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成长论:企业成长与资本经营
  • 资本成长论:企业成长与资本经营
  • 资本成长论:企业成长与资本经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资本成长论:企业成长与资本经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1.75 7.6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乔 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562623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31165522

上书时间2023-09-04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曾乔
 和君资本合伙人、君为资本创始合伙人、君为科技董事长,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和君总裁班、清华总裁班讲师。
 从业超10年,专注于成长性企业的长期市值成长,包括战略规划、资本顶层设计、资本运作实操等,辅导客户超过150家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与新兴科技企业。君为资本多次被评为“新三板佳中介服务机构”。
 著有《只有董秘才知道的新三板运作》,并有多篇点击量超100万的自媒体文章。
 自2019年起,推出“曾老师的资本观察”“曾老师的战略思维课”等系列知识付费课程,致力于高管人才的核心经营能力培养,课程用户覆盖12万人,以其独特的商业洞见受到用户的广泛赞誉。



目录
目 录
导 读 资本成长逻辑下的创业2.0时代 / 1
第 一篇 企业的成长性与资本化 / 15
第 1章 成长性是资本化的前提 / 17
案例 共享单车的资本战 / 21
第 2章 成长性与资本化的盘旋关系解读 / 27
市值冲破万亿美元,亚马逊征服华尔街 / 29
三大阶段,沉淀万亿美元市值 / 36
亚马逊的资本成长带来的4点启示 / 41
第3章 企业成长的3个关键性经验指标 / 45
指标一 3年收入规模实现10倍增长 / 47
指标二 5年净利润突破1亿元 / 53
II
资本成长论 企业成长与资本经营
指标三 中期百亿元市值潜力空间 / 57
案例 小仙炖的10倍成长赛道 / 58
第4章 企业关于成长性的思考 / 61
突破成长性瓶颈,企业成长的深度思考颠覆 / 61
成长性的本质,是打破线性发展路径的束缚 / 65
成长性思考的底层思维模型 / 66
第5章 关于资本力量的再思考 / 71
资本市场为企业解决的7个关键问题 / 72
案例 小米:其实是一家产业投资公司 / 76
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成长启示 / 83
案例 特斯拉:2000亿美元市值背后的资本逻辑 / 84
FAAMG与纳斯达克成长催生的美国科技产业 / 90
成熟资本市场带来的6点启示 / 96
III
目 录
第二篇 资本成长的机理与规律 / 101
第6章 资本经营的3个模型及其影响 / 103
模型一 市值成长模型(市值成长曲线) / 103
模型二 资本现金流循环模型 / 105
案例 全球产融标杆:3G资本 / 111
模型三 估值要素模型 / 115
第7章 资本经营两大战略命题解读 / 127
资本经营的两大战略命题 / 128
案例 天齐锂业:资本经营的顺势与逆势 / 129
关于两大战略命题的解读 / 134
案例 一家老牌公司的战略成长逆袭 / 134
案例 成长性与资本化实践中的企业样本 / 143
IV
资本成长论 企业成长与资本经营
第8章 高市值公司的共性规律 / 151
规律一 寻找品质优秀的生意,找到“长长的坡,
厚厚的雪” / 151
案例 农夫山泉:比茅台的净资产收益率更高的矿泉水
“搬运工” / 156
规律二 成长性不但“天花板”要高,还要速度快 / 159
案例 SHEIN:女装快时尚的数字化 / 163
规律三 能够以新的方法论重新定义产业效率 / 166
案例 基于LED显示屏行业的产业创新实践 / 168
规律四 以“组织泛化”实现组织能力的弹性供给与
有效整合 / 173
案例 骑手才是美团的超级用户 / 176
V
目 录
规律五 强势的资本操盘人才与极强的操盘能力 / 179
案例 滴滴出行背后的“造雨人” / 179
规律六 思维与格局:企业家“底层经营假设系统” / 182
第三篇 国内资本市场的问题与展望 / 191
第9章 当前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两大问题 / 193
问题一 资本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反作用 / 194
问题二 投资机构的盈利模式过于单薄 / 198
VI
资本成长论 企业成长与资本经营
第 10章 大浪当前,当前国内资本市场的分化与统一 / 205
中国资本市场已进入大分化时代 / 206
系统思考当前资本市场的深层次问题 / 207
分化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 209
第 11章 注册制下的国内资本市场趋势展望 / 223
趋势一 中国上市公司的“淘汰赛”即将开始 / 224
趋势二 监管逻辑全面升级 / 228
趋势三 科技资本时代来临 / 232
趋势四 又一轮公司“证券化”浪潮 / 236
趋势五 资本合伙人的黄金时代已然到来 / 239
VII
目 录
第 12章 长期展望,注册制未来已来 / 243
注册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逻辑推演 / 244
注册制对一级市场产生的深远影响 / 248
注册制对经营方法论的改变 / 252
资本中介机构或将被动分层 / 254
投资者生态将因注册制发生颠覆性变化 / 255
后 记 / 257

