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礼仪/礼仪金说
  • 公务礼仪/礼仪金说
  • 公务礼仪/礼仪金说
  • 公务礼仪/礼仪金说
  • 公务礼仪/礼仪金说
  • 公务礼仪/礼仪金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公务礼仪/礼仪金说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8.76 6.6折 5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正昆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13753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30464480

上书时间2023-09-03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金正昆,浙江东阳人,1959年出生。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外交学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西北大学、西南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兼职教授。目前主要从事外交学、礼仪学、传播学与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已在相关领域出版专著与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开设应用礼仪课程,多年来一直积极致力于向全社会推广、普及礼仪规范。

目录
绪论  礼仪就在你身边
第1篇  遵守公德
第2篇  称呼他人
第3篇  使用名片
第4篇  交谈之道
第5篇  登门拜访
第6篇  接待来宾
第7篇  书信往来
第8篇  电子信函
第9篇  签名赠言
第10篇  应对媒体
第11篇  娱乐休闲
第12篇  享用酒水
第13篇  自助用餐
第14篇  外宾接待
第15篇  出国旅行
后记

内容摘要
孔子说过:“礼者,敬人也。”在人际交际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此即礼者敬人。本书由知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根据多年礼仪经验与研究精心撰写,为公众解答日常公务中可能遇到的礼节方面的问题,包括如何称呼他人、如何使用名片、如何接待外宾、如何应对媒体等章节,介绍的知识要点较为全面,其内容主要特点是兼具权威性、规范性、知识性、时效性与技巧性,可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公司职员使用。

主编推荐
1.知名度:作为礼仪泰斗、中国2008年奥运会礼仪顾问、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礼仪大使、CCTV—10《百家讲坛》礼仪专栏撰稿人,金正昆教授在央视、央广电台等全国几十家知名媒体礼仪节目中担任主讲嘉宾,多部礼仪著作成为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内容优:根据三十多年礼仪教学与实践经验所打造、由金正昆教授创作的“礼仪金说”系列读本在图书市场一直受到读者喜爱,成为众多企业员工培训指定读本。3.针对性:每本图书根据大众需要,围绕一个主题讲解礼仪,针对性强,实战实例丰富。

