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简约:共存的智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绿色·简约:共存的智慧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0.36 5.3折 9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华平//李胜辉|责编:云岩涛

出版社九州

ISBN9787522508009

出版时间2022-0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95元

货号31512177

上书时间2023-09-0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华平,男,1972年9月出生,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副院长,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主要研究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知识论,《自然辩证法通讯》编委、中国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出版专著《心灵与世界——一种知觉哲学的考察》,在《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一系列有深度的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项,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李胜辉,男,1981年9月出生,哲学博士,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生物学哲学、心灵哲学,中国生态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和《道德与文明》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

目录
第一章生态危机成因的传统观点
第一节人口的增长
第二节技术的滥用
第三节过度消费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
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命的共存
第二节人类世的定义及其争议
第三节人类世与人类的形象
第四节人类的形象与人类中心主义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生态危机与绿色思潮
第一节绿色思潮
第二节绿色思潮的合理性限度
第三节亮绿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简约:实现“绿色”理念之路径
第一节“自愿简约运动”
第二节“自愿简约运动”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简约”的两重维度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绿色简约与“生态人”的诞生
第一节深生态学及其问题
第二节“生态人”
第三节“生态人”的德行
第四节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绿色·简约:共存的智慧》一书的主要观点是:(1)“亮绿”思想在根本上不同于西方绿色思潮对于“绿色”的理解,它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阐发和深化;(2)“简约”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之一;(3)“生态人”是能够真正地践行绿色和简约思想的未来人类形态。
创新之处:以西方的绿色思潮为基础,以我国所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为参照,批判地吸收绿色思潮中的“浅绿”“深绿”和“深绿”三种观点的合理部分提出“亮绿”观点,同时以西方“自愿简约运动”为基础,批判地修正和扩展其观点提出“简约”的实践路径。
理论特色:(1)本书对生态危机成因做出明确的判定,为生态危机的真正解决提供了明确的着力点;(2)“绿色简约”方案的提出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现实意义:(1)本书提供一种全面的环境治理方式,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切实有效的实现路径,丰富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2)为国家和政府的环境政策制定和环境立法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依据。

精彩内容
肇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额财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繁荣。随后,人类社会在短短的百年间又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由此进入了信息时代。这个时代呈现出了以往任何时代都没有的社会发展速度,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提升和发展,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进步和变革。可以说,从来没有一个时代能像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一样如此深刻地体会到进步的含义。然而,这种进步和繁荣的产生并不是没有代价的。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了自身社会的发展和与其他国家进行国际竞争的需要,各国普遍采用单纯追求高利润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果,比如土地退化、海洋资源破坏、空气和水资源污染,能源危机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恶果的具体表现有“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伦敦烟雾”“日本骨痛病”等八大公害事件。工业和经济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进步和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与生态危机相伴随的是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
事实上,生态危机的出现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文化或某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它不仅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存在,而且也在经济落后国家中存在;不仅在东方世界中存在,而且也在西方国家中存在。换言之,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性问题。对于这一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只有全世界各国联合起来,相互协作,才有解决的可能。不过,有效地应对生态危机,人们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它的根源。只有找到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我们才能找到有效地解决它的途径。那么,生态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生态危机会成为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呢?
对于这些问题,学者们,不论是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甚至是哲学家都尝试提供某种答案。这些答案总结起来主要集中于这样几个方面:人口的膨胀;工业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滥用和过度消费。当然,也有学者“认定资本主义崛起以来人类政治的失范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德]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的社会[M].梅俊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除了这些具体的根源,还有学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更深层的原因——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LynnWhite)。他于196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我们的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TheHistoricalRootsofOurEcologicCrisis)一文。他在这篇文章中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的根源定位于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他指出:基督教,尤其是在它的西方形态中是一种世界上已知的最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宗教。……基督教与古代异教和亚洲诸宗教(或许拜火教除外)完全不同,它不仅确立了人与自然的二元论,而且还强调人类为了自己特有的目的开发自然是上帝的意志。WHITELTheHistoricalRootsofOurEcologicCrisis[J].Science,1967,155(3767):1205在他看来,基督教因其是最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宗教而应对生态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选择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宗教去取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宗教才可能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危机。从他的观点中可以得出的进一步的推论是,人类所持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才是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拒斥这种价值观念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
如果说学者们所提出的具体的对生态危机根源的诊断所促成的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的产生,那么关于生态危机根源的人类中心主义诊断则需要提供更深层次的解决方案。在提供更深层次的方案上,环境哲学家们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构成了环境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intrinsicvalue)的存在物,自然事物只是由于其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而被认为具有“工具价值”(instrumentvalue),自然事物没有内在价值,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环境哲学家们尝试把内在价值或道德权利赋予人类以外的非人类存在物,以此来拒斥人类中心主义。由此,产生了多种不同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哲学理论,主要有: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等。这些理论各自在不同程度上把道德权利扩展向特定的非人类存在物。它们极大地促进了环境哲学的发展,同时也为西方环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实践层面上,在与环境哲学的相互作用下,现代西方环境运动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由此形成了在现代西方社会中产生极大影响的“绿色思潮”。论及“绿色思潮”,就不能不提及环境哲学,尤其是其中的深生态学思想所带来的影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