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粉知道谁是凶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花粉知道谁是凶手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3.72 4.8折 49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帕特里夏·威尔特希尔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89142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31123102

上书时间2023-09-0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 法医生态学 / 1
第二章 |? “凡有接触,必留痕迹” / 15 
第三章 |? 锁定嫌疑人的行动轨迹 / 35 
第四章 |? 童年与大自然 / 59 
第五章 |? 案发现场发生了什么 / 77 
第六章 |? “当时你在现场” / 97 
第七章 |? 植物的痕迹 / 123 
第八章 |? “尸体农场” / 149
第九章 |? 真菌痕迹 / 171 
第十章 |? 孢粉证据 / 187 
第十一章 |? 尸体是一个空瓶子 / 207 
第十二章 |? 毒? 药 / 227 
第十三章 |? 植物可以提供重要线索 / 249 
第十四章 |? 一位法医生态学工作者的独白 / 275 
致谢 |? 291

内容摘要
有时犯罪现场不一定会留有指纹,尤其是在罪犯也具有法医知识的情况下,他们在作案时会戴手套,或者用其他方法来掩盖自己的犯罪痕迹。而且DNA证据也并不是无所不能或无所不在的,犯罪现场可能根本不会留下罪犯的任何痕迹(指纹、头发、体液或组织),此时也就无法得到罪犯的基因图谱。那么,有没有其他能够将嫌疑人和犯罪现场联系起来,为无辜的人洗刷冤屈,将罪犯绳之于法的线索呢?除了指纹和DNA证据外,是否还有其他可以揭露他们罪行的痕迹呢?
“凡有接触,必留痕迹。”法医生态学家帕特里夏·威尔特希尔带你一起从自然环境中拼凑出事实的真相,锁定犯罪嫌疑人。

精彩内容
 请你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寒冷冬季里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你正在森林里漫步,踩着松软的土地,呼
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温暖的阳光。突然,你在不远处的空地上看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或者你在遛狗时(许多故事都是这样开始的),你的小狗突然汪汪叫着冲进了灌木丛。当你穿过灌木丛想要捉住它时,突然有一
种不祥的预感,然后,你往
地上看了一眼,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就呈现在你眼
前——在小狗正疯狂刨着的土坑里,露出了一只苍白的手。这样的画面在腐烂枝叶的映衬下尤为刺眼。
过去,想要从这种案件里找到凶手,我们只能通过证人的证词或被告的供词。
如果是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这种案件基本上会成为一个无头案,我们找出嫌疑人的可能性非常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法医检测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我们都知道指纹,专家甚至在史前陶器上发现了指纹。古代的中国人和亚述人使用指纹来确定黏土制品及文件的归属。1858年,威
廉·赫歇尔爵士在担任英国驻印度行政官员时,要求民事合同上必须同时具有指纹和签名。19世纪晚期,指纹分析的权威逐渐被树立起来。1882年,法国人类学家阿方斯·贝蒂荣在进行人类变异研究时,定期在卡片上记录指纹。1891年,阿根廷警方已经开始对罪犯进行指纹识别。此后,指纹识别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1911年,美国法院也正式承认了指纹识别的法律效力。
20世纪90年代,随着
DNA指纹图谱技术的发展,法医检测水平又一次获得了巨大的提高。与指纹识别一
样,通过DNA指纹图谱技术,只需得到血液、精液、体细胞或毛发样品,就可以确定个体的独特印记。该方法显示了法医鉴定工作对侦破案件的重要性,它使识别未知受害者变得更加容易,比如鉴别冬天树林里的无名尸体;或将嫌疑人与犯罪现场联系起来。毫无疑问,这是法医学侦破史上的重大时刻。这些技术的提高使可能会逍遥法外的杀人犯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使可能会再次犯案的强奸犯无所遁形。通过对案发现场的推理,警察
能够越来越接近事实真相,使无辜者沉冤昭雪。
有时犯罪现场不一定会留有指纹,尤其是当罪犯也
具有法医知识时,他们会在作案时戴手套,或者用其他方法来掩盖自己的犯罪痕迹。而且,DNA证据也并不是无所不能或无处不在的,犯罪现场可能根本不会留有罪犯的任何痕迹(头发、血液或精液,或者其他任何体液或组织),此时也就无法得到罪犯的基因图谱。
那么,除指纹和DNA证
据外,是否还有其他能够将嫌疑人和犯罪现场联系起来,为无辜的人洗刷冤屈,将罪犯绳之以法的痕迹呢?如
果这个痕迹很普遍,不论罪犯拥有多少法医知识都无法完全摆脱它,那会怎样呢?
你可以通过想象再次回到那个寒冷冬季的树林里。
当你穿过灌木丛,看到那只苍白的手时,你外套的袖子擦到了橡树皮,沾上了树皮缝隙中的孢子和花粉。当你顺着山坡向下走时,你的靴子沾上了泥土,泥土里含有大量的花粉和孢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花粉和孢子就像雨滴般落在这片林地上)。当然,这些泥土中还存在各种各样当地特有的物种(死的或活的)。
当你蹲下仔细观察时,头发拂过了那只苍白的手上方的树枝和树叶,又沾上了落在它们表面的花粉、孢子和其他微观物质。虽然你留在环境里的痕迹(脚印、头发和纤维)掩盖起来很容易,但环境留在你身上的痕迹呢?如果有人能够检查到并识别出那些留在你身上和衣服上的微小痕迹,并顺利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呢?
想象一下你就是那个凶手。无论你走到哪里,身上都将带着受害者所在地周围环境留下的痕迹。
这就是我的切入点。本书有我的故事,也有法医案件。1994年,我还是伦敦大学学院的环境考古学家,但就在那时,事情发生了改变。
我从小就喜欢大自然,正式从事植物研究工作已经将近50年了。小时候,我总是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自然类的科普书籍。世界很大,未知的事物也很多,它们等待着你去发现、去探索。如果把知识比作大山,那么从来就没人能攀登到它的顶峰。
同时,求知的过程就像攀登,每条道路上都布满了荆棘,你永远无法预知前方的困难。
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