精彩内容
\"一天,有位同志对我说:“我也想叫你教授,但是我不知道你评上没有。”我笑了,我告诉对方:“你不太懂得游戏规则。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你对别人尊重,你跟别人打交道,假如你没有使用必要的尊称,就会失敬于对方。”我们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逢年过节,家里会来客人。过春节的时候,过元旦的时候,有时候家里来的客人彼此之间是不认识的。作为主人,你要有基本的礼貌,你要为客人进行相互介绍。根据现代礼仪的游戏规则,谁是介绍人呢?女主人。我到你家串门去,我碰到老王、老李,我不认识他们。比如,我是你的朋友,你是男士,丈夫,那么你老婆的朋友也来了,我们彼此之间不认识,谁是介绍人?女主人。要介绍一下这是“人民大学金教授”,那是“化工学院王老师”,替我们彼此作一个介绍。你若不介绍,有时候就会失礼。
有一天,我到一个地方去,大家彼此之间就说起孩子来了。关心下一代,家长之天性也。一位女同志跟我年龄差不多,四五十岁,她说:“我的孩子要报考大学了,不知道报什么专业好?”旁边有一位同志知道我在学校工作,就把话题往我这儿引,问她家里是男孩还是女孩。
答:“是女孩。”这个同志就说:“女孩还是报师范好,现在当大学老师,又体面,又有稳定的收入,而且将来还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有寒暑假,这对女人比较好。”那位女同志马上说:“我们家孩子才不想当老师呢!当教授有什么意思,‘教授教授,越教越瘦’。”她当时还说了一些其他比较难听的话。
过了一会儿,她问我:“你在什么地方高就?”我说:“我就是越教越瘦的那种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家的女主人忘了作介绍了,其实她要先跟我们彼此说说话,介绍一下张三和李四,那就不至于失礼了。因此,礼和仪在现实生活里往往不可或缺。
实际上,你善待自己也好,善待别人也好;你尊重自己也好,尊重别人也好,都既要有礼,又要有仪,礼就是尊重,仪就是表达。也就是说,既要坚持尊重为本,又要掌握必要的表达方式。没有礼,是没有仪的!
比如,我给各位出一个小问题,大家可以扪心自问,倘若遇到这个问题怎么办:打电话时谁先挂?我们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和别人通电话,你也别管是座机还是手机,请问打电话时谁先挂?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礼和仪的问题。我遇到的同志经常犯以下两个常识性的错误:第一个常识性错误是谁先打谁先挂,即误认为主叫方应当先挂断电话。
第二个常识性错误是什么呢?等着对方挂!这个说法根本没有操作性。你想想:我人民大学规定打电话对方挂,你清华大学也规定打电话对方挂,人大和清华两家通话时将出现何种状态?两边都不挂,死扛,大说其废话。那么,到底应该谁先挂呢?
交际礼仪有其游戏规则:地位高者先挂。
我在单位里上班,不管我的上司是男士还是女士,是年龄大还是年龄小,是我的学生还是我的同事,在职业道德中,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所以游戏规则是:上司先挂电话。我是一名北京市教委的工作人员,我和国家通话,我不用考虑教育部的那个人是部长还是科员,因为他代表上级机关,所以上级机关的人先挂。现在我们国家和政府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那么群众给我们的公务员打电话,不讨论,群众先挂。现在在商务交往中讲客户是上帝,不讨论,服务行业及其企事业单位和客户通话时,客户先挂。我经常跟别人开玩笑说:“金老师我怕老婆,一般和老婆打电话都是老婆先挂,否则怎么能够证明她是我家老大。”地位高者先挂!我讲授礼仪时喜欢强调:你要尊重别人,你就得以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否则你说什么叫尊重,没有形式就没有其内容。
如果要让我来具体地解释礼仪,我喜欢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讲。
第一个角度,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艺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达,人们的交际圈扩大,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使我们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我们交际圈子扩大以后,拿自己跟自己村里人打交道的游戏规则去对付外人,可能就没有用。比如,国家人事部颁布的《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第八条最后一句话是四个字——讲普通话。为什么要求公务员讲普通话?因为普通话是国家法律规定所要推广的,讲普通话有助于全国人民之间的有效沟通。你讲方言土语,有人会听不懂。
我上大学的时候,七八个同学住一间宿舍。开学头一天,七个人准时报到,第八个同学是从四川来的,来晚了。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夜班车、早班车。好不容易我们睡着了,大概凌晨两三点,这位四川兄弟进来了。他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宿舍,进门,开灯,灯不亮,学校怕我们淘气,拉闸了。他自己就嘟囔,讲的是四川话:“老子床在哪里?老子床在哪里?”他乱摸,把我们摸醒了,还当我们老子,我们当然很不高兴,我们在黑暗中窥视他,不吭气。他后来急了:“龟儿子,你们说话呀!”结果“龟儿子”们就联合起来把“老子”给打了一顿。我们那时挺淘,也不是真打他,反正挺不高兴,就骂骂咧咧地给了他几下。很久之后才知道他有点冤,因为四川话里什么“老子”、“龟儿子”,跟北京话里哥们儿、兄弟姐妹什么的差不多,并没有什么装你长辈的意思,也没有把你当晚辈贬低或讽刺的意思。
这实际上就是没有有效沟通的结果。现代人交际圈大了,有时候不讲交往艺术就会自找麻烦。
再来问你一个问题:倘若你们想向金教授要张名片,怎样索取比较方便?
有一天,我在一个地方散步,一个同志过来说:“金教授好,你有片子吗?”他倒挺直奔主题的。但说实话,他是不是有点糙?现代人要讲教养。不讲教养的人,在交际中往往会四处碰壁。
金教授喜欢讲一句话: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细节决定成败。
人与人之间打交道,有的时候细节之处如果不注意,往往就会自找麻烦。
一天,我到一所大学去,有位领导跟我说:一名博士生被推荐到一个国家机关去面试,他考试成绩优秀当然没得说,公务员考试也通过了。去面试时,最后一圈了,那个机关的领导要见他,他却晚到十分钟。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晚到十分钟,于是那个机关就不要他了。
这里面存在着一个个人修养的问题。教养其实体现于每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具体细节之中。细节展示素质,细节决定成败。如果不注意细节,有时真的很麻烦。
回过头来再说,在人际交往中,索取名片省事的办法是有的。一般来讲,以下四个办法比较常用。
第一个办法,是交易法。它的具体方法,就是先把自己的名片递给对方。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来而不往非礼也。想要索取金教授的名片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先把自己的名片递给金教授。不管金教授愿意不愿意,我得回你一张,我不至于告诉你“收到”。我在舞会上碰到一个女生,我是一个男生,我想认识她,我总不至于傻兮兮地上去问:“同学,你叫什么名字?”“这位女士,你怎么称呼?”你这样问太笨!你要聪明的话,你那时可以先作自我介绍。比如,坐飞机我们俩坐一块儿了,“这位女士,认识您很高兴,我是人民大学的老师,我叫金正昆。”我先自我介绍一下,你就得回应我一下。你不会只说“嗯”。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基本的游戏规则。
第二个办法,是明示法。明示法,就是明着说明自己的本意:“金教授,认识您很高兴,能换一下名片吗?”在一些场合,此种直截了当的表达方法,往往也行之有效。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