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还乡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9.25 3.1折 30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和谷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06396424

出版时间2017-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0元

货号10002412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著名作家和谷长篇小说《还乡》《谷雨》由作家出版社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发行。
作品描写渭河之北一个秉承耕读传统的家族,伴随百年间社会风云的变幻,五代人与守望的古槐一起经历了人生与命运的兴衰枯荣。年过花甲者在还乡的情境中,回叙个人的心灵史和过往事物的景观,亦呈现出当下乡土的精神处境。

作者简介
和谷,1952年生,陕西铜川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散文学会第二届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团顾问,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联原副秘书长、副厅级巡视员。著作《和谷文集》6卷等50部,作品获中国作家协会新时期(1976-1988)全国优秀散文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柳青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作品入选北京高考试卷和语文教材及《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翻译为英文、法文。

目录
第一章  西院景象
第二章  小学堂
第三章  先人的故事
第四章  老槐树
第五章  龙种
第六章  老炭窠
第七章  窑神庙
第八章  小将
第九章  亲事
第十章  采石场
第十一章  小镇车站
第十二章  还乡记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失之维护,不知在什么时候便倒塌了。雨水缺时,得牵上骡子去远处驮水,或赶着驴拉着汽油桶做的大水桶车,去十几里外的小镇河里取水。二老爷是制作木桶的半拉子木匠,箍木桶取桐木或楸木材料,把木板锯成瓦片形,然后箍起来。木桶干燥时会漏水,不用时也得泡在水里。二老爷先是自己砸了自己箍桶的手艺,是凹里第一个从小镇上买回洋铁桶的人,接着是人们纷纷效仿,用又光又轻的洋铁桶取代了笨重的木桶。吃饭用的瓷老碗换成搪瓷碗,生铁锅变成铝锅,从看日头在屋檐下的阴影的到看钟表,甚至于把有线广播换成小收音机匣子,这一连串的变故都几乎是二老爷带的头儿。但是,水一直还是老家人的宝贝,洗脸盆通常是靠墙角斜放的,只盛半碗水,一家人把水洗成了泥汤。如果给客人半脸盆水洗脸,那说明你的脸大,非常的有面子。
先人在水窖边趁地势掘了一孔下梯子窑,窑面不大,进了门有几阶下行的台阶,窑内的空间被扩大了。这种形式的窑洞在老家并不多见,在没有土崖的渭河北原上皆是司空见惯的了。
在最初的设计中,先人是把这孔窑当草窑用的,可能用了上百年,到了上个世纪的后几十年,随着加丁添口,它曾经成了祖父和四叔的居处。我小的时候,已经是公社化时代了,生产队仍然把这儿当草窑用,被铡碎了的麦秸堆到了窑顶,是我们小伙伴们玩乐的天堂。草少时,这里是蜘蛛网的世界,孩子们对那些有着苗条细腿的家伙总是避而远之,因为大人们说了,蜘蛛会尿到你身上,你的皮肤就会生出癣来,所
以一见到蜘蛛便不寒而栗。佩服的是蜘蛛造了那么精巧的网,像父辈们耕种的田地一样精耕细作,来收获它们的果实,捕捉蚊虫一类小动物。我们也许是受了它的启示,也许就是天性使然,常常在草窑里蒙了天窗,用扫把捕打在草秸里寻觅食物的麻雀。当然,也
使用最古老的捕捉方式,也就是在院落里撒了谷粒,在上面罩上箩筐,用小木棍顶着,等麻雀飞入箩筐下觅食,则迅速拉动拴在小木棍上的绳子,麻雀就被扣在箩筐下了。但往往是在用手捉住麻雀的一刹那,机灵的猎物不知怎么就脱逃了。运气不好的家伙被我们抓住,就没有活路了。或是喂了狗猫,或是我们自己的饥肠辘辘,和了泥巴,将麻雀包裹在其中,放到灶火里去烧,然后叩开泥团,麻雀的毛都粘在了泥上,香喷喷的麻雀肉就可以下肚了。除“四害”的运动中,孩子们消灭苍蝇蚊子以便领取表扬,总是把老鼠尾巴和死麻雀穿起来,交到小学堂里去。这多少有点像古代战争中说的,把俘虏的头颅或耳朵千里迢迢带给头领作为证据去请功领赏。
P1-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