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日本(古往今来的文明流脉)(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读日本(古往今来的文明流脉)(精)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6.75 6.0折 7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静波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0873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30760570

上书时间2023-09-0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徐静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专著有《梁实秋:传统的复归》(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1923—1946)》(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等9种,译著有《白河夜船》《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魔都》等16种,编著有《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等12种。曾在日本神户大学、东洋大学、京都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教授。

目录
绪 论 / 1

日本本土文明的形成
第1讲 日本列岛上最早的居民是从哪里来的? / 11
第2讲 是谁创造了日本语? / 15
第3讲 绳纹时代:日本历史最早的一个分期 / 18
第4讲 徐福东渡的史实与传说 / 22
第5讲 弥生时代:外来的稻作与金属文明 / 26
第6讲 巨大的古坟:日本在2600多年前就有天皇了么? / 30
第7讲 神道的缘起:日本本土的泛灵多神信仰 / 35

第一轮大飞跃:接纳东亚大陆文明
第8讲 汉字与儒家伦理:日本文明的奠基石之一 / 43
第9讲 佛教的传入对日本意味着什么? / 47
第10讲 遣唐使角色的奇妙转换 / 51
第11讲 平城京与平安京的诞生 / 55
第12讲 鉴真和尚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吗? / 59
第13讲 话说空海和最澄 / 64

从“唐风”到“国风”:日本的中古时代
第14讲 平安时代:从“唐风”文化到“国风”文化 / 71
第15讲 日本语文的诞生 / 75
第16讲 什么是日本的幕府政权? / 80
第17讲 话说禅宗的传人荣西和道元 / 84
第18讲 击退元军真的是靠神风么? / 89
第19讲 “一天二帝南北京”:日本也有个南北朝 / 93
第20讲 明朝册封的“日本国王” / 97
第21讲 “北山文化”和“东山文化”:日本文化的成型 / 102
第22讲 织田信长:只差一步完成统一 / 106
第23讲 丰臣秀吉为什么一定要进犯朝.鲜? / 111
第24讲 德川家康:江户幕府的建立者 / 116
第25讲 “武士道”到底是什么? / 120

江户锁国:日本传统文化的烂熟
第26讲 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与西洋人在日本的登陆 / 127
第27讲 江户时代是如何镇压基督教的? / 132
第28讲 日本为什么也有锁国? / 136
第29讲 江户时代为什么没有战乱? / 140
第30讲 江户、京都、大阪是如何繁荣起来的? / 143
第31讲 江户幕府为何会青睐朱子学? / 147
第32讲 兰学的萌发与国学的兴起 / 151

第二轮大飞跃:进入近代社会
第33讲 佩里将军为什么被日本人视为“恩人”? / 157
第34讲 日本近代的大幕是明治以后开启的么? / 161
第35讲 “尊王攘夷”旗号下的萨英战争和下关炮击 / 165
第36讲 皇权复位,新政权登场 / 170
第37讲 变革从认字开始:近代教育的兴起 / 174
第38讲 万元日币上的头像人物:福泽谕吉 / 179
第39讲 来自西方的新风:启蒙思想推动自由民权运动 / 183
第40讲 岩仓使节团的海外之行在明治维新中有多重要? / 188
第41讲 亚洲第一部宪法诞生在日本 / 193
第42讲 洋务运动比明治维新少了什么? / 197
第43讲 “废佛毁释”?“国家神道”?“教育敕语” / 202
第44讲 琉球群岛是如何被日本“处分”的? / 206
第45讲 甲午战争为什么会发生? / 211
第46讲 近代史拐点:甲午战争中国为何失败? / 216
第47讲 壮烈的台湾军民抗日斗争 / 220
第48讲 伊藤博文是一个怎样的人? / 224
第49讲 日本与俄国为什么会爆发战争? / 229
第50讲 革命与新知:日本对于近代中国留学生的意义 / 233
第51讲 日本教习与中国近代教育的起步 / 238
第52讲 明治维新150周年,我们可以思考什么? / 242

