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城(沈从文集)
  • 边城(沈从文集)
  • 边城(沈从文集)
  • 边城(沈从文集)
  • 边城(沈从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边城(沈从文集)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4.83 5.0折 2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从文

出版社江苏人民

ISBN9787214108463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9.8元

货号2795704

上书时间2023-09-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沈从文集一套十册,精心选编,严谨订正,装帧精美,值得收藏。《边城》是其中一本。
本书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二位”。小说满是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纯粹,以极致表现人性美而广为流传。在洗净尘埃的田园中,连惆怅也有了淡淡的暖人的情味。

目录
市集 

槐化镇 
屠桌边 
夫妇 
如蕤 
绅士的太太 
萧萧 
三三 
边城 

内容摘要
 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优秀文学家之一,沈从文一生
创作了大量经典文学作品。本书辑入了其最具“人性美”的小说代表作共10篇,其中以《边城(沈从文集)》最负盛名,它奠定了沈从文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边城(沈从文集)》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
活状态。故事语言古朴清新,寄托着从文先生关于“美”与“爱”的美学理想,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精彩内容
 静春天日子是长极了的。长长的白日,一个小城中,老年人不向太阳取暖就是打瞌睡,少年人无事做时皆在晒楼或空坪里放风筝。天上白白的日头慢慢地移着,云影慢慢地移着,什么人家的风筝脱线了,各处便都有人仰了头望到天空,小孩子都大声乱嚷,手脚齐动,盼望到这无主风筝,落在自己家中的天井里。
女孩子岳珉年纪约十四岁左右,有一张营养不良的小小白脸,穿着新上身不久、长可齐膝的蓝布袍子,正在后楼屋顶晒台上,望到一个从城里不知谁处飘来的脱线风筝,在头上高空里斜斜地溜过去,眼看到那线脚曳在屋瓦上。隔壁人家晒台上,有一个胖胖的妇人,正在用晾衣竹竿乱捞。身后楼梯有小小声音,一个男小孩子,手脚齐用地爬着楼梯,不一会儿,小小的头颅就在楼口边出现了。小孩子怯怯的,贼一样的,转动两个活泼的眼睛,不即上来,轻轻地喊女孩子。
“小姨,小姨,婆婆睡了,我上来一会儿好不好?”女孩子听到声音,忙回过头去。望到小孩子就轻轻地骂着:“北生,你该打,怎么又上来?等会儿你姆妈就回来了,不怕骂吗?”“玩一会儿。你莫声,婆婆睡了!”小孩重复地说着,神气十分柔和。
女孩子皱着眉吓了他一下,便走过去,把小孩援上晒楼了。
这晒楼原如这小城里所有平常晒楼一样,是用一
些木枋,疏疏地排列到一个木架上,且多数是上了点年纪的。上了晒楼,两人倚在朽烂发霉摇摇欲坠的栏杆旁,数天上的大小风筝。晒楼下面是斜斜的屋顶,屋瓦疏疏落落,有些地方经过几天春雨,都长了绿色霉苔。屋顶接连屋顶,晒楼左右全是别人家的晒楼。
有晒衣服被单的,把竹竿撑得高高的,在微风中飘飘如旗帜。晒楼前面是石头城墙,可以望到城墙上石罅里植根新发芽的葡萄藤。晒楼后面是一道小河,河水又清又软,很温柔地流着。河对面有一个大坪,绿得同一块大毡茵一样,上面还绣得有各样颜色的花朵。
大坪尽头远处,可以看到好些菜园同一个小庙。菜园篱笆旁的桃花,同庵堂里几株桃花,正开得十分热闹。
日头十分温暖,景象极其沉静,两个人一句话不说,望了一会儿天上,又望了一会儿河水。河水不像早晚那么绿,有些地方似乎是蓝色,有些地方又为日光照成一片银色。对岸那块大坪,有几处种得有油菜,菜花黄澄澄的如金子。另外草地上,有从城里染坊中人晒得许多白布,长长地卧着,用大石块压着两端。坪里也有三个人坐在大石头上放风筝,其中一个小孩,吹一个芦管唢呐,吹各样送亲嫁女的调子。另外还有三匹白马、两匹黄马,没有人照料,在那里吃草,从从容容,一面低头吃草一面散步。
小孩北生望到有两匹马跑了,就狂喜地喊着:“小姨,小姨,你看!”小姨望了他一眼,用手指指楼
下,这小孩子懂事,恐怕下面知道,赶忙把自己手掌掩到自己的嘴唇,望望小姨,摇了一摇那颗小小的头颅,意思像在说:“莫说,莫说。”两个人望到马,望到青草,望到一切,小孩子快乐得如痴,女孩子似乎想到很远的一些别的东西。
他们是逃难来的,这地方并不是家乡,也不是所
要到的地方。母亲、大嫂、姐姐、姐姐的儿子北生、
小丫头翠云一群人中,就只五岁大的北生是男子。糊糊涂涂坐了十四天小小篷船,船到了这里以后,应当换轮船了,一打听各处,才知道××城还在被围,过上海或过南京的船车全已不能开行。
到此地以后,证明了从上面听来的消息不确实。
既然不能通过,回去也不是很容易的,因此照妈妈的主张,就找寻了这样一间屋子权且居住下来,打发随来的兵士过宜昌,去信给北京同上海,等候各方面的回信。在此住下后,妈妈同嫂嫂只盼望宜昌有人来,姐姐只盼望北京的信,女孩岳珉便想到上海一切。她只希望上海先有信来,因此才好读书。若过宜昌同爸爸住,爸爸是一个军部的军事代表,哥哥也是个军官,不如过上海同教书的二哥同住。可是××一个月了还打不下。谁敢说定,什么时候才能通行?几个人住此已经有四十天了,每天总是要小丫头翠云做伴,跑到城门口那家本地报馆门前去看报,看了报后又赶回来,将一切报上消息,告给母亲同姐姐。几人就从这些消息上,找出可安慰的理由来,或者互相谈到晚上各人所做的好梦,从各样梦里,卜取一切不可期待的佳兆。母亲原是一个多病的人,到此一月来各处还无回信,路费剩下来的已有限得很,身体原来就很坏,加之路上又十分辛苦,自然就更坏了。女孩岳珉常常就想道:“再有半个月不行,我就进党务学校去也好吧。”那时党务学校,十四岁的女孩子的确是很多的。一个上校的女儿有什么不合式?一进去不必花一个钱,六个月毕业后,派到各处去服务,还有五十块钱的月薪。这些事情,自然也是这个女孩子,从报纸上看来,保留到心里的。
正想到党务学校的章程,同自己未来的运数,小孩北生耳朵很聪锐,因恐怕外婆醒后知道了自己私自上楼的事,又说会掉到水沟里折断小手,已听到了楼
下外婆咳嗽,就牵小姨的衣角,轻声地说:“小姨,你让我下去,大婆醒了!”原来这小孩子一个人爬上楼梯以后,下楼时就不知道怎么办了的。
女孩岳珉把小孩子送下楼以后,看到小丫头翠云正在天井洗衣,也就蹲到盆边去搓了两下,觉得没什
么趣味,就说:“翠云,我为你楼上去晒衣吧。”拿了些扭干了水的湿衣,又上了晒楼。一会儿,把衣就晾好了。
……P9-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