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披着蝶衣的蜜蜂(精)/本色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披着蝶衣的蜜蜂(精)/本色文丛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8.52 5.5折 5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圣华|总主编:柳鸣九

出版社海天

ISBN9787550723993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30261829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色文丛”是海天社精心打造的一套名家散文丛书。名家散文在图书市场上很多,但像“本色文丛”这样成批量、连续成辑推出,且已形成规模的却不多见。“本色文丛”自问世以来,在读者中已形成的阅读影响力。金圣华著的这本《披着蝶衣的蜜蜂》即是该文丛之一,收录散文40多篇,包括《中文与我——相识年少时》《历史长河的那一端》《喜结牡丹缘》《多实街的老榕》等。

作者简介
金圣华,香港崇基学院英文系毕业,美国华盛顿大学硕士,法国巴黎大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讲座教授,中文大学校董,香港翻译学会会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及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编撰著作多本,如《桥畔闲眺》、《傅雷与他的世界》、《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春来第一燕》等;翻译出版多部文学作品,如麦克勒斯的《小酒馆的悲歌》、康拉德的《海隅逐客》以及傅雷英法文书信译等,并为《翻译学报》创刊主编、《外文中译研究与探讨》及《翻译教学研究会论文集》主编。

目录
成长
  中文与我——相识年少时
  涓滴汇清流——回忆北师附小的日子
  当我们同在一起
  从绿衣黑裙到红带蓝裙——追忆培正的岁月
  记早年崇基生活的浓浓诤情
  不解之缘——前半段翻译生涯忆述
  “一期一会”三部曲
  没有秘密的书架
亲情
  历史长河的那一端
  想念你,爸爸!
  一方纸巾
  忆·忘
  老伴颂
  盆与花
  重新出发
  与女儿同游
  他喂鸟,她养虫
友谊
  喜结牡丹缘
  “我才七十九!”
  书香,自两岸飘送
  勤勉不懈“守夜人
  待人以诚,治事以敬
  有缘一线牵——林青霞探访季羡林的缘起与经过
  白金双林会
  未必可忧,安知非美——怀念“散淡的人”杨宪益先生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心目中的傅聪——为傅聪乐坛演奏五十周年纪念志庆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爱美的赤子——怀念永远的乔志高
  记劳公两三事
  “经受折磨,就叫锻炼”——怀念杨绛先生
文艺活动
  泛光溢彩颂乐韵——写在罗铮“看音乐、听绘画”展出之前
  世界四百位作家——谈写作
  从意念到事实——记傅雷纪念音乐会与展览会的筹划经过
  前浪滔滔,后浪滚滚——记“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评审委员的
  邀约过程
  多实街的老榕
著作序言
  《桥畔闲眺》自序
  《打开一扇门》自序
  《一道清流》自序
  《石与影》译序
  《黑娃的故事》译序
  《彩梦世界》译序
  《齐向译道行》自序
  《荣誉的造象》自序
  《友缘,有缘》自序

内容摘要
 《披着蝶衣的蜜蜂》大致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作者金圣华作为翻译的成长忆述。第二、三两部分讲述作者与友人、前辈至亲的情谊情感,涉及多位名家如余光中、白先勇、傅雷、杨宪益、杨绛、乔志高等。第四部分为其在多种文艺活动上的发言。第五部分是作者在六部图书中的序言。看似
平直的描述,却涉笔成趣,有着异域的情调和文化的思考。这本随笔,不仅适合翻译爱好者和翻译工作者,也是译界高手的谆谆告诫,堪称开卷有益的大家之作。

精彩内容
 约莫十岁时,举家从上海迁往台北,不知怎的进了北师附小。那一年,读的是复式班,一个课室里,一半学生读三年级,一半读四年级。上课的第一天,放学时老师说要排“回家路队”,一来人生地不熟,二来害羞胆子小,明明在等二叔来接放学的我,竟然糊里糊涂
跟在队伍里,混混沌沌出了校门,懵懵懂懂向着大路一直往前走。走着走着,同学都散开了,天色渐暗,行人渐疏,根本记不得家在哪里,只隐约记起青田街、永康街的名字,这时候,心中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还以为从此再也回不了,家,见不到父母了。终于,七绕八转,磕磕碰碰,暮色苍茫中摸回家里,一开门,满室迎来的是一张张愁眉深锁的脸,一双双惊惶失措的眼
,全冲着我望过来。祖母、爸爸、妈妈、叔叔都在屋里,当时,他们一定以为这孩子准丢了,看到我踏进门口,大家才如释重负。那晚,是我满十岁生
日的前一夜。
常在想,如果,我那天真的走失了;如果,我被骗子拐去了,我这一生会怎么过呢?今天的我,会做什么,会在哪里呢?幸好,当时的台湾民风淳朴,我迷了路,大概也丢不掉,拐不了,可能会虚惊一场终于寻回,但是人的际遇,在关键时刻,可以向东可以向西,东西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差,其中的因果机缘,实在耐人寻味。如果真的丢了,我还是今天的我吗?我会认识这么多小学的好朋友吗?
上五年级的时候,被分配到甲班,那时的级任老师是陈文彬,一个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人。
如今回想起来,才十几二十岁的大孩子,自己应该还稚气未除吧!可是他当年是那么认真那么热诚,直把教书当作自己神圣的使命。若不是陈老师,我这一辈子不会走上文字创作的路。相信陈老师对其他同学也一定起了不少启蒙的作用。
常听人说,小学的同学一个也记不得,我们这一群却特别不同,当年班上的同学不少,有许多至今仍然是时通音讯的朋友。两年前,五八年那一届北一女校友在台湾开同学会,一行人高高兴兴去了台中一家雅致的温泉旅馆相聚,正为招呼好、安排好而感喜出望外,侍者悄悄说:“当然啦!都是丁
妈妈吩咐的。,’丁妈妈?谁啊?旅馆老板的母亲呀!这才惊觉当年既是小学同学又是中学同窗的小费,如今早已成为德高望重的前辈了。十多年前,香港中文大学来了位访问学者,跟这位来自台北的客人聊起,发现彼此之间有不少共同朋友。“那位大法官呀!非常严肃,我们都在说,他睡觉的时候,不知是否也是打着领带的呢?”这位众人心目中威仪堂堂的大法官,难道竟然是当年在班上不断用弹弓追打女生的刘铁铮蜕变出来的?世上许多事是不可逆料的,谁想到当年曾经怕过数学的任彦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