走向军国主义的不归路
第53讲 大正年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 249
第54讲 法西斯主义的萌发与军部的崛起 / 254
第55讲 左翼力量的兴起与陨落 / 258
第56讲 日本为何将“满蒙”视为生命线? / 263
第57讲 参谋本部:日本对外战争的策源地 / 268
第58讲 日本为何最终对中国发动了全面战争? / 273
第59讲 日本为什么会对美国开战? / 277
第60讲 战争时期日本民众的生活窘相 / 281
第61讲 从东京大空袭到原子弹:美国对日本的轰炸 / 285
第62讲 无条件投降的决定是怎么作出的? / 289

第三轮大飞跃:日本战后的进程
第63讲 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大转向 / 295
第64讲 麦克阿瑟对日本进行了哪些改造? / 299
第65讲 如何看待战后日本的新宪法? / 304
第66讲 废墟中的崛起:经济起飞的奇迹 / 308
第67讲 东京奥运会:国际舞台的新亮相 / 312
第68讲 20世纪60年代:社会运动的潮涨潮落 / 316
第69讲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漫漫长路 / 322
第70讲 20世纪80年代的雄心和野望: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国 / 326
第71讲 泡沫经济的发生与崩溃 / 330
第72讲 后泡沫经济时代:日本真的停滞了吗? / 334
第73讲 平成时代的变与不变 / 339

文化:穿梭在古代与现代
第74讲 国风时代的日本文学 / 347
第75讲 “五山”与五山文学 / 352
第76讲 娱乐色彩浓郁的江户文学 / 357
第77讲 日本近代文学是怎样发生的? / 362
第78讲 日本当代文学:不止是村上春树 / 367
第79讲 日本的造园艺术体现了怎样的审美情趣? / 371
第80讲 书院造:16世纪完成的日本传统建筑 / 376
第81讲 从唐绘走向大和绘 / 381
第82讲 雪舟:横跨列岛与大陆的杰出画家 / 386
第83讲 浮世绘:江户时代的人间百态 / 391
第84讲 陶瓷器:从“山寨”到超越 / 396
第85讲 日本为什么色情文化这么发达? / 401
第86讲 NHK:媒体界的大哥大 / 406
第87讲 日本电影:起步、迷茫与战后的辉煌 / 410
第88讲 日本的动漫何以风靡全世界? / 415
第89讲 “祭”: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兴盛 / 420

日本人饮食的前世今生
第90讲 日本人竟然有1000多年不吃肉! / 427
第91讲 传统日本料理的完成 / 431
第92讲 洋食的进入打破了肉食的禁令 / 436
第93讲 中华餐食在日本的全面登陆 / 440
第94讲 经济起飞后的“饱食”时代 / 445
第95讲 近现代诞生的新日本料理 / 449
第96讲 话说日本的清酒 / 454
第97讲 烧酎在日本的崛起 / 459
第98讲 洋酒在今天的日本 / 464
第99讲 平民风的居酒屋和贵族气的料亭 / 469
第100讲 是谁把中国的茶带到了日本? / 474
第101讲 日本的茶道到底是什么? / 479
第102讲 名目繁多的日本茶 / 484
第103讲 茶屋?茶寮?吃茶店 / 489
参考文献 / 494
后记 / 500

内容摘要
本书从四个维度系统而深入地讲述日本文明:第一,摆脱历史事件的陈旧观念:深度剖析两千年日本文明史中的关键时刻:江户锁国、明治维新、广岛核爆、泡沫经济破灭等等,日本文明的命运究竟由何主导?第二,打破历史人物的教条理解:深入解读百位影响日本乃至世界的人物:“终结战国时代”的德川家康、“开启变革”的明治天皇、“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等等,他们远比教科书里丰富得多。第三,从文化艺术中洞见国民性:茶道、《源氏物语》、动漫、深夜食堂等等,征服世界的日本文化标签里,可以洞见日本国民复杂的文化基因。第四,极具前瞻眼光的中日对比:房地产泡沫、制造业前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等等,横向比较亚洲最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从中管窥21世纪的发展密码。本书是一部具有纵深感和广度,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具,能引起广大读者阅读兴趣的文化普及读物。

