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第1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承(第1季)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8.77 6.0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中国中央电视台

出版社江西美术

ISBN9787548052203

出版时间2017-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313442

上书时间2023-09-03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  道 师法自然的技艺
  表里如一,合拢虔心——少林功夫
  道艺结合,以艺修禅——优人神鼓
  不用钉铆,管用千年——木拱廊桥
  竹上人学蚕——高杆船技
  经验的记录盘——万安罗盘
第2章  金 人间的力量与明气
  古老而特别的生存方式——飞镍捕鱼
  古法锻制,君子之风——龙泉宝剑
  化干戈为利器——金门菜刀
  走街串巷,不老“跑铁——章丘铁匠习俗
  信服勇者,与神灵沟通的特权——苗族绝技上刀梯
第3章  木 万物生命之本
  寄托永生长寿——徒手攀岩悬棺绝技
  木头、马尾、草原、乐声——马头琴
  鼓声如惊雷,一动传千里——台湾响仁和鼓
  敬树为神,与树同生——岜沙苗寨成人礼
  片丹心刻汗青——留青竹刻
第4章  水 民族的文化品格
  遇大浪,走浪尖——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日晒夜露,生态交融——先市酱油
  纯净而神圣的洗溶——瑶浴
  历经沧桑,苦涩回甜——王泽邦凉茶
  靠天吃水——西北水窖
第5章  火 文明与智慧的象征
  用纯净的火繁衍生息——钻木取火
  碧绿似猜翠的土碱——碱子
  千年不断的客火——景德镇瓷窑
  仰望夜空,祈福赏灯——台湾平溪天灯
  一灯一世界——青海佛灯
第6章  土 生存资源的馈赠
  祭拜祖先的盘王仪式——瑶族黄泥鼓舞
  进村不见房,遍地是坑道——地坑式洞
  原始森林寻“国宝——长白山野山参
  釉作画,滋彩流光——台湾宝石釉陶画
  纯净无我的匠心旅程——热贡泥塑
第7章  和 和谐共处的准则
  南海航行路线的“秘笈”——《南海航道更路径》
  自然和声——侗族大歌
  包容共生,现代都市里的瑰丽风景——海派旗袍
  天人相合,草原上神奇的歌声——呼麦
  自然的馈赠——压榨取油
  拳理相合,拳从心发——台湾咏春拳
品读有感
  讲好传承人故事的当代意义
  时光流逝,诗意留存
  好的纪录片,要舒服又震撼

内容摘要
 中国中央电视台编的《传承(第1季)》是中央电视台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的同名图书,这是一
部反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传承力量的纪录片。图书精选纪录片中海峡两岸近40位民间传承人的精彩技艺和人生故事,包括凉茶、
钻木取火、呼麦、少林功夫等非遗项目,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文化延伸,深入挖掘,以一个个真切动人的故事。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峡两岸的传承,也展示了两岸人民的同宗同源、文化血脉紧密相连。
传承的根本动力在于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智慧超群、才华在身、技艺高超,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黄土地上灿烂的文明集萃般地表现在他们身上,并靠他们代代相传。有的一传数百年,有的衍续上千年。这些文化传承人的人生追求
、思想境界和生活情趣,集中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采,弘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

精彩内容
 汉沽,位于天津东郊,瀕临渤海湾,古名“小盐河”,如今是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占天时地利、物华天宝之优,自古享盐鱼之利,除熬盐晒盐外,还以海洋捕捞为生,因此产生了天津海洋文化的典型艺术形态——“汉沽飞镲”。
镲是一种金属响器,声音洪亮,传播很远。根据资料记载,汉沽飞镲产生于清朝光绪初年。汉沽一带的渔民为了扩大捕携能力,常常搭伴组船出海,他们在茫茫大海中遇见鱼群时,各船纷纷敲镲击鼓,鱼虾听到热闹的声响便围拢过来,渔民就能轻松捕获更多。发现这个集体协作的秘密之后,汉沽渔民家家船上备有飞镲,渔民们把敲镲击鼓作为渔情通报、撒网收网及渔船进港后告知家人的信号,把这种方法叫飞镲捕鱼,也称之为“打喜”。
民国年间,汉沽高家堡村村民经常遭到海抢子(海匪)的抢掠,进入冬月休船季节后,村民请来形意拳术大师唐维禄传授形意拳武艺,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形意拳文化的融人为汉沽飞镲注人了新的文化活力,随后,从1934年开始,他们开始把镲、铙、钹、鼓相融汇为一体。这其中有一次独特的机缘,汉沽高家堡村村民高振岚、高振先、高振轩、高振奎四兄弟到遵化景忠山朝圣碧霞元君娘娘,见庙中老方丈到碧霞宫前祭祀时挥舞铜钹,做击打翻飞多种动作,四人随即拜师学艺。回村后,他们将“打喜”搬上陆地,开始应用于宗教仪式或庆典活动,并与汉沽地区家喻户晓的形意拳武术动作相融合,在不断实践中衍编成了独具海洋特色的“汉沽飞镲”。
汉沽飞镲历经100多年的历史,如今已遍及汉沽辖区大街小巷和田间地头,早已超出沿海渔村的范围,但仍保留着沿海渔村的风采。特别是汉沽地区的长芦盐场、杨家泊镇、河西街、蔡家堡等群众自发的飞镲队,在继承传统表演技艺的基础上,将大鼓、大铙有机结合,边演奏边耍镲,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原本并不复杂的打击乐器,在这里已经发展为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武术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传统民俗艺术。2006年,汉沽飞镲成为天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人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赵满宗,今年66岁,是汉沽有名的船把头,打了一辈子鱼的他另外一个身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沽飞镲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在茫茫海上,汉沽渔民仍沿用飞镲这种古老而特别的方式捕鱼,表现出渔民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勇敢无畏的气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海的深情。
时值2月,渤海的休渔期结束了。天津汉沽的渔民们进人新一年的工作季节。凌晨4点,赵满宗准备出发,他必须赶在潮水涨起来之前到达码头。
“走吧,哥几个,上船了,上船了。”赵满宗招呼着一起出海的渔民兄弟。每次出海打鱼,赵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