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的第一步
  • 人类的第一步
  • 人类的第一步
  • 人类的第一步
  • 人类的第一步
  • 人类的第一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类的第一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1.36 6.0折 69 全新

库存1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杰里米·德席尔瓦|责编:吴丹|译者:胡小锐//钟毅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48093

出版时间2022-1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31586888

上书时间2023-09-03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一个直立行走如何塑造人类的故事 _ III
引言 我们为什么会走路? _ 001
第一篇 无毛的两足动物:直立行走的起源 005
第1 章 有信念地向前倒:人类的怪异行走方式 _ 007
第2 章 两足动物的黄金时代:从蜥蜴、主龙、鳄鱼到霸王龙 _ 023
第3 章 人类是如何站起来的?关于直立行走的N个假设 _ 039
第4 章 露西的祖先:类人猿和人类之间缺失的一环 _ 057
第5 章 地猿阿迪,迈步向前:从古人类学“曼哈顿计划”到多瑙韦斯猿 _ 079
第二篇 南方古猿时代:直立行走,化身成人 101
第6 章 莱托里脚印:直立行走如何影响科技、语言、觅食和育儿? _ 103
第7 章 走一英里的方法有很多:南方古猿源泉种的特殊膝盖结构 _ 129
第8 章 古人类的迁移:从非洲走向欧亚大陆 _ 151
第9 章 向中土世界迁徙:穿上鞋,去往世界各个角落 _ 167
第三篇 生命之旅:直立行走的昂贵代价 183
第10 章 人生第一步:婴儿如何学会直立行走? _ 185
第11 章 直立行走的她:艰难的分娩与两性行走能力差异 _ 203
第12 章 一眼认出你:步态识别和同步行走 _ 223
第13 章 每天一万步?肌细胞因子和久坐不动的代价 _ 233
第14 章 边散步边思考:达尔文和乔布斯是对的吗? _ 245
第15 章 直立行走之痛:我们脆弱的腰椎、膝盖和脚踝 _ 259
结语 有同理心的类人猿 _ 279
致谢 _ 295
参考文献 _ 301

内容摘要
你学到的人类进化示意图可能是错的!人类从来都不是从黑猩猩进化而来的,也很可能从来没有弓着身子在地上行走过。
人类是哺乳动物中仅有的只靠两足直立行走的物种。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直立着探索这个世界?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 这本书聚焦人类用双足直立行走的独特能力,探讨它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以及如何塑造了现代人类。
直立行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有信念、有控制地向前倒。这是一个无比勇敢的选择。它不仅仅是一次解剖结构方面的大变革,更涉及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多方面身心适应,我们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比如:速度变缓,分娩困难,腰椎、膝盖和脚踝变得脆弱。可是,两足行走为人类学会使用石器和火、大脑容量剧增及其他特征铺平了道路,更是促成了人类的社会性、同理心,深远地影响着科技、语言、觅食和育儿方式的发展。
灵巧的手、无毛的身体、硕大的大脑……勇敢选择直立行走,让我们成为人类。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当下的生活:每天一万步,是噱头还是铁律?边散步边思考是天才们的成功秘诀吗?怎样用散步来对抗时间的侵蚀,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直立行走定义了人类,也将继续塑造我们。

精彩内容
一个直立行走如何塑造人类的故事当我在佛蒙特州诺维奇市的家中写这本书时,社交媒体上正在流传一项对比人们当前职业与他们6岁、10岁、14岁、16岁和18岁时的职业梦想的调查。我的调查结果是:6岁:科学家10岁:红袜队中外野手14岁:凯尔特人队组织后卫16岁:兽医18岁:天文学家现在:古人类学家□■古人类学(paleoanthropology)研究的当然是古人类。这是一门科学,它提出了一些人类之前不敢想的关于人类和世界的最重要、最大胆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能生存下来?我们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是怎么来的?但我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踏入这个领域。在2000年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有这门科学。
那一年,我在波士顿科学博物馆从事科教工作,时薪是11美元。同一年,小布什当选为下一任美国总统,红袜队连续第82次冲击世界冠军未果。我在博物馆的合作伙伴是一位优秀的科教人员,她的笑声是我听过的最动听、最有感染力的。4年后,她接受了我的求婚。
但是在2000年下半年,我心里想的不是爱情,而是博物馆大厅里的一个严重失误。恐龙展览馆里展出了360万年前古人类在坦桑尼亚莱托里留下的脚印的玻璃纤维复制品,它的旁边是实际尺寸的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rex)。
就像把恐龙、长毛象(真猛犸象)和史前穴居人放到一起做成史前动物玩具套装一样,把这些脚印放在年龄比它们大20倍的恐龙化石旁边,可能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古人类和恐龙共存的误解。我觉得必须做点儿什么。
于是,我找到了我的上司,也就是杰出的科教工作者露西·科什纳,提出应该把古人类脚印模型放进新近重建的人类生物学展馆中。她同意了我的提议,但要求我先去博物馆的图书馆,尽可能多地了解莱托里脚印和人类进化的相关知识。我如饥似渴地阅读这方面的书,很快我就着迷了。用他们的话说,我染上了古人类病毒——“古人类”(hominin)就是指已经灭绝的人类近亲和祖先。无巧不成书,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人们发现了人类谱系中最古老的成员——神秘的类猿祖先,包括地猿属、原人属和沙赫人属。
2002年7月,我和劳拉·麦克拉奇博士(当时是波士顿大学的古人类学家)一起站在博物馆的展示台上,和一群着迷的公众讨论在非洲乍得新发现的7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一位真正的古人类学家谈论到那时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这让我异常激动。
对我来说,古人类化石不仅是人类进化史的物证,还承载了逝去生命个体的异乎寻常的故事。例如,莱托里脚印是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的一生的快照,属于直立行走、会呼吸、会思考的生命。我想了解科学家是如何从这些古老的骨头中挖掘信息的,我想讲述关于我们祖先的有真凭实据的故事,我想成为一名古人类学家。在博物馆舞台上与劳拉·麦克拉奇合作后一年多,我进入了她的古人类实验室(当时在波士顿大学,但随后不久就搬到了密歇根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
现在,我在新罕布什尔州丛林中的达特茅斯学院人类学系任教,经常远赴非洲从事研究。近20年来,我一直在南非的洞穴和乌干达、肯尼亚古老的不毛之地寻找化石,在坦桑尼亚莱托里的古老火山灰中寻找数百万年前直立行走的人类祖先留下的更多足迹,跟在野生黑猩猩身后探索它们在丛林中的栖息地。我还前往非洲的博物馆,仔细研究已经灭绝的人类近亲和祖先的足部化石。我想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
我想了解我们硕大的大脑、复杂的文化和先进的技术;我想了解我们为什么要说话;我想了解为什么养育一个孩子需要全村人一起努力,是否一直如此;我想了解为什么分娩如此困难,有时甚至危及女性的生命;我想了解人类的本性为什么时而善良、时而暴力;但最重要的是,我想了解为什么人类用两条腿而不是四条腿走路。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想了解的许多事情都是相互关联的,而归根结底都与我们不寻常的行走方式有关。两足行走是通向人类许多独特特征的大门,是人类的标志。要理解这些联系,就需要在问题的驱策下,在立足证据的基础上看待自然界,这是我从6岁起就开始接受的方法——科学。
这是一个关于直立行走如何使我们成为人类的故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