精彩内容
第13讲话说空海和最澄在随遣唐使去中国学佛的日本留学僧中,有两个熠熠生辉的名字,那就是空海(774—835)和最澄(767—822),前者回国后在日本高野山创建了真言宗,后者在比叡山创建了天台宗,他们同是日本密宗的创始人,其文化命脉一直沿承至今。
我在大学学日语的时候,就知道空海是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家,但对他的进一步认识,却是缘于1991年初冬访问日本,那一次有机会到香山县西部的善通寺市游览。善通寺市是一座很小的城市,人口不足4万,大多是两三层的低矮屋宇,几乎看不见现代化的高楼。但市内却有一座颇为出名的善通寺,占地近10万平方米,正殿气势颇为宏大,寺内的五重塔掩映在绿荫丛中,精巧中透出典雅。它的有名,却并不在于规模的恢宏,而是由于它是在日本家喻户晓的空海大师的诞生地,同时它也是空海创立真言宗的大本山。它的寺名,即来自空海父亲的名字佐伯善通。公元774年空海便出生在此地。
空海俗名叫真鱼,自幼聪慧颖悟,被周围人目为神童。空海15岁时跟舅父学习儒家的经典,读《论语》和《孝经》等。18岁时(也有说是15岁时)到京都,进入大学寮明经科继续攻读《毛诗》《尚书》和《左传》等儒学的典籍。某一天,空海偶然遇见了一位修行者,此人应该是位高僧,他向空海传授了密教的经典《虚空藏求闻持法》,空海觉得大受启发,于是对佛教萌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悟得真谛,他毅然离开了大学寮,回到四国,步行踏访各处的圣地,在深山幽谷中修行参悟。最后,他决定出家,24岁的时候写了一本颇出名的著作《三教指归》,将儒教、道教和佛教的优劣进行了比较,认为儒教等虽也是圣人之言,但相比之下宣扬通往解脱涅槃之境的大乘佛教最富有智慧,乃是最高的学问。这一时期他读了不少佛教的经典,其中有一部据说是从唐传来的密教经书《大日经》,但里面夹有一些梵文词语,空海觉得难以尽解其意,而周围的人也无法解答他的疑惑。这时他决定渡海入唐去寻访名师,同时搜求各种佛教典籍。
有意思的是,空海与最澄是随同一批赴唐的船队去中国的,即804年7月出航的遣唐使船队,不过乘坐的船只不同。船队在狂风大浪中被吹散,空海所在的木船偏离了航线,经过34天的海上颠簸后,往南漂到了福州的长溪县沿岸。福州不是日本来使的传统登岸港口,当地的官员初见这些不速之客,颇感疑惑,对他们反复盘问,并登上木船检验查核,这使得船上的日本人也甚感不快,领队的大使就嘱咐空海写一篇申辩文,这就是后来颇为出名的用骈体文写成的《为大使与福州观察使书》,通篇文采绚烂,言辞畅达,由此可见空海深湛的汉文造诣。当时福州的观察使阅读此文后大加赞赏,立即准允入港,并报奏长安朝廷,还供给了他们食物等所需物品。不久,朝廷的敕令传到,他们被获准前往长安,于是一行23人水陆兼程,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于这一年的12月21日抵达长安,入住唐朝廷安排的官舍。后来遣唐使等回国时,空海继续留在了长安,周游各处寺院寻访名师,最后拜在青龙寺惠果的门下。
惠果是密教第六祖不空的嫡传弟子,其时已经年老体衰,当他得悉空海是专程不远万里越洋过海来到这里求学密教时,颇为感动,加之空海长得气宇轩昂,有颖悟聪慧之气,便决定将衣钵传授给他。805年6月,空海入“学法灌顶台”,先后自惠果受胎藏界密行法和金刚界密行法等的灌顶,同时跟随惠果学习密教典籍和修行仪规。惠果担心密教典籍晦涩难懂,嘱人绘制了有关解读的图像,并将这些图像和《金刚顶经》及各种法器等赠送给空海,嘱咐他在日本传播。这一年的12月,惠果圆寂,经众人推举,空海为惠果撰写了长篇碑文。此后,空海成为惠果的正式传人,即密教的第八祖。
