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美/小书虫读经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谈美/小书虫读经典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8.16 6.1折 2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光潜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06396905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9.8元

货号30094975

上书时间2023-09-03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开场话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八  “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十  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摹仿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致谢
附录  近代实验美学

内容摘要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以书信体形式写的美学入门书,被视为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备的经典之作。作者以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从“要求人生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的理念出发,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的生活。

精彩内容
 我刚才说,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
“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
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
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
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
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抓,被它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意义。事物本来都是很混乱的,人为便利实用起见,才像被火烧过的小孩子根据经验把四围事物分类立名,说天天吃的东西叫作“饭”,天天穿的东西叫作“衣”,某种人是朋友,某种人是仇敌,于是事物才有所谓“意义”。意义大半都起于实用。在许多人看,衣除了是穿的,饭除了是吃的,女人除了是生小孩的一类意义之外,便寻不出其他意义。所谓“知觉”,就是感官接触某种人或物时心里明了他的意义。明了他的意义起初都只是明了他的实用。
明了实用之后,才可以对他起反应动作,或是爱他,或是恶他,或是求他,或是拒他。木商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