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场101(大学生职业生涯起步与进阶)
  • 职场101(大学生职业生涯起步与进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职场101(大学生职业生涯起步与进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7.11 6.5折 4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毕帆|责编:蒋菊平//徐澜

出版社人民日报

ISBN9787511565808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1008563

上书时间2023-09-03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毕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形势与政策学系副主任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读博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0余年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经验 学生职业发展辅导万余人次,培育指导多个重量创业团队 荣获多项重量、省部级奖项 入围第十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暨2020年“好看辅导员”全国推选

目录
序一  十年四次转型背后的生涯故事
序二  一个普通人的自我修养
第一部分  理解现状
  第一章  认识自我
    失落的“天之骄子”:我们都是普通人
    个人偏好:发现你的效用函数
    综合能力:“木桶理论”还是“孤峰理论”
    课后问答:大学四年该静心学习还是琢磨工作?
  第二章  未来已来
    趋势1:“消灭你与你无关”——科技普及
    趋势2:没有“铁饭碗”只有不愁饭碗的人——平台+个人
    趋势3:中国拥有超过3亿的中等收入人群——all in中国
    课后问答:现在的专业我不喜欢/不热门/不满意怎么办?
  第三章  体制内外
    体制内: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
    课后问答:长辈们总是劝我考公务员,我应该听他们的吗?
    体制外:国企、民企和外企
    课后问答:应届生要不要去创业企业?
  第四章  区位选择
    “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没有人能
    随随便便成功
    不能承受的房价之重——我还小,我需要考虑买房吗?
    课后问答:我想留在大城市拼一把,他们说回去吧,家里有房有车
  第五章  行业理解
    认识高薪行业——为什么高薪行业会存在
    理解互联网行业——未来商业社会的钥匙
    学习能力迁移——如何快速理解一个行业
    课后问答:学会了分析行业,那么如何知道哪一家公司好呢?
第二部分  明确原则
  第六章  独立思考
    独立意识: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路径选择:大学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遵从本心:如何找到“向往的生活”
    课后问答:关于我的发展,父母总有太多建议,我该听他们的吗?
  第七章  量级思维
    量级思维:建立判断取舍的底层逻辑
    资源优先级:注意力)时间)金钱
    时间优先级:做未来的朋友
    路径优先级:多数人的选择并不一定正确
    课后问答:掌控焦虑——你的心态,究竟是谁说了算
  第八章  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没有目标的航行,任何方向都是逆风
    发现目标:不断地审视初心
    明确任务:不断地向下拆分
    课后问答:要找工作了,我还没找到人生目标,怎么办?
  第九章  拥抱变化
    拥抱变化:机会来自变化而非稳定
    接受现实,适应环境
    反馈信息,自我调整
    正面影响,引领创新
    课后问答:打破人设,“优等生”的困与惑
第三部分  开始行动
  第十章  精力管理
    时间都去哪儿了——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确定生活的优先级——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总是被DDL追着跑——为什么我的生活一团糟
    课后问答:我该参加学生会吗?
    彩蛋:如何毁掉你的大学生活
    课后作业1:时间管理任务清单
  第十一章  寻找机会
    好的简历应该怎么写
    为什么我们要去招聘会
    人生的第一次面试
    课后作业2:寻找机会任务清单
  第十二章  告别校园
    发展路径:继续学习还是马上工作
    机会选择:挑选收获的工作邀约
    跨入职场:你也许需要这些准备
    课后作业3:入职准备任务清单
拓展阅读:推荐书目
后记
致谢

内容摘要
 本书稿是一部面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南。作者从多年的工作经验出发,总结了大学生在综合发展中遇到的,如大学四年是该静心工作还是琢磨工作,现在的专业我不喜欢怎么办,如何找到人生目标,是否应该参加学生
会,如何快速理解一个行业,如何建立判断取舍的底层逻辑等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从大学生自我认知、综
合素质培养、培养量级思维、生涯规划和实践行动等维度入手,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准备提供建议和指导。

