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导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语导读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2.87 7.1折 4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学贤

出版社浙江大学

ISBN9787308112840

出版时间2013-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6元

货号2525872

上书时间2023-09-0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学贤江苏常州市人,1932年出生,195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浙江金华教育学院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著有《古汉语语法比较》,与人合作著有《古汉语比较修辞学》、《<国语>译著》、《古汉语专题讲座》、《古代汉语常用五百字》等,在《杭州大学学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宁夏教育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例言
引言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附I 古代汉语语法概要
附Ⅱ 《论语》虚词用法详释
附Ⅲ 《论语》复式虚词用法索引
附Ⅳ 《论语》言语艺术手法索引
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原文《论语》版本较多,个别字词与句读在不同版本中不尽相同,《论语导读》(作者张学贤)不定于一个版本,而是尽可能比较不同版本,选择其中最优者录入。
注释对比较冷僻的或古今异义的词语注音释义,注音采用汉语拼音字母,释义大多先讲本义(或基本义),再按引申先后讲解《论语》涉及的引申义。
语法分析要真正读懂《论语》,不仅要掌握每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掌握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因此《论语导读》特设“语法分析”板块,运用符号分析法对每个篇章的句子逐一作了结构分析。为了避免繁琐,复句的分析采用廖序东先生的意见,把“几个谓语说明相同的主语”都看作单句。

精彩内容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本义是婴儿,引申为儿女、后辈,又引申泛指人。又用作对男子的尊称,特指有德行的老师。《论语》里“子日”的“子”,都是指孔子。
[2]学而时习之:“学”和“习”在古代是两个词,指两种不同的行为。学(敬),《说文》:“觉悟
也。”即提高认识,摆脱蒙昧,是探索未知;习(留),会意字,从羽从白,从羽与鸟飞有关,《说文》:“习,数飞也。”指鸟儿练习飞翔,效仿、践行的意思,是践行已知;时,揭示了认识和践行形影相随、相辅相成的关系。 说:假借为“悦”,喜悦、
高兴。
[3]朋:本义是货币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
朋),引申指关系亲密的人,古时同一个老
师教的称为“朋”。这里也指志同道合的人。
[4]愠:怨恨。
【译文】孔子说:“学了并且能按时练习、运用,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吗?有弟子或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是个君子吗?”【说明】一、本章说明学习是很愉快的事情:一是学有所
得,是很愉快的;二是学有所成,有弟子或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求教或切磋德业,是很愉快的;三是学而有成,哪怕人家不理解,能做个品德高尚的人,也能怡然自乐。孔子一生好学不倦,这章是谈他的学习感受,并以此教育、勉励自己的学生。
二、1.“有朋自远方来”是兼语句,兼语“朋”充当“有”的宾语和“自远方来”的主语。
2.“不亦……乎”是个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其中的副词“亦”已没有实在意义,只表示确认、肯定的语气。“不亦”和“乎”之间常插入形容词,有时也插入名词和动词。“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3.孔子的第三句话主语是个转折关系的紧缩句形式。
三、反问句语气一般比直陈句强烈,但也有一些比直陈句和缓。本章的三个反问句,语气舒缓,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当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2]弟:本义是次弟。引申为兄弟的“弟”,又引申为敬爱兄长,后写作“悌”。 好:动词,喜爱。鲜:少、很少。
[3]务:致力、努力从事。 本:本义是草木的主根或主干,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根源,基础。
道:本义是道路,引申为工作中遵循的事理,即道理、规律,再引申为道义、道德。
[4]仁:孔子倡导的最高道德。
【译文】有子说:“他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层人物的,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层
人物,却喜欢造反作乱,更是从未有过的。君子致力于事物的根本和基础;根本和基础树立起来了,道德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的根本和基础吧!”【说明】一、百善孝为先。本章说明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施仁德的根本,是治国安邦的基础。
二、周王朝是个封建宗法制国家,是建立在家族统治基础之上的。家族的伦常尊卑关系,是封建贵族社会等级秩序的政治基础。所以为人孝悌,就不会犯上作乱,国家也就长治久安。
三、1.有子的第一句话是个复句,分句是“者”字词组充当主语,“者”字的定语是转折关系的紧缩句形式,主语“其为人”是主谓词组。有子的第二句话也是个复句,②分句是个条件关系的紧缩句形式,①②分句之间是承接关系。2.“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古汉语否定句如
果以代词作宾语,这个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前边。3.也者,句中语气词的连用形式。“者”表示停顿,“也”加强语气。“也者”用在主语后边作较大停顿,以便突显下文的解释说明。
4.其,副词,表示推测估计的语气。5.“与”是“欤”字的早期写法,多用来表达疑问语气。朋“乎”比,语气要委婉一些,并且含有感叹成分。这里是表达测度语气,常同副词“其”、“得无”等配合使用,相当于“吧”。
四、“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句用了顶真的修辞方式,即用前一句的结尾“本”做后一句戢开头。使上下旬衔接紧密,更好地反映了“务本”与“道生”之间的内在联系。P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