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完全读懂佛经
  • 一次完全读懂佛经
  • 一次完全读懂佛经
  • 一次完全读懂佛经
  • 一次完全读懂佛经
  • 一次完全读懂佛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次完全读懂佛经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8.98 4.0折 48 全新

库存21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慧明

出版社武汉

ISBN9787543050853

出版时间2010-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792870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第一本全面介绍佛经常识、读经方法、经典佛经解析的全读本。
最系统的佛经入门读物,让你以最轻松的方式读懂佛经。
11部佛教经典著作,以现代手法诠释佛陀智慧。
300多幅插图和图解,图文并茂地展示佛教核心。
佛经是佛教经典的简称,主要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教法,它不仅囊括了佛教的教义,还在宇宙和人生方面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能带来身心的安逸和宁静。

目录
第一章  佛教基础知识
  1.佛教:释迦牟尼的教育
  2.佛教的发展:佛教在印度发展的四个时期
  3.佛教的传播:佛教在亚洲的兴盛
  4.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
  5.佛教的世界观:佛教对世界的认识
  6.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对人生的思考
  7.佛教的修行:一切为了解脱
  8.佛教的戒律:佛信众要遵循的守则
第二章  怎样读佛经
  1.佛经:释迦牟尼的教法教义
  2.佛经的形成过程
  3.佛经在中国的传播:佛经的翻译过程
  4.佛经的基本结构:佛经分为哪几个部分
  5.三分科经:佛经正文是怎么划分的
  6.佛经的因缘:序分
  7.佛经的正文:正宗分
  8.佛经的结语:流通分
  9.研读佛经的基础工具书
第三章  般若智慧——《心经》
  1.释《心经》:《心经》的经题与翻译
  2.成佛宝典:《心经》的主要内容
  3.诸法皆空:佛弟子必读的经典
第四章  空的智慧——《金刚经》
  1.释《金刚经》:《金刚经》的经题与翻译
  2.众生空与法空:《金刚经》的主要内容
  3.佛法入门:人怎样破除自己的烦恼心
第五章  破魔大全——《楞严经》
  1.释《楞严经》:《楞严经》的经题与翻译
  2.圆满法门:《楞严经》的主要内容
  3.心的本性:我们的心到底在哪里
  4.颠倒妄想:我们的观见到底在哪里
第六章  根本法轮——《华严经》
  1.释《华严经》:《华严经》的经题与翻译
  2.佛家富贵:《华严经》的主要内容
  3.华藏世界:佛家的庄严净土
  4.欢喜地:菩萨应该怎样修行
第七章  经中之王——《法华经》
  1.释《法华经》:《法华经》的经题与翻译
  2.众生皆能成佛:《法华经》的主要内容
  3.方便法门:《法华经》的譬喻说法
  4.三乘教法:佛用火宅开示众生
  5.大乘佛法:佛用穷子开示众生
第八章  禅宗圣经——《六祖坛经》
  1.释《六祖坛经》:《六祖坛经》的经题与版本
  2.见性成佛:《六祖坛经》的主要内容
  3.大梵寺说法:六祖是怎样得道的
  4.一念成佛:般若智慧和般若行
第九章  佛的寓言——《百喻经》
  1.譬喻说法:佛法与故事的完美结合
  2.佛家故事:众生修行的误区
第十章  往生净土——《无量寿经》
  1.释《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经题与翻译
  2.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经》的主要内容
  3.本经缘起:诸佛在王舍城的集会
  4.菩萨神通:普贤菩萨和诸菩萨的功德
  5.至心精进:法藏比丘的大誓愿
第十一章  法身玄堂——《大般涅槃经》
  1.释《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经》的经题与翻译
  2.法身常住:《大般涅槃经》的主要内容
  3.如来性品:什么是大般涅槃
第十二章  慈悲誓愿——《地藏经》
  1.释《地藏经》:《地藏经》的经题与翻译
  2.佛门孝经:《地藏经》的主要内容
  3.忉利天宫神通:婆罗门女周游地狱
  4.分身集会:佛陀对地藏菩萨的赞叹
  5.观众生业缘:无间地狱的情况
  6.阎浮众生业感:地藏菩萨的神通
第十三章  琉璃世界——《药师经》
  1. 释《药师经》:《药师经》的经题与翻译
  2.药师法门:《药师经》的主要内容
  3.慈悲誓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

内容摘要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在公元前500多年由古印度的悉达多创立。在中国,佛教已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对中国的哲学、语言、艺术等方面都有着很多影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汉文的佛教经典,经过200多位译师10个世纪的辛勤努力,已经达到了1690余部、
6420余卷,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宝库,还为世界佛教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今天,佛经以其深隽的哲理和宝贵的人生智慧,如同一股清泉,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益。
《一次完全读懂佛经》一书全面介绍了佛教的基础知识,从佛教的创立、传播途径、基本教义、修行目的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说明,并在此基础
上精选了11部佛教经典加以解读,诸如《心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在一些较难理解的部分,本书还进行了详细的图解,以帮助读者理解佛教文化。相信在读了这本书后,你一定会轻松读懂佛教经典,进而获得内心的平静。

精彩内容
根据佛教历史,佛教的创始人是古印度人释迦牟尼,他生活的年代大约是在公元前566~前486年,那时正值中国的春秋时期。为了更好地了解释迦牟
尼,我们有必要对当时印度的情况做一
个简单的介绍。
公元前500多年,是古印度的经济空前发展的时期。由于铁器和新的生产技
术开始普及,古印度的农业高速发展,特别是在恒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的发展格外显著。随着农业的发展,古印度的手工业也发达起来,出现了许多分工细致的专业。尤其是商业往来,不仅商品
交换比较频繁,对外贸易也十分活跃。
商业和手工业的兴盛,促进了城市
的形成和繁荣,国王以城市为中心进行统治,王权日益巩固和扩大,国王被认为是“人中最上者”,具有很大权势,地位也得到空前提高。这时,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与各国王权的上升,争霸战争在各国之间不断发生,人民承担着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乱和国王的残暴统治,或者逃亡到边远山区,或者出家修行。
在这种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思想文化界相应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有一支名叫雅利安人的游牧民族从高加索、中亚一带侵入印度西北部,带来了以吠陀为代表的雅利安文化,后来,随着雅利安人与当地的土著居民的混合同化,雅利安文化也与西北印度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婆罗门教。根据婆罗门教教义,古印度人被分成四个地位不同的种姓,即婆罗门、
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通过四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将社会各等级的社会职责明确规定下来,从而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与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公元前6世纪,由于恒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的急速发展和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古印度的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激烈的变动,这在思想文化领域得到敏感的反响,一股新的思潮一一沙门思潮兴起了,并与婆罗门教合称为两大思潮。沙门思潮的组成比较复杂,观点繁多,归纳起来,可分六大流派,佛教称之为“六师外道”。这六大派别基本观点是:世界的基础是物质,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是偶然的,世界上不存在天堂,也没有来世。就在沙门思潮形成的基础上,佛教产生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佛教的教义本身其实也属于沙门思潮的一支。
在我们简单了解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以后,我们会发现这些情况与中国的春秋时期的情况是如此地相似,在孔子生活的年代,佛教的历史也逐渐展开。
P10-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