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绽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绽放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2.92 4.8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和谷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9528145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1591611

上书时间2023-09-04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曲

 

01

 

呼吸,一呼为阳,一吸为阴。犹如天地间一个酣畅的深呼吸,昨夜一场秋雨,把渭城洗涤得一派澄明。

 

古丝绸路上,唐朝王维笔下那一番渭城朝雨浥轻尘的诗意,何以见得?

 

眼下,渭河碧湖升腾起银绡般的气体,织成丝绸似的薄雾,朝宽阔的两岸缓缓弥漫开来。一瞬间,雾气渐渐消散,几缕飞梭一样的晨光似乎自带铜质的音响,在纺织姑娘一张张年轻美丽的脸上闪耀。

 

朝阳在绽放光芒,纺织姑娘在绽放青春的鲜花,这是多么美的令人心动的情景!

 

小鸟啼叫着,与几片金黄的落叶一起在枝头翩翩飞舞,似乎在问候,像那首历久弥新而脍炙人口的《纺织姑娘》歌里唱的:

 

她那伶俐头脑,

 

思想多深远?

 

你在幻想什么,

 

美丽的姑娘?

 

 

 

02

 

21世纪纺织姑娘们脚下的土地,曾经是两千多年前秦帝国的都城咸阳。

 

那时,也是一个崭新的早晨,有同样芳龄的女子们结伴而行,漫游于城郊的清风中。她们吟唱着“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苎;是刈是濩,为为绤”(《诗经》)的民谣,绽放生命的诗意。 

 

衣食住行,衣在第一位,乃人类生存之必需。纺织业,则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界相处的磨合中,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建立的功绩。 

 

不妨穿越到史前时代,五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用骨针引线,缝制兽皮衣服以抵御寒冷。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用葛纤维织出葛布衣裳,利用蚕丝做成丝织品。到了新石器时代,用毛纤维制成毛布和毛毯遮体御寒。商周时期,已广泛应用苎麻纺织,并已有菱纹及回纹丝织物的提花技术。

 

纺织,是一种服务于人类穿着的手工行业。纺纱织布,制作衣服,遮丑饰美,御寒避风,防虫护体,大约是纺织起源发展的重要因素。“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易经》),先民从“而衣皮苇”(《白虎通义》)到“妇织而衣”(《商君书》),是与人类穿着文化的发展规律相吻合的。

 

在广西、云南、新疆等边缘地带已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时,逐鹿中原的文明族群还只将棉花作为观赏植物,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棉花是由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的。南路的印度亚洲棉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秦汉时期传入福建、广东、四川等地,或由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北路是尼罗河流域非洲棉经西亚传入西域,宋元之际传播到黄河之渭水流域,也就是咸阳一带。

 

“棉”字是从《宋书》中开始出现的。之前,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汉字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强制施行的。棉花传入陕西的历史不算长,至今约有700年的历史。

 

许道夫编的《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资料》中,提及陕西种植棉花的详情。那位给西逃的慈禧捐出十万两银子的陕西女首富周莹,就是依靠棉花这柔软却坚韧的纤维,演绎了一个流传至今的商业传奇。

 

今天的纺织姑娘们,依稀记得母亲祖母曾祖母的纺车,耳边会有吱吱扭扭的如同蜜蜂飞翔的声音。

 

纺车,大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长沙出土的一块战国时代的麻布,其经线密度每厘米28根,纬线密度每厘米24根,比现在每厘米经纬各24根的细棉布还要紧密。这样细的麻纱,用纺锤是纺不出来的,只有纺车才纺得出来。  

 

银雀山汉墓出土的一块帛画上,画有一名妇女操纵手摇纺车的形象。她是最早的纺织姑娘吗?