从惠果处传得衣钵后,本来可在中国长期逗留的空海急于传承惠果的遗志,回日本传播密宗,此时恰有遣唐使判官高阶远成要启程归国,空海便上书请求同船东归,在得到唐朝廷的准许后,便于806年8月搭乘遣唐使的船只回到了日本。回日本时,空海从中国带去了卷帙浩繁的典籍及大量的佛像、法器和诗文字帖等,其中有新译佛经142部247卷,大部分是密教经典,梵字真言赞等42部44卷,论疏等32部170卷。第二年天皇下敕招他进京,他又献上了法器等物,于是天皇准予其传布密教。空海回到四国故乡,将其父亲佐伯善通的宅第改建为寺院,6年后竣工,寺名便定为善通寺,以此作为真言密教的道场。此后,得到当时嵯峨天皇的敕准,他先后在京都北部的高雄山寺和奈良的东大寺修法传教,正式建立了真言宗,并为最澄等人施行灌顶仪式。他后来又在高野山建寺造像,规模宏大,由此,高野山与天台宗的比叡山一起成了平安初期的山岳佛教的据点。823年,嵯峨天皇将京都的东寺赐给空海作为真言宗的根本道场,空海将从中国带回的佛舍利、曼荼罗和法器等都存藏在这里。
空海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不仅在佛教上成为真言宗的开山祖,而且由于他自幼受过良好的汉文教育,中国文化的造诣很深,作诗著文,文采斐然,在唐的一年多时间中,除了潜心修学密教外,对唐的诗文书画多有涉猎,结交了不少书家骚人,他自己也擅长书法,精于笔墨,他所书写的《风信帖》等流传至今,为世人所称道。恰好嵯峨天皇对中国文化也颇为倾心,雅好舞文弄墨,与空海和另一名曾留学中国的橘逸势并称为“日本三笔”。空海曾向嵯峨天皇呈献在唐所得的《王昌龄诗格》《欧阳询真迹》等多种诗书珍品。由此可见,空海也真是具有慧眼。最让人感佩的是,空海还依据中国六朝和隋唐的许多诗论,撰写了一部6卷本的《文境秘府论》,具体论述了诗文的声韵格律和对偶文意等,至今仍具有相当的价值。
853年,空海在高野山去世。921年,醍醐天皇赐予他“弘法大师”的谥号,后人也习惯称他为弘法大师,在日本历史上影响极大,有很多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至今在四国各地有88处弘法大师的灵场,每年都有不少虔诚的香客背着黄黄的香袋,拄着拐杖,男女结队,一处处地膜拜过来,这也成了四国地区寺院中的一道有趣的风景。
最澄767年出生在比叡山麓的古市乡,最澄是他的法名,俗姓三津首,12岁时入近江国分寺,3年后正式剃度,19岁时在奈良的东大寺受具足戒,受具足戒后就成了国家公认的正式僧人。在东大寺时,最澄读到了鉴真和尚从中国带来的、藏于该寺的天台经疏,觉得天台经书精义深博,在其他各宗之上,于是就抄录了《法华玄义》《维摩广疏》等书中的经文。此后不久,他携带这些经书突然离开奈良来到了平安京(即京都)郊外的比叡山,独自隐居在山林中研读修行。802年,他第一次下山,应邀在京都高雄山寺主讲《法华玄义》等法华三大部,受到广泛的好评。但他在研读天台经书时,仍觉得无法深刻领会内中的意趣,于是决心到中国去访师求学。这一年,已经被尊为“内供奉十禅师”的最澄向朝廷申请入唐留学。
最澄的奏请获得了朝廷的批准,于是在804年的7月,他随当年的遣唐使船队向西出发,在经历了狂风大浪之后,于9月1日到达现称作宁波的明州。最澄到中国去的主要目的,是探寻天台宗的奥义,因此他在明州待了没几天,就获准向南前往台州,拜见了台州刺史陆淳,向他献上了黄金15两和其他从日本带来的笔墨等礼品,陆淳收下了物品而将黄金返还给了最澄。最澄表示想用这些黄金购买纸张来抄写《天台止观》,于是陆淳就给他介绍了台州龙兴寺的天台宗第七祖道邃和尚,道邃安排了人手为他抄写。后来最澄便跟随道邃学习天台教义,又从道邃那里获受大乘菩萨戒,重要的是,道邃还为他书赠了《道邃和尚付法文》及《道邃和上书》,作为最澄以后在日本传播天台法脉的印信。为报答祖庭之恩,最澄出资建造了一所“传法院”,后来在唐武宗毁灭佛教的镇压风暴中遭到了毁坏。约50年后,入唐的日本名僧圆珍为继承先师的遗志,在国清寺内重建了“止观堂”。今天,当我漫步在国清寺的僧堂时,脑海中会不觉浮现出当年最澄等人在天台山一带修行的情景,虽然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甚至国清寺的建筑也不尽是当年的风貌,但这深厚的历史积淀却不是岁月的风尘可以轻易抹去的。最澄当年不仅修学天台宗,他还在禅林寺随筱林禅师学牛头禅,在越州(今绍兴一带)的龙兴寺学密教。