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心太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开心太极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5.02 7.1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涛//吴笑天//董梦妤|责编:宫共

出版社东方

ISBN9787520715508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30895312

上书时间2023-09-04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序  丁一
自序  张涛  吴笑天  董梦妤
引言
上编  太极的历史和内涵
  第一节  太极的产生
  第二节  太极的演变和发展
  第三节  太极的应用及价值
中编  太极图的源流和衍变
  第一节  河图洛书
  第二节  周敦颐太极图
  第三节  阴阳鱼太极图
下编  开心太极球的生成和释解
  第一节  开心太极球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开心太极球的道与器
  第三节  开心太极球的释解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太极及太极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悠久深邃、
广植人心。本书通过史料分析,阐述了太极的内涵与历史,论述了太极图的产生及演变,解读了太极文化中的一些存疑。同时,本书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开心太极的文化理念和现实意义,概述了开心太极球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盼望读者在品味太极文化真谛之际,能够更好地开
悟心性,开启心智,乐享生
活。

精彩内容
 说到太极,人们或许会想到太极拳,或许会想到独特的太极旗,或许会想到中医药学中的阴阳调和,又或许会想到儒道佛文化中蕴含的太极思想。但这些只是太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太极的内涵和外延是极其深邃与广博的。
第一节 太极的产生
太极是以阴阳为核心的一种哲学理念。“阴阳和合”的思想是中华文明中最古老
的基因,在日复一日的昼夜交替、日月变换中,远古先民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不断加深着对阴阳的体悟和理解。
通过分析留存至今的大量彩陶图像,比如仰韶文化出土的人面鱼纹和鸟啄鱼图案,以及马家窑文化的陶器纹饰,可以清楚地看到,阴阳思想早在中华文明的初始阶段就已成熟,甚至出现了已知最早的阴阳鱼太极图。
可以说,阴阳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基元,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太极是与中华文明相伴而生的最古老基因,并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代表性组成部分和历久弥新的重要底色。①见诸文字记载的“太极”要迟至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关于“太极”二字最早出现于何处,学术界历来有两种不同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出现于《庄子。内篇.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①译文:“道”是真实而又确凿可信的,然而它又是无为和无形的;“道”可以感知却不可以口授,可以领悟却不可以面见;“道”自身就是本、就是根,还未出现天地的远古时代,“道”就已经存在;它引出鬼帝,产生天地;它在太极之上却并不算高,它在六极之下也不算深,它先于天地存在还不算久,它长于上古还不算老。
第二种较为普遍的说法则认为最初见于《周易·系辞上传》: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①译文:所以周易中有太极,生成两仪,两仪生成四象,四象生成八卦,八卦推断吉凶,吉凶成就大业。
众所周知,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对于《庄子》的成书年代,学术界较为普遍地认同传统的观点:内七篇是庄子自撰,外、杂篇是其弟子以及后学所述。可见,《庄子》中的“太极”应该是出现在战国中期。关于《周易》的成书,自汉代开始就出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伏羲画八卦、周文王父子作六十四卦卦爻辞、孔子作“十
翼”即《易传》。但自从宋代欧阳修开始怀疑《易传》的作者后,关于《易传》的成书年代便始终争议不断。
随着1973年湖南长沙西汉马王堆现存《易经》最早版本和《系辞传》的出土,当代的学者开始普遍认同:《易传》并非孔子手订,也不是一时一地一人所作,而是成于多人之手,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增删订补,最终在战国中后期定型,是历经百家争鸣、全国统一后,儒道互补、以儒为主、综合百家、
超越百家的产物。①那两者究竟孰先孰后?又是否存在某种逻辑关联呢?
对于两者出现的先后问题,陈鼓应先生以具体在先、抽象在后的思维发展规律为依据,推断《庄子》中所
见“太极”更为先。②近年来,王汐朋在陈鼓应先生的基础上进一步论析了两者意涵的侧重和关联,指出“‘太极’在《庄子》中只是‘字面’的初见,并不具有哲学内涵,真正作为‘哲学概念’的‘太极’当首见于《系辞》”③。据上述《庄子·大宗师》的引文,“道”在太极之上不为高,在六极之下不为低,“太极”与“六极”相对应,显然侧重于形容空间区域范围。
而在《周易·系辞上传》中,太极则成为世界本原,是天地未分的统一体,由太极
生出阴阳两仪,这是中国哲学思想对世界认识的两个重要步骤。可见,此处的太极
更偏重于哲学层面。
事实上,关于《庄子》与《易传》孰先孰后的问题,我们还需要谨慎对待。客观来看,结合宋代欧阳修以来的相关考辨,我们确实难以直接将《易传》的著作权归于孔子。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易传》中蕴含的丰富哲理,确实与孔子和儒家倡导的价值理念有诸多契合或相通之处,甚至不排除存在直接辑自孔子语录者。因此,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太极”最早见于《易传》。
总之,作为中华文明的基元、中华文化的源头,太极在中华文明的初始阶段就已成熟,不过要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周易·系辞上传》才出现文字记载,并具有了丰富的哲学内涵。
P7-1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