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
  • 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
  • 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1.73 7.6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浩容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08697505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0428974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唤回内心的孩子 

楔子:找到你遗失的那块拼图  003  
心态决定一切  011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018  
安慰“看不见的自己 ”  027  
我没有心,但我想要有  034  
唤回内心的孩子  041  
对生活感到麻木怎么办?  048  
对世界诚实,对自己诚实  057 

第二章 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别人比我好?  
2-1 楔子:走出“假性随和”的人生困境  067  
2-2 具体化:如何通过身边的人了解自己  075  
2-3 形象化:什么是“活出自己的样子 ”?  083  
2-4 形式化: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别人比我好?  090  
2-5 规则化:自我认同是生活意义的开始  098  
2-6 细节化:我们是由人生的“每一刻”所构成  105  
2-7 概念化:“我”到底是什么?  112  
2-8 走进自己的生命  119 

第三章.世界真的不公平吗? 

3-1楔子:分手后,我选择去整形 129 
3-2傲慢:你赢了,我们输了 135
3-3嫉妒:当我感觉自己变得丑陋 142 
3-4 愤怒:世界真的不公平吗?对又怎样,不对又怎样 148 
3-5 懒惰:既然出身决定一切,我干吗还要努力 155 
3-6贪欲:我只看得见我没有的,却看不见我有的 161
3-7性:如何安放最原始的激情 168 
3-8写一封遗书 175

第四章从原谅到复原的旅行 
4-1楔子:我渴望被理解、被接纳、被尊重 185 
4-2正面:活出真实的自己……啥意思? 192 
4-3开放:外星人之间的友谊 199 
4-4 倾向:差异之间不一定存在好坏,好坏之间不一定存在差异 206 
4-5 接触:注意口语以外的信号,那里有故事 213 
4-6 放松:诸法皆空,自由自在 219 
4-7和解:从原谅到复原的旅行 225 
4-8 给世界一个机会 231

第五章 是谁,决定了我的快乐与哀愁? 
5-1楔子:人是孤岛,还是列岛? 239
5-2澄清:学会提问 248 
5-3确认: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254 
5-4 发现:开启更多的可能 262 
5-5 评价:相对来说,我喜欢你;总的来说,我讨厌你 269 
5-6 选择:是谁,决定了我的快乐与哀愁? 275 
5-7履行:我们是自身行动的总和 281 
5-8 开启一部家族史 287

第六章.像个孩子去写 
楔子:写一部小说 295 
舞台:像个史学家去写 306 
挑战:像个批评家去写 312 
变化:像个艺术家去写 320 
缺憾:像个哲学家去写 328 
四季:像个孩子去写 335 
死亡:像个老人去写 342 
不为什么而写 353
362后记

内容摘要
每个人都有问题,但我们本身不是问题。
当你的生命中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去寻找答案,很多时候,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真正能够给你理解的,在你的内在,你要往你的内在去挖掘。
心理咨询师高浩容通过48个充满寓意的心理分析案例,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内在,找到自己的心结,开启我们了解、接受、改变自己的旅程。