在短短的8个多月中,他到处访师求学,虚心问道,并且留心收集各种佛教经典,他在台州辑得120部345卷,在越州搜寻到密教典籍102部115卷,都一并带回了日本。这些汉文佛教经典的传入,对最澄以后在日本创立天台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意思的是,最澄还从中国带回了灌顶用具,归国这一年的9月,在高雄山寺施行了日本第一次的灌顶仪式,换句话说,是最澄从中国为日本佛教界带来了灌顶的仪式。在今天的天台山国清寺内,专门建立了一个碑亭,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镌刻了最澄来这里学佛的详细经历。
后来最澄在日本几经努力,创建了与当时势力强盛的南都六宗平起平坐的日本天台宗,并且又试图在日本建立大乘戒坛,虽然在他生前这一愿望未能实现,但在他去世之后,大乘戒坛的建立终于获得了朝廷的许可。在他去世的44年后,清和天皇追谥他为“传教大师”,这是日本获得传教大师谥号的第一人。
第22讲织田信长:只差一步完成统一
公元前5世纪初到前221年秦实现大一统之前,中国曾有一个200多年的战国时代,可谓是群雄逐鹿,战乱迭起。日本差不多在1700多年之后,也出现了一个长达百余年的战国时代,以现在的名古屋地区为中心,各路豪杰枭雄纷纷揭竿而起,互相征战,争权夺利,谈不上什么正义与非正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实际上是一种争强好胜的动物性在人类身上的体现。但是国家如果长期陷于战乱,结果还是生灵涂炭,人民遭殃。这时如果有一个相对贤明的英雄人物能够平定天下,使国家重新恢复和平安宁,那就是人民的福音。织田信长(1534—1582),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具有领袖风采的枭雄。可惜,由于发生了“本能寺之变”,战乱依然未能画上休止符。有关风云跌宕、刀光剑影的战国故事,有好几家游戏公司制作了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战国游戏,不仅吸引了大批男生,甚至有些女生也沉迷其中,就仿佛是中国的一部《三国演义》,舞台上的主要人物,大家都已耳熟能详。当然,游戏或者演义毕竟不是正史,它能激起我们对某一段历史的一些兴趣,却不能代替历史事实本身。
那么,日本的战国时代是如何开启的呢?织田信长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所谓“本能寺之变”,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在这一讲里来聊一聊这些话题。
上一讲,我们说到了开创东山文化的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这个足利义政,有点像中国历史上南唐的李后主或北宋的宋徽宗,本人雅好文艺,富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力,却是一个不善治国理政的君主,在他手里,文化是十分兴盛,武备却是日渐松弛。足利义政婚后差不多有十年一直没有子嗣,于是就决定把将军的位置让给弟弟义视。结果他弟弟做了将军的第二年,义政的儿子义尚出生了。于是足利义政就改了主意,决定由自己的儿子来继任将军。这下他的弟弟不开心了,拥戴他弟弟的一波人也不开心了,而另一波人则认为既然足利义政有了儿子,儿子继承父亲的位置也是天经地义的,于是幕府里就分成了两派,支持他和儿子的称为东军,支持他弟弟的称为西军。于是两军就为了继承人的问题在1467年打了起来,里面还夹杂了好几种派系纷争,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乱中,京都这座古都的大部分建筑不幸毁于战火。战乱持续了整整十年,两派的首领也先后去世,足利义政在战乱中的1473年把将军一职让给了儿子义尚,自己隐居到了东山山庄里,不料他的儿子却是一个短命鬼,24岁就死了,足利义政不得不重新复出,第二年他自己也死了。从此,幕府虽然名义上还存在,但实际的权力和权威都已坠落了,而各路的大名则纷纷割据一方,彼此争斗,扩张权势。
