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中记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关中记忆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6.32 5.5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力|绘画:郝成院

出版社陕西人民

ISBN9787224118261

出版时间2016-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539132

上书时间2023-09-07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古代关中有“天府之国”,周秦汉唐俱建都于此,文化遗存得天独厚,风土民情自然独具特色。张力著郝成院绘的《关中记忆》作者以散文笔法描述关中渐行渐远的村落记忆与风土人情,并穿插图画,以期还原关中风貌与非物质文化遗存。该书颇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自然拥有可读性。

作者简介
郝成院,1967年生,陕西省兴平市人,法律硕士,陕西书画院咸阳分院画家。曾在国企、政府任职,现任武功县人民法院院长。
张力,1958年生,陕西省乾县人。1983年从西北政法学院毕业后,一直在铜川市法院系统工作,先后任基层法院副院长、院长,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目录
爷爷去世了
妈妈的纺车
园子爷
园子婆
爷爷的大老碗
二伯的心愿
爷爷的大房梦
父亲
碾坊
猪儿肥了
油灯
娃娃亲
牛车·马车·架子车
二姨的婚事
舅家
捉蚂蚱
甜甜的记忆
玩泥巴
柳笛声声
滚铁环
她抓垃我弹球
打包子
桑叶·桑葚·我
故乡的月
撵兔
打猴儿
上学了
童年的冬天
看电影
风筝的联想
夏天的记忆
到远方去
自卑的枷锁
一场垒球的代价
白球鞋
草庵子
赤脚医生
武力崇拜
红小兵
胆怯
耧柴火
放学后
拾粪
拾麦
割麦
编草帽
打胡基
上地了
纳底子
春耕
自留地
缴粮
翻红苕
钢丝面
清汤面
豆腐脑担担
爆米花
老家的锅盔
乾州挂面
玉米搅团
记忆中的社火
挑灯笼
邻居
土匪四爷
弦板腔皮影戏
秦腔自乐班
门前
拜年
大年三十
丢方
燎花花
听房
老井
端午节
我们是山西大槐树下来的
抢菜刀磨剪子
家乡的集会
叫街
歇凉
修补的日子
换粮
涝池
吃派饭
学步
自行车
顶神
关中火炕
卖丝线的来了
棉花的情结
大槐树下
惯娃
涝池旁有棵皂荚树
儿的心在石头上
叫花子马十三
饲养室
一头沉
爷眼倒过了
张瑞之死
附录
后记

内容摘要
 总有一些时光,要在过去很多年后,才发现它已深深刻印在记忆之中。张力著郝成院绘的《关中记忆》中土生土长的陕西关中作家张力、郝成院先生用最
真实的笔触和寥寥几笔的简笔画,把自己孩提时代的农村经理形象逼真地表达出来,如捉蚂蚱、滚铁环、
玩泥巴、割麦子等等。

精彩内容
 张瑞家是个书香人家。他祖父是清末秀才,在我们那一带很有名,属于地方绅士,县长都到过他家。
他父亲在西安读过书,年轻时也激进过,听说还到延安去过,结果叫家里人连拉带拽回来了,娶了媳妇也
就安然了,在我们那一带教书,人称“大先生”。二哥弟兄三个,老三读了些书在外边工作,他和大哥在家种地。关中有很多这样的耕读之家。
二哥也念过两天书,但因为他还是爱务弄庄稼,不喜欢关在那像蚂蚱笼子似的学校里咿咿呀呀读书,识了几个字,《三字经》、《千字文》会读了,就没再念。他是个劳动的料,个子不高,但很敦实,四肢发达,碾场碌碡他能翻几个过儿。碾场扬场,耕地摇耧,不管是场里活还是地里活,没有他不会的。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家的铁锨,亮得能照人。
二哥女儿叫盘乐,因为她舅家在盘州村,就起了这么个名字。二哥和二嫂对我好,把我当孩子看,有好吃也能混一口。实际上,我就是孩子,只不过班辈高,但我在盘乐面前装得跟大人一样,不叫小叔不开
口。二哥家日子过得虽然平淡,但也舒心快乐。
张瑞人勤快本分,对谁都好,加之有点文化,就让他当记工员。二嫂嫌他老实,不让他干这给大家记工分的活,晚上既费油,又不加工分,弄不好还得罪人。可是大家还赞同他干,队长也没有找下人替他,就没辞掉。二嫂说他就没真心辞。其实二嫂知道他这人,不要看他胳膊腿多粗多有劲,其实最胆小怕事了。
没听二嫂的,果然事来了。“四清”运动刚开始就把他黏上了,说他给干部记工分记得不对,干得少记得多。这事刚说清,有人又说给队长老婆记多了,接着就是找证人,谈话对证。这一场下来,就脱了层
皮,你想一晚一晚睡不着,人哪能撑得住,那么壮实的人,最后都失了形。好不容易脱了干系,又传来三弟上吊自杀的消息,人彻底倒了。三弟是邻县一个供销社的会计,说是账本上出了问题,说不清,又胆小,一时想不开,就上吊了,落了个畏罪自杀的名声。
“四清”运动深人进行,县上派干部亲自进行,手段也比前边更硬了。这次不说“工分”的事了,而是说他家“成分”定得有问题,这个事一提就把二哥吓软了。在那个阶级斗争的社会,一个人的成分高低,决定了这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甚至生死。
没经过的人,是不能真正理解的,不但影响你个人,连你孙子都带灾,孩子上学、娶媳妇都麻烦。
二哥家解放前有几十亩地,父亲教书种不了,所
以大部分就租出去了,剩下几亩地由村里孤儿狗剩种。狗剩是二哥远方叔叔,狗剩父母死时把狗剩托付给二哥父亲大先生了。狗剩吃在他家,住在他家,和他家人一样,而且说好等将来狗剩大了给娶亲,一切花用由大先生承担。但没等给狗剩娶媳妇就解放了,有人说大先生是骗狗剩的,应当按雇长工认定。这样就不是“小土地利出租”成分,成“地主”了,至少应定个“富农”。
人哪能受得了这样反复折磨,二哥彻底垮了。记得死的那天,村里广播叫他到大队部去,不长时间就从大队部出来回家了,路上趾见人也不招呼。回去一
会,二嫂就疯了似的抢天呼地地喊人,说二哥跳井了。等人来打捞上来,人早就不行了。渭北塬上水井深,一般人掉下去,摔都摔死了,摔不死也淹死了。跳井的人,在我们那儿很少有救活的。
两个儿子相继非正常死亡,把号称世事已经洞明的大先生击倒了,一病不起。第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红卫兵在他家搜出了许多老书,说是“封
、资、修”的东西,我抢了一套书,爷爷说是好东西,没让我叠包子玩。现在还在我书架上放着,是一套锦章图书局印行的《四书补注》。
P271-27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