 

那么,黄道婆呢?应该是有真名实姓的纺织姑娘。

 

黄道婆的名字,在中国纺织史册中赫然醒目。她生活在南宋至元代,在崖州黎人那里学到了纺织手艺,织出的黎锦筒裙图案艳丽典雅,有鸡花纹、马尾纹、青蛙纹等200多种,可谓机杼精工,百卉千华,至今流传而历久弥新。她发明的脚踏三锭纺纱车和踞织腰机织布机,比欧洲早400年。

 

今天的纺织姑娘们记忆中的织布机,随着曾祖母辈三寸金莲小脚的消逝,已退出历史舞台,从农家屋舍移到农耕民俗博物馆。同样被淘汰的手摇纺车,随着曾祖母或祖母或母亲的去世,已经成为农耕文明的遗物被束之高阁,或当柴禾烧了,化为泥土。为祖辈们遮风雨御严寒的粗布,已经被花样翻新的纺织品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而作为一种绵密的乡愁则永不褪色。

 

中国自古是丝棉纺织大国,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长久以来未形成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在全球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迅速被他国反超。清末的洋务运动,在张之洞等一批近代实业家推动下,真正具有现代化意义的纺织工业开始萌芽。经过百余年的跌宕起伏,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纺织业书写了一部迂回前行的复兴史。

 

乘着工业技术革命和市场需求扩容的强劲东风,现代中国纺织行业实现了行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持续快速增长。当今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以及出口国,地位难以撼动。

 

眼下的一代纺织姑娘们所在的咸阳新兴纺织园区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西北国棉一厂是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建造的第一家大型纺织企业,与共和国一起走过了艰难而辉煌的历程。

 

咸阳以大秦帝国都城享誉天下,遍布汉唐皇陵“冢疙瘩”,尤以女皇武则天乾陵举世闻名。新中国建立以来,咸阳成为久负盛名的纺织城,先后有数万名纺织工人,工业产值超过陕西省纺织行业的三分之一。

 

惊回首,物是人非,令人慨叹不已。



 
 
 
 

商品简介

本书以赵梦桃小组历任组长的成长经历为经,以西北国棉一厂乃至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变迁为纬,剖析一位位普通女工接力成长为劳模的优良传统和传承基因,讴歌党领导人民矢志奋斗、接续奋斗的历史特征和伟大创造,弘扬梦桃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和鼓舞时代新人不负韶华、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建功新时代、书写新篇章。



作者简介
和谷,1952年生,陕西铜川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散文学会第二届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团顾问,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联原副秘书长、副厅级巡视员。著作《和谷文集》6卷等50部,作品获中国作家协会新时期(1976-1988)全国优秀散文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柳青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作品入选北京高考试卷和语文教材及《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翻译为英文、法文。

目录
序曲
第一章  梦桃
第二章  桂贤
第三章  西京
第四章  福兰
第五章  广玲
第六章  亚莉
第七章  玉梅
第八章  育玲
第九章  保风
第十章  惠芝
第十一章  小萍
第十二章  晓荣
第十三章  何菲
尾声

内容摘要

序曲

01

呼吸,一呼为阳,一吸为阴。犹如天地间一个酣畅的深呼吸,昨夜一场秋雨,把渭城洗涤得一派澄明。

古丝绸路上,唐朝王维笔下那一番渭城朝雨浥轻尘的诗意,何以见得?

眼下,渭河碧湖升腾起银绡般的气体,织成丝绸似的薄雾,朝宽阔的两岸缓缓弥漫开来。一瞬间,雾气渐渐消散,几缕飞梭一样的晨光似乎自带铜质的音响,在纺织姑娘一张张年轻美丽的脸上闪耀。

朝阳在绽放光芒,纺织姑娘在绽放青春的鲜花,这是多么美的令人心动的情景!

小鸟啼叫着,与几片金黄的落叶一起在枝头翩翩飞舞,似乎在问候,像那首历久弥新而脍炙人口的《纺织姑娘》歌里唱的:

她那伶俐头脑,

思想多深远?

你在幻想什么,

美丽的姑娘?