在此起彼伏的战乱中,有一个人物逐渐崭露头角,这就是织田信长。1534年出生在今天名古屋的他,童年和少年时代有点像法国的拿破仑,并未得到周边人的喜爱,孤独而顽劣。织田信长17岁时就死了父亲,并继承了他的地位。但这时家族内部也是为了争权夺利而纷争不已,受到他母亲宠爱的弟弟织田信行一直不肯接受兄长在家族内的地位,伺机培植自己的势力,试图挑战兄长已建立起来的权威。终于,1556年4月,信长强有力的支持者、他的岳父遭到了自己亲生儿子的攻击而不幸亡故,信长的弟弟就借此机会举兵,对兄长发起了进攻,在稻生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战斗。当时信长手下的兵力不足700人,而弟弟一边则有1700人。然而信长临危不惧,深入敌阵,大声呵斥弟弟的谋反行为,最后战胜了对方。照理,挑战失败的弟弟应该以自杀来谢罪,但在母亲的斡旋下,免于一死。然而他仍然不罢休,第二年试图再度谋反,事先获得了这一情报的信长,便佯装生病,对借口来看望他实际上要置他于死地的弟弟,发起先行攻击,杀死了他。这稍稍有点类似唐朝开国不久的玄武门之变。在近代民主国家体制建立之前,最高权力层内这样的活剧,在全世界都会上演。
就这样,年轻的织田信长在一系列的事变中显出了他的才能,统一了自己的管辖地尾张国,接着又在1560年5月一个风高月黑、风雨大作的夜晚,在桶狭间这个地势低洼的地方,以三千精兵突然袭击比他兵力多十倍的今川义元的老巢,并斩取了他的首级,扫除了自己在东海道地区的最大障碍。这场桶狭间的偷袭战,使他一举声名大作,远近的一些武将纷纷投奔到他的麾下,他的力量也由此获得了壮大。
那么,织田信长为什么能在群雄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呢?经过历史学家的研究,大概有这么几点原因。第一,他善于审视和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后来成了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将军的足利义昭,试图重新进入京都,恢复室町幕府,信长就主动辅佐他,帮他排除了障碍,进军京都,振兴了幕府政权,信长也借此抬高了自己的地位。当然,后来双方又发生执,互相讨伐,最后信长消灭了室町幕府。另一方面,他自己出身并不高贵,因此对于下层武士甚至平民,都能以礼相待。根据《信长公记》的记载,在一次前往京都的途中,他见到一个残障者,便心生怜悯,给了他不少布匹,委托附近的村民把这些布匹换些钱,帮他建造一所小房子,以使他日常免于饥寒。在场的村民和他的部下看了都很感动,提升了人们对他忠诚和拥戴的程度。信长或许是出于真心,或许是出于心机,总之,在这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第二,是他对军事组织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当时各地的大名,为了守护或扩张利益,都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但限于财力,一般平时都是务农,一旦战事发生,再临时组成军队,往往准备时间匆忙,日常训练不足,作战力自然会受影响。而信长则是专门养了一支军队,实施“兵农分离”,其主要职责就是用来打仗,平时也进行一定的军事训练,一旦有事,拉出去马上就能战斗,且战斗力比较顽强。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获得大量的财税来供养这样一支军队,而信长就通过税收改革聚敛了不少钱财。第三,是他对于道路的修建和武器的改良。他为了迅速调集粮草和运输兵力,从1574年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扩建和整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