精彩内容
对生活感到麻木怎么办?
故事小山住在北京,有个上海网友AA,他们约好要在暑假相见。
他们没有看过对方的长相,也没有听过对方的声音,一直靠文字在沟通。
小山白天在7-11打工,晚上在补习学校上课。他是个异常敏感的人,旁边有人吧唧嘴就无法吃饭,一定要静静地一个人吃。
外出时,他的招牌打扮就是戴着帽子和口罩,好像生怕自己的脸被任何人看见。去银行办事,经常引起保安的注意。
他很想见AA,因为AA某些方面跟他很像,喜欢低调,基本过着一个人的生活。
他们固定在午夜两点到三点互发微信,AA是个很守规律的人,最晚到三点半,就会提议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必须关机睡觉。
约定好的日期到了,两人相约在第三地见面,小山飞到了台北,要和AA见面。
那天刚好碰上台风,台北大停电,手机网络和Wi-Fi暂时不通。
约定的时间到了,小山想要跟 AA联系,但他不知道AA在哪里。
奇妙的是,他并不着急。
心理如何才能活得有意义如 1-5提到的,北大徐凯文教授将青年“对人生迷茫,不知道生活意义”的心理状态,称之为“空心病”。
就空心病的内涵来说,并不是新玩意儿。哲学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从消极角度看就是“人为什么空虚”,从积极角度来说则是“如何才能活得有意义”。
比如对苏格拉底来说,生命的意义是做一个有德的人。
对伊壁鸠鲁来说,生命是追求灵魂的平静。
到近代,对人生的迷茫与无意义探讨最多的、比较为人熟知的是存在主义思潮,存在主义思潮中又以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SorenKierkegaard)探讨最多,在《恐惧与战栗》《致死的疾病》等著作中,他和海德格尔、萨特遥相呼应,看见了人心灵上的痛苦,来自发自内心的空虚、寂寞、恐惧、不安等种种对自我存在的不确定。
当我们看自己,我们就像在看一个3D投影的影像,乍看认得清模样,仔细看又觉得好像透明,根本不存在。
庸庸碌碌一生,爱过、恨过、追求过、放弃过,但又有什么能够让我们感觉自己真的活过?
这时,“绝望感”就会产生,成为推动一个人走向黑暗深渊,甚至走上绝路的力量。
忧、畏、空等概念,对佛教文化认知很深的华人并不陌生,所谓“众生皆苦”,而我们正是众生,众生正是我们。
那么该怎么面对焦虑呢?
克尔凯郭尔提出要学会“放下自己”。因为焦虑是人的本性之一,我们想要推开焦虑,同时却又在焦虑中见证了自己的人性,所以,我们不可能离开焦虑。
但放下自己,不是放下一切,而是将自己敞开。
类似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中的概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进而,要想和自己相处,就要放下对“我”的执念,比如什么都要以我为优先,或者讲求我的感受大于任何人的感受,那么就离不开自己内在的焦虑。
敞开,是一种同理心的展现:我很苦,但别人也很苦,那么我们是否愿意互相帮助,和谐共存,化解寂寞、空虚与恐惧不安,成为彼此心灵的伴侣。
然而,有些人忽视了克尔凯郭尔谈到的正面意义,而是从消极面着手,将自己的焦虑与不安丢给另外一个人,让自己逍遥快活。
这并非真正放下自我,反而是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那么当别人都不愿意承担,放弃与这个人的连结,他发现自己被彻底地抛弃时,更容易走入无法回头的绝望之中。
“适应力”——心灵面对创伤的自我保护机制有了前述源于哲学的心理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去看开头的故事,小山和AA两个人之间,虽然有了许多接触,但他们并没有产生真正的连结。
缺乏互相见面的激情与悸动,但这能怪他们吗?
这其实是现代常见的一种现象,生活的压力通过刻意制造焦虑的媒体,让人们提早被绝望感压垮。
既然人生已然绝望,那么还有什么好追求的?
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连结不再被赋予彼此共筑幸福的意义,反而有许多人厌倦与他人之间有所连结,因为可能得到的不是互助,而是对方传染过来的焦虑、不安等负面感受。
然而,我们光是处理自己的负面感受,对未来迷茫等等焦虑感,就已经应接不暇。
当小山到了约定的地点,等待AA出现,实际上他的内心不期不待。
这种孤独的状态,是一种自我防卫,但也是一种逃避。