02

21世纪纺织姑娘们脚下的土地,曾经是两千多年前秦帝国的都城咸阳。

那时,也是一个崭新的早晨,有同样芳龄的女子们结伴而行,漫游于城郊的清风中。她们吟唱着“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苎;是刈是濩,为为绤”(《诗经》)的民谣,绽放生命的诗意。

衣食住行,衣在第一位,乃人类生存之必需。纺织业,则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界相处的磨合中,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建立的功绩。

不妨穿越到史前时代,五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用骨针引线,缝制兽皮衣服以抵御寒冷。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用葛纤维织出葛布衣裳,利用蚕丝做成丝织品。到了新石器时代,用毛纤维制成毛布和毛毯遮体御寒。商周时期,已广泛应用苎麻纺织,并已有菱纹及回纹丝织物的提花技术。

纺织,是一种服务于人类穿着的手工行业。纺纱织布,制作衣服,遮丑饰美,御寒避风,防虫护体,大约是纺织起源发展的重要因素。“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易经》),先民从“而衣皮苇”(《白虎通义》)到“妇织而衣”(《商君书》),是与人类穿着文化的发展规律相吻合的。

在广西、云南、新疆等边缘地带已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时,逐鹿中原的文明族群还只将棉花作为观赏植物,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棉花是由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的。南路的印度亚洲棉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秦汉时期传入福建、广东、四川等地,或由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北路是尼罗河流域非洲棉经西亚传入西域,宋元之际传播到黄河之渭水流域,也就是咸阳一带。

“棉”字是从《宋书》中开始出现的。之前,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汉字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强制施行的。棉花传入陕西的历史不算长,至今约有700年的历史。

许道夫编的《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资料》中,提及陕西种植棉花的详情。那位给西逃的慈禧捐出十万两银子的陕西女首富周莹,就是依靠棉花这柔软却坚韧的纤维,演绎了一个流传至今的商业传奇。

今天的纺织姑娘们,依稀记得母亲祖母曾祖母的纺车,耳边会有吱吱扭扭的如同蜜蜂飞翔的声音。

纺车,大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长沙出土的一块战国时代的麻布,其经线密度每厘米28根,纬线密度每厘米24根,比现在每厘米经纬各24根的细棉布还要紧密。这样细的麻纱,用纺锤是纺不出来的,只有纺车才纺得出来。

银雀山汉墓出土的一块帛画上,画有一名妇女操纵手摇纺车的形象。她是最早的纺织姑娘吗?

那么,黄道婆呢?应该是有真名实姓的纺织姑娘。

黄道婆的名字,在中国纺织史册中赫然醒目。她生活在南宋至元代,在崖州黎人那里学到了纺织手艺,织出的黎锦筒裙图案艳丽典雅,有鸡花纹、马尾纹、青蛙纹等200多种,可谓机杼精工,百卉千华,至今流传而历久弥新。她发明的脚踏三锭纺纱车和踞织腰机织布机,比欧洲早400年。

今天的纺织姑娘们记忆中的织布机,随着曾祖母辈三寸金莲小脚的消逝,已退出历史舞台,从农家屋舍移到农耕民俗博物馆。同样被淘汰的手摇纺车,随着曾祖母或祖母或母亲的去世,已经成为农耕文明的遗物被束之高阁,或当柴禾烧了,化为泥土。为祖辈们遮风雨御严寒的粗布,已经被花样翻新的纺织品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而作为一种绵密的乡愁则永不褪色。

中国自古是丝棉纺织大国,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长久以来未形成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在全球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迅速被他国反超。清末的洋务运动,在张之洞等一批近代实业家推动下,真正具有现代化意义的纺织工业开始萌芽。经过百余年的跌宕起伏,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纺织业书写了一部迂回前行的复兴史。

乘着工业技术革命和市场需求扩容的强劲东风,现代中国纺织行业实现了行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持续快速增长。当今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以及出口国,地位难以撼动。

眼下的一代纺织姑娘们所在的咸阳新兴纺织园区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西北国棉一厂是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建造的第一家大型纺织企业,与共和国一起走过了艰难而辉煌的历程。

咸阳以大秦帝国都城享誉天下,遍布汉唐皇陵“冢疙瘩”,尤以女皇武则天乾陵举世闻名。新中国建立以来,咸阳成为久负盛名的纺织城,先后有数万名纺织工人,工业产值超过陕西省纺织行业的三分之一。

