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味道(亲吻味蕾里的乡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味道(亲吻味蕾里的乡愁)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0.84 5.5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维生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ISBN9787512679993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31004512

上书时间2023-09-03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高维生,吉林人,满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记者。近年来致力于田野考查、民间口述史写作。

目录
第一辑  珍馐
  阿玛尊肉
  黄河里的鱼
  食材蕴含的历史
  味蕾的冒险
  鱼锅片片
  入口齿馨长留津
  一勺虾酱百样吃
  博山豆腐箱
  一锅人间烟火味
  西施舌蛤蜊
  清蒸松花湖白鱼
  跃然嘴间
  一坛二坛三四坛
  清炖开凌梭
  老家味道醋沏小鱼
  认识海星
  鲅鱼水饺
第二辑  淡饭
  荷塘月色
  阿巴呼查达
  黄土塬的苹果
  甘甜的醉枣
  盘中生精神
  辣椒焖子
  土谷精气凝
  老字号吴裕泰
  坚果之王
  九孔白莲藕
  记忆中的烀苞米
  野菜麦地瓶
  婺州碧乳
  北园的萝卜
  山珍猴头
  芋火谈禅数夜更
  闲话瓜子
  野家伙柳蒿芽
第三辑  百味
  百姓情怀
  碧油煎出嫩黄深
  浆果五味子
  糯米打糕
  利津水煎包
  老北京槽子糕
  紫藤挂云木
  桦树汁液
  醇香格瓦斯
  黑色土豆饺子
  特色小吃
  京都茯苓饼
  爆米花香
  马迭尔冰棍
  希勒布达小米
  草包包子
  有传说的酒
  香酥油旋
  母亲的馄饨
  褡裢火烧
  俗称一窝丝
  冬瓜烫面包
  千丝芝麻酥糖
  邢家锅子饼
  周村烧饼
  一碗百年甜沫
  喝咸黏粥
  街头吆喝声
  山水煎饼
  味道独特
  杂面大饼子

内容摘要
本书为一部关于美食田野调查的新人文美食作品。
美食,是人们与生活的长情告白,亦为与故乡的亲密接触。
美食有记忆,通过其形象、创制和味道,从中提取历史的踪迹。对食物的品尝,唤起沉寂的记忆。从品到感受的过程,不仅是身体的享受,它亦提出问题,对食物进入深刻分析的追寻。

主编推荐
★ 美食田野调查 + 新人文美食★ 以南北美食为载体,寻访美食故乡的亲身经历、记忆中的故事与食味美食有记忆,通过其形象、创制和味道,从中提取历史的踪迹★ 与汪曾祺、梁实秋、老舍等文学家、美食家一同品味美食文化★ 用“福尔摩斯的嘴巴”,去探寻老味道★ 美食里蕴藏着家乡故事美妙的人生况味蕴藏其中味蕾与心灵,同觉芬芳★ 美食的色彩、气味与形状,唤起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回忆★ 美食,为我们勾稽出通达乡愁的路径★ 醇香格瓦斯,京东茯苓饼,马迭尔冰棍,荷塘月色,碧油煎出嫩黄深……不仅有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而且有浓郁的美食情结。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老味道总能被记忆与传递★ 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美食便是人们与生活长情表白亦为与故乡的很亲密接触★ 内附美食寻访日记 + 精美书签 + 精美手绘★ 中国作协副主席、有名作家张炜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有名作家、评论家祝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林语堂研究学会顾问、有名作家王兆胜倾情推荐★ 新人文美食书系老味道:亲吻味蕾里的乡愁南咸北甜:人间至味是清欢粗茶淡饭:梅子金黄杏子肥南食记:长沙味道

精彩内容
 食物与方言的味蕾蒋蓝我生在川西南,自幼吃荸荠,一分钱可以买两个。
但川人从没有这么文绉绉的称呼,分别叫它蒲嘘儿、蒲荠、马蹄、“茨菰”、“慈姑”、地栗、地梨,我到二十岁
之前就以为它就叫“茨菰”,如今九。后、oo后的口语里又与国际接轨,叫“江南人参”等。这是不是水果里名称最多的东西暂且不论,但由此可见一个小小荸荠对于地缘的穿越式辐射力,名物确立在方言中,它表情忠厚吞云吐雾,一颗白心,多种准备。有意思的是,一直生
长在北地的作家高维生,一
来川渝就发现了奇怪的荸荠,大吃特吃,写出一篇美文《地下雪梨》。
高维生对此来一番名物小考:“荸荠,古称‘凫茨’,有诸多的叫法。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冬、春两季上市。荸荠在地下匍匐茎,呈扁圆球形,肉质为白色,脆嫩多汁。熟后呈深栗壳色,恰同栗子,不仅形状、性味、成分和功能相似,泥里结果,又有‘地栗’的名称。”“荸”这个字来源于《尔雅》中的“凫喜食之”,不但是“凫”字的变音,在四川也
暗示蜀地“鱼凫’’之凫鸟的地望。《切韵》指出:“凫、
荸同一字母,音相近也。”这样一来,“凫”就变成了“荸”。
高维生笔一拐,回到了文学,谈到了徘徊在他舌尖的荸荠,谈到了南方的荸荠在北方人的味蕾间旁逸斜出:汪曾祺笔下的荸荠、周作人笔下的荸荠,高维生站在昔日老舍先生位于重庆北碚的故居前,买了一包荸荠,种种况味,咂摸出异常丰厚、无尽的味道。语言道不尽,留待读者去回味。这一写作风格,决定高维生在《老
味道:亲吻味蕾里的乡愁》的几十篇文章里,深谙“留白”的美学。这篇千字文所
蕴含的多向度意义.可能要
高于、大于篇幅远不止于此的饮食考辨以及周末旅游式的文字。
高维生的系列饮食散文,有文、有思、有趣之余,更有料——饮食史几乎构成人类的发展史经脉,他在文章里特别关注一地风俗对饮食的熏染,菜肴更承载着族性、方言的密码,他在这些文章里逐步发展到对一地乡土的深情打量。饮食的群体嗜好甚至会造就出一种区域
化性格。高维生毅然撇去菜谱式的操作罗列,一个人静下来去感触饮食与现实的关系,在审美的现实感官里可以进一步发现,就像明朝才子杨升庵所言,雨、云、风与阳光也充满香味。
在《老味道:亲吻味蕾里的乡愁》里,高维生写金华佛手,写醋沏小鱼,写博山豆腐箱,写京都茯苓饼,一篇篇都勾起我的食欲,以及我对与这些食品有关的人与事的记忆。我发现,高维生刻意绕开那些华贵的满汉全席、龙肝凤髓与江湖豪客的水陆俱备,而置身这些充满乡野风味的食品间游走,它们成为高维生流连忘返的地带。这与收入无关,而是与一个人的价值观相连。
这样的散文,逐步与梁
实秋、李劫人、车辐、汪曾祺等老一辈作家的饮食审美拉开距离,在很多未被前人所道及的小菜、小品、小果、小饮里,发现他心仪的别样人生。这是《老味道:亲吻味蕾里的乡愁》一书给予我的最大感受。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