这种逃避,我们可以回想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经验,比如我们和朋友约在某个咖啡馆见面,刚开始进去觉得人声嘈杂,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几乎可以忽略他人说话的声音。
实际上并不是因为周围的声音变弱了,而是出现了“白噪音”的遮蔽效应。
大脑会自动过滤稳定的声音,所以办公室的空调声、外头的雨声,在某种程度内,即使很大,我们也会不经意地忽略。这时,相对来说音量比较小、比较突兀的声音,却可能对我们产生干扰。
白噪音,是一种人体自我保护机制,否则我们可能无时无刻被各种噪音影响,导致我们无法专注于眼前的事,或保持放松。
人耳的过滤机制,和心理创伤的现象有点类似。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教授范德考克(BesselvanderKolk)在心理创伤的研究中,指出一种创伤的现象叫“发展性创伤障碍”(DevelopmentalTraumaDisorder)。
这个诊断主要针对儿童,这类儿童往往有三项规律的特征:1.持续的行为失调。 2.有注意力和专注力问题。 3.难以与自我或他人相处。
这些孩子普遍有情绪管理的问题,他们经常处于不安的状态,却无法自我安慰,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这些感觉。
这种情况并非某个突发事件的影响,而是长期遭受成人各种心理暴力的结果,这些暴力包括“冷暴力”,好比忽视、遗弃、隔离等等使他们孤独,或减损自我价值感与存在感的虐待。
面对环境中的不友善,他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但实际上心理上的创伤不断在累积,压力不断在升高,就像温水煮青蛙,使人逐渐丧失正常的心智功能。
我们的心灵也有面对创伤的自我保护机制,就是“适应力”。但有时我们很难判断,我们到底在适应,还是处在一种不断在累积伤害的痛苦中。
通过书写,将问题外化为什么要采取书写的方式进行治疗?
道理就在于我们试着以书写这种表达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将内在心灵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各种风吹雨打而造成的伤痕,变成我们更容易用肉眼就能感应的事物。
对此,我们称之为“问题的外化”(externalizingtheproblem)。
举个简单的例子,杨德昌的电影《一一》中,有个小男孩,他的爸爸送了他一台照相机。小男孩带着相机到处拍,有天爸爸想看看他到底拍了什么,就把相机的胶卷洗出来。洗出来一看,发现孩子拍了一堆人的后脑勺,他不明白孩子的用意,问孩子:“为什么要拍别人的后脑勺?”孩子回答:“因为人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所以我拍下来给他们看。”书写的意义,就像用相机拍我们看不到的盲点,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这不单单是一种看,还是一种探索,探索我们生命的脉络。
脉络有很多重意义,就像摄影的相片有彩色、有黑白,那些色块拼凑在一起,形成某个我们无法忘怀的片刻。
有时我们内心不快乐的原因,就藏在那个片刻。那个我们自以为已经遗忘的片刻、我们以为不存在的片刻、我们曾经试图想要知道却忽略的片刻、我们有眼无珠,以至于没发现的片刻,以及我们因为内心的防卫机制,使我们假装忽略的片刻。
书写使这些片刻成为一个可以被拿来讨论的东西。
不然我们可能就会陷入小山的状态,看起来好像总是很快乐,而其实是他将自己的感受遮蔽,对人与人之间的连结没有期望,对生活没有激情,也无所谓生活的意义。这其实是一种深度的绝望,把自己的内心与外在的一切都加以隔离。
进而,书写就像我们愿意面对内心的种种焦虑、不安,“讨论”(言说)我们该怎么应对,通过这种形式卸下生活对我们内心施加的重担。
当一个事物变成“可讨论的”,或许会因此带来一些创伤的经验,但也使我们能够面对问题,具体思考该怎么做。
这个目的不是自我折磨,而是自我疗愈。书写可以为我们戴上心灵的滤镜,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下,我们从模糊到细腻,逐步按照适合我们的脚步,踏上重建破碎心灵的道路。
方法《叙事疗法实践地图》是叙事治疗大师麦克?怀特的经典之作,此书的西班牙文翻译者波兰科(MarcelaPolanco)谈到翻译此书的经验,表示发生了“诗意的共鸣”,她解释道:“生命在词汇当中重新活了起来,活在当下,而不是之前或之后。当我翻译一个故事时,好像我身在其中。故事发生在以前,现在用于述说的时间感一点也不重要。”这里说的诗意,就是经过阅读,将书写里头的白噪音去除,使我们重新感受到曾经发生的一切细节。