惊回首,物是人非,令人慨叹不已。

03

1952年,14岁的赵梦桃从河南逃难来到陕西,翻身得解放,成为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乙班的一名纺织姑娘。

1963年4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以党的八大代表、著名全国劳动模范赵梦桃的名字命名,在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乙班成立赵梦桃小组。

半个多世纪以来,梦桃小组先后40多次荣获全国及省部级荣誉,琳琅满目,不胜枚举。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最美青春的绽放,随着飞驰的年轮和季节的更替,一直不曾停歇,不曾褪色。

这一群纺织姑娘,相继涌现出赵梦桃、吴桂贤、王西京、翟福兰、王广玲、张亚莉、韩玉梅、刘育玲、徐宝凤、周惠芝、刘小萍、王晓荣、何菲等十几位全国及省部级劳动模范,梦桃小组成为全国纺织行业乃至工业领域的一面旗帜。

20世纪80年代有首歌曲《金梭与银梭》:太阳太阳像一把金梭,月亮月亮像一把银梭,交给你也交给我,看谁织出最美的生活。金梭和银梭日夜在穿梭,时光如流水督促你和我,年轻人别消磨,珍惜今天好日月。金梭和银梭匆匆眼前过,光阴快似箭提醒你和我,年轻人快发奋,黄金时光莫错过。

一代纺织姑娘们的美好心声,仍在传唱不息。

日月如梭。自命名以来,梦桃小组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改革开放以至新时代,历经企业改制破产重组到搬迁入园过程,于迷茫中觉醒,在激昂中思考,阵痛之后毅然前行。一代又一代纺织姑娘们,坚定理想信念,传承梦桃精神,以集体智慧的凝聚力建功立业,以精湛的操作技术和创造性的劳动取胜,绐终保持着全国屈指可数的先进小组的光荣与梦想。

现代纺织业已进入全球化浪潮的新世纪,伴随国际市场的起伏,中国纺织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纺织姑娘们身居其中,感同身受,只有坦然面对。

从曾经赫赫有名的西北国棉一厂,到脱颖而出的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到咸阳新兴纺织集团,意味着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化茧成蝶,抑或是脱胎换骨?但其标志性的梦桃精神的基因,在每一个纺织人的血液里流淌,在织机的日夜喧响中萦绕,在七彩斑驳的红尘中闪烁。

历史的车轮滚滚,碾碎了多少时光。眼前飞转的风轮,是那一代代青春不老的风,吹动了千万个织机的轮子,化为绕指柔般的韵律,牵引着银纱的河流,永不疲倦,流淌在人们的心上。



精彩内容
 01呼吸,一呼为阳,一吸为阴。犹如天地间一个酣畅的深呼吸,昨夜一场秋雨,把渭城洗涤得一派澄明。
古丝绸路上,唐朝王维笔下那一番渭城朝雨浥轻尘的诗意,何以见得?
眼下,渭河碧湖升腾起银绡般的气体,织成丝绸似
的薄雾,朝宽阔的两岸缓缓弥漫开来。一瞬间,雾气渐渐消散,几缕飞梭一样的晨光似乎自带铜质的音响,在纺织姑娘一张张年轻美丽的脸上闪耀。
朝阳在绽放光芒,纺织姑娘在绽放青春的鲜花,这是多么美的令人心动的情景!
小鸟啼叫着,与几片金黄的落叶一起在枝头翩翩飞舞,似乎在问候,像那首历久弥新而脍炙人口的《纺织姑娘》歌里唱的:她那伶俐头脑,思想多深远?
你在幻想什么,美丽的姑娘?
0221世纪纺织姑娘们脚下的土地,曾经是两千多年前秦帝国的都城咸阳。
那时,也是一个崭新的早晨,有同样芳龄的女子们结伴而行,漫游于城郊的清风中。她们吟唱着“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苎;是刈是濩,为为络”(《诗经》)的民谣,绽放生命的诗意。
衣食住行,衣在第一位,乃人类生存之必需。纺织业,则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界相处的磨合中,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建立的功绩。
不妨穿越到史前时代,五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用骨针引线,缝制兽皮衣服以抵御寒冷。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