主编推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 廉思
百万畅销书作家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赵星
星辰教育创始人兼CEO 肖逸群
“凡卓资本”创始合伙人 刘琼岭
“千千妈妈儿童英语”创始人 张硕
“六膳门”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 张子昂
破圈推荐
跨越专业和行业,从大学开始布局职场one pick

精彩内容
 第二章未来已来小米创始人雷军曾经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据说当时雷军的话还有后半句“长出一对小翅膀,就能飞得更高”。如
同许多名言一样,大众只是选择性地记住了他们认为最
有道理、最为震撼的一小部分。毕竟,谁都希望那头站在风口上御风而起的猪,就是自己。
把“风口”换成听上去更高级的名词就是“趋势”。那么,对趋势的理解,在职业生涯的选择中究竟有多重要
呢?可以说大多数人并不太看重对“趋势”的判断,实际上趋势是相当重要的。湖畔大学导师、人称中关村第一
才女的梁宁女士在“得到APP”的《产品思维30讲》系列课程中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对双胞胎,在2010年一起大学毕业,一个加入腾讯,一个进入报社。7年之后,去腾讯的那位已经是年薪百万,而且满街都是挖他的猎头。投资人也在挖他,只要出来创业就可以提供投资。去报社的那位,因为报社沉沦了,他曾经寄托理想的整个产业都没有了,一
切都需要重来。
梁宁指出,造成这种差别的并不是双胞胎的素质、
能力,或者说遇到的领导、
个人操守有什么重大不同,而是因为个人所在的单位所
附着的经济体不同,“一个在快速崛起,一个在快速崩溃”。梁宁同时提出了“点线面体”的概念,无论是产品
设计还是投资决策,都需要
战略判断。比一个点的单独改进或努力更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经济体和成长周期

当然,肯定会有人对梁
宁讲的“故事”提出质疑:留在报社的那个也未必会沉沦,毕竟,在新媒体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最先拿下头部流量红利的,有一部分就是来自传统媒体的优秀人才,而在新媒体行业蔚然成势之时,也是传统媒体“正规军”的转型期,“正规军”的加入迅速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标准和质量。我在第一次听到这个例子的时候也有类似的疑问,但仔细一想对于体量庞大的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来说,真正能实现转型的只有少数。而这些少数派,即使一
开始选择了传统行业,也能够比自己的同行更早地看到媒体转型的“趋势”,及时转型,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跨越。
套用“点线面体”理论,对大学生涯规划来说,点就是个人努力,线可以认为是所在的行业和公司,至于面和体就是身处的国家与时代。后两者就是本节要展开讨论的“趋势”。
趋势1:“消灭你与你无关”——科技普及“消灭你与你无关”这句极具传播力的金句,出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近些年被频繁地应用在各种商业场景。诸如:打败康师傅方便面的不是统一方便面,而是饿了么外卖;打败口香糖的不是薄荷糖,而是游戏王者荣耀;打败Walkman的不是CDWalkman,而是智能手机……我们深入挖掘这些案例的本质,就会发现科学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对经济、社会与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
我无意在此展开长篇大论,仅用能直观感受的智能手机为例。以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第一部iPhone为起点,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只有十几年,截至2018年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30亿。
。同时今天一部iPhone7手机的计算速度是20年前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的IBM深蓝的2000倍。深蓝是当时IBM作为全世界最
顶尖的科技公司全力打造出的国际象棋电脑。你也没有看错,计算速度的差异不是2倍、20倍、200倍,而是2000倍!科技发展与普及这一观点已是老生常谈,但是我相信,如此迅猛的发展速度仍旧会让身处发展“高速路”上的你感受到一丝丝震撼。
前Google智能搜索科学家吴军先生在《智能时代》一书中写道“在历次技术革命中,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可以选择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进入前2%的行列,要么被淘汰。
抱怨是没有用_的。”无论你是否理解或者情愿,科技已经并且将继续以史无前例的办度与速度影响一切,当然,包括职场在内。
P20-2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