这个诗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过滤与还原的过程,是在书写之前必须经历的步骤。我们可以通过下述的练习,熟悉这个过程,以此提高我们书写的能力:1.设定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譬如今天我有意想要处理“关于前任给我的伤痛”,跟他相关的词汇可能是“大学”“青春”“异地”等,把这些主题写下来。
2.按照设定的词汇,找出一个相关主题的电影,可以利用豆瓣、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等方式。 3.正常播放这部电影。 4.写一个简单的心得,记录一下想法和感受。 5.过一段时间,我们重新看这部电影,这次我们把声音关掉。 6.试着写下这次体验和之前观影的经验相比,有什么感受上的差异,是否又刺激我们想起了什么。 7.写一个简单的心得,记录一下想法和感受。 8.过一段时间,我们重新开启这部电影,这次我们不看画面,只听声音。 9.试着写下这次体验和之前观影的经验相比,有什么感受上的差异,是否又刺激我们想起了什么。 10.过一段时间,回想一下最开始要处理的事件,再次记录我们的感受。
金句摘选1.每个人都有问题,但我们本身不是问题。
2.生命就像一场读故事、同时写故事的旅程。故事有高潮起伏,有剧情发展,有苦乐悲喜。在这过程中,我们仿佛陪伴自己重新活过。
3.一个幸福的人,往往是他能理解自己的整体,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4.当我们和痛苦之间不再那么水火不容,或许就是让他们重新进入我们自身、重新内化的时机。
5.有时候,我们太想扮演一个对别人有益的形象,但我们的好意,却因为过分功利的考虑,反而拉远了我们与那个人的距离。
6.治愈自己的机会,往往就在我们对自我内在的种种错过之中。
7.所有的表达,都始于聆听。
8.当世界对我们不诚实,我们去探求真相;当我们对自己不诚实,我们去反求诸己。
9.了解关系最要紧的,就是走进天地之间,亦即你我之间,方能一探究竟。
10.年轻的美好,就在于不怕愚蠢,只怕浪费。
11.我们越是能够把握当下,就越能超脱种种迷恋与负荷,用全部的自我拥抱幸福。
12.当我们过分依赖眼睛,我们就会遗忘其他感官的感受。当我们过分依赖感官的感受,我们就可能遗忘内心的感受。
13.有时当我们以为看见了,其实看见本身就是一种错过。当我们沉浸在关系中,错过本身就是一种看见。
14.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真正进入自己的生命,也没有发挥出自己全部的潜能。在生活中,我们一天接着一天,任凭时光流逝。
15.唯一能点燃热情的方式,就是去做,做到我们忘了周遭的杂音,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看见连自己都没看过的自己。
16.每个人都像是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两者不可分割,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命就是在这些尝试之中,看见自己的伟大与渺小。
17.终究孤独与归属,快乐与痛苦,很大的程度掌握在我们自己的心灵之中。
18.愤怒就像一把利刃,原初用意是保护自身,最后却往往插在自己的心口上。
19.“认同”不是强迫他人同意,而是双方愿意互相理解,即使不理解也能试着包容双方差异的态度。
20.我们越是想要和自己的脆弱本性对抗,我们就越在无形中使自己受苦。
21.在书写与反复阅读的过程中,重新看见了自己,重新学习用合乎现实的方式,合乎真实自我的方式,以婴儿的精神活下去。
22.有人说“青春期就像一场大病”,其实也有道理。
23.痊愈的历程,就像四季变化,就像人从生到死,是生命变化的必然过程。我们并不一定需要下猛药,因为我们本身就有自愈的能力,我们只是需要时间,需要一点引导。
24.然后我们不是变好了,而是发展到了一个当下与自己、与环境最和谐的状态,这个状态也许会变动,但我们能通过掌握的叙事方式,一次又一次从人生的感冒中痊愈。
25.爱自己,不是走向孤独,而是我们懂自己,知道怎样对自己好,那么我们就不会选择和不适合自己的人在一起,而是选择同样爱自己的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