有四十余处之多。印书约八百万卷。
国语之兴起当日书籍虽仍沿用拉丁文,然文学著作渐多适用各国之国语。近世西部欧洲诸国之语言文字实肇基于此。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