内容摘要
如何让企业在赚钱的同时变得“值钱”?
如何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突破成长瓶颈?
如何系统建立对资本经营的正道正念?
和君资本合伙人、君为资本创始合伙人曾乔,结合自身超10年资本和战略咨询经历,系统梳理所辅导的近150家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与新型科技企业,总结凝练企业成长与资本经营的新格局、新认知、新逻辑、新战略。
《资本成长论:企业成长与资本经营》拆解了亚马逊、特斯拉、3G资本、滴滴出行、小米、农夫山泉等10多个案例,就企业的成长性与资本化关系、资本成长的机理与规律、国内资本市场现状及展望展开了论述,总结提出了企业成长性3大关键性经验指标、资本经营的3个模型、大市值公司的6大共性规律等,并重点对注册制下国内资本市场5大趋势展望等进行了总结思考。
《资本成长论:企业成长与资本经营》有助于新一代企业经营者重塑资本经营格局观,升级内在经营认识系统,学会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企业成长,提升每一家成长性企业的定价权。让企业不只是赚钱,更能发挥资本价值,成为“改变世界的伟大公司”。

主编推荐
1.和君资本合伙人、君为资本创始合伙人曾乔诚意之作!超10年资本和战略咨询一线研判与洞见,系统建立对资本经营的正道正念。 
2. 和君集团董事长、和君商学院院长王明夫作序推荐,称“希望在资本市场上踏浪前行的企业家一读”。
3.东方港湾投资董事长但斌、艾比森董事长丁彦辉、传智教育董事长黎活明、汉威科技董事长任红军、荃银高科总经理张琴联袂推荐。
4.拆解亚马逊、特斯拉、3G资本、滴滴出行、小米、农夫山泉等10余家公司成长轨迹及资本运营底层逻辑,案例生动,内容翔实,提升每一家成长性企业的定价权,让企业不只是赚钱,更变得值钱,成为“改变世界的伟大公司”。
5.以生动案例呈现企业成长性与资本化的盘旋关系,提出企业成长3个关键性经验指标、资本经营的3个模型,总结高市值公司6大规律,助力新一代企业经营者重塑资本经营格局观,提高投资能力,学会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企业经营能力升级及成长变革。
6.在中国资本市场迅猛发展和A股注册制逐步落地的背景下,系统诠释企业资本经营的方法论,给企业开展资本经营指明方向,提供具体落地路径。
7.匠心装帧设计,适用于企业内训、亲友共读、个人藏阅等。大气、精美双封设计;封面烫金、压纹工艺;内文80g纯质胶版纸,细腻光滑、阅读友好。

精彩内容
 第1章成长性是资本化的前提如果要说我在过去10多年战略与资本的咨询经历中,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什么,那应该就是很多企业家朋友问的:“我们的公司适合上市吗?我们的公司能上市吗?我们的公司应该上市吗?我们的公司能融资吗?公司应该如何估值?”这些问题看似只是一
些有关投行与资本市场的专业问题,但其背后蕴含的是一整套企业运行成长的底层逻辑。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回到问题背后的逻辑问题:企业发展与资本市
场到底是什么关系?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尤其应该明确投资机构如
何通过对企业进行投资定价完成自身的盈利。这套底层逻辑决定了资本市场到底如何看待企业的价值

按一般的逻辑,投资就是投资企业的未来。在企业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投资机构通过股权或债权等方式参与其中,这就是资本市场最主流的投资方式——成长性投资。
成长性投资的底层逻辑其实也是价值投资,但其与传统的价值投资又有不同之处。一般意义上所
指的传统的价值投资,是围绕企业未来可预测的现金流进行折现来推算企业的当前价值。比如买某公司的股票是价值投资,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其盈利空间。但这种传统
的价值投资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理论缺陷,比如投资亚马逊公司是不是价值投资呢?从其财报来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亚马逊虽然销售额一度超过千亿美元,但其常年处于亏损状态。
那么,没有利润就等于没有价值吗?这两件事情显然不能画等号。所以成长性投资的本质,是基于企业未来价值的成长性的折现,而不仅仅是基于当前现金流的折现。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极
简模型说明这个逻辑。
假设我们要进行一项投资,有A、B两家公司作为投资备选,其基本面都不错,两者当年的净利润规模都是1000万元。但A公司未来4年的净利润表现是2000万元、4000万元、8000万元、1亿元,而B公司未来4年的净利润表现是1000万元、1100万元、1200万元、1300万元.如果只面对以上投资条件,作为投资人,该投资哪家公司好像显而易见
,大多数人会选择A公司。
但是,如果再补充一
个投资条件:A公司的估值是2亿元(即投资当年净利润的20倍),B公司的估值是1亿元(即投资当年净利润的10倍)。作为投资人,你会选择哪家公司?此时,你就要考虑这背后反映的问题,即哪家公司看起来更“便宜”,哪家公司更具备投资价值

显然,净利润处于持
续增长状态的公司和净利润不增长的公司,两者的价格评估逻辑并不相同。
其中的差异就来自未来净
利润的成长性折现。这里有一个指标可以理性判断成长性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即PEG。
P17-1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