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磁电磁悬浮技术及应用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永磁电磁悬浮技术及应用研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98.85 7.7折 12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龙志强 等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57434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31586923

上书时间2023-09-0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龙志强,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电磁悬浮与推进方向学术带头人,全军优秀教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年来一直从事磁浮技术研究,我国中低速和高速磁浮领域知名专家,国家863高速磁浮重大专项专业组专家,国防科技大学磁浮方向技术总师。牵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等20项重大工程课题,带领团队形成多层次科研攻关能力体系。在磁浮核心装备研发与创新方面、新型中速磁浮和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牵头研制了一列两辆编组的永磁电磁混合悬浮高速试验车的悬浮控制系统并成功运行。作为磁浮核心装备总体组长,完成了北京市重大工程——中低速磁浮示范线研建;作为省政府集成顾问和悬浮控制项目负责人,完成了湖南省重点工程——长沙磁浮快线研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湖南省科技创新奖1项,出版专著2部,其中英文专著1部;授权专利60项。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磁浮交通的主要应用成果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
  1.3  永磁电磁混合型悬浮技术研究现状与挑战
    1.3.1  电磁铁设计
    1.3.2  悬浮控制技术
    1.3.3  吸死防护技术
  1.4  永磁电动与电磁混合悬浮技术研究现状与挑战
    1.4.1  永磁电动悬浮技术
    1.4.2  永磁电动与电磁混合悬浮技术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永磁电磁混合型高速磁浮列车悬浮电磁铁设计技术
  2.1  概述
  2.2  永磁电磁混合型磁铁的基本设计要求
    2.2.1  节能要求
    2.2.2  提升永磁体利用率的要求
    2.2.3  提高PEM可控性能的要求
  2.3  永磁电磁混合型磁铁的结构设计与对比分析
    2.3.1  现有EM的基本结构
    2.3.2  三种安装永磁体的方案分析
    2.3.3  PEM的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2.4  节能型永磁电磁混合型磁铁设计
    2.4.1  节能型PEM的设计要求
    2.4.2  节能型PEM的参数计算
    2.4.3  节能型PEM的设计结果
    2.4.4  节能型PEM的研制与实验
  2.5  安全型永磁电磁混合型磁铁设计
    2.5.1  安全型PEM的设计要求
    2.5.2  安全型PEM的参数计算
    2.5.3  安全型PEM的设计结果
  2.6  综合型永磁电磁混合型磁铁设计
    2.6.1  综合型PEM的设计要求
    2.6.2  综合型PEM的参数计算
    2.6.3  综合型PEM的设计结果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永磁电磁混合型高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技术
  3.1  概述
  3.2  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建模与分析
    3.2.1  系统模型
    3.2.2  开环特性分析
    3.2.3  永磁参数和漏磁因素对系统开环特性的影响
  3.3  基于状态反馈的零功率控制器设计
    3.3.1  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3.3.2  状态反馈控制器仿真分析
  3.4  基于参数自适应的零功率控制器设计
    3.4.1  参数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3.4.2  参数自适应控制器稳定性分析
    3.4.3  参数自适应控制器仿真分析

内容摘要
本书以永磁电磁悬浮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领域涉及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以及永磁电动与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应用范围包括中低速、高速和超高速运载系统等。全书在分析磁浮交通系统原理、类型和特点等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磁浮交通领域的研究应用成果,针对常导电磁悬浮技术和永磁电动悬浮技术的发展需求,研究了永磁电磁混合悬浮以及永磁电动与电磁混合悬浮的关键技术,并具体介绍了相关技术的应用成果。
本书是国防科技大学磁浮团队承担“十五”863、“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永磁电磁悬浮课题研究的总结。团队经过近20年的技术攻关,完成了永磁电磁悬浮原理研究、集成试验和整车(平台)验证的研制历程。全书以准确的数据、大量的仿真和现场实验为基础,深入浅出地全面介绍了永磁电磁悬浮关键技术,可为永磁电磁悬浮技术在运载工具、旋转机械、有关装备研发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主编推荐
"1. 国防科技大学磁浮团队在以常文森教授等老一辈专家带领下,从事磁浮运载技术自主研究40余年,在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十五”863计划、“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磁浮团队推动中国常导电磁悬浮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出和发展了一种永磁电磁悬浮运载系统技术方案,并付诸实现。
2. 本书全面总结了作者龙志强团队在永磁电磁悬浮技术领域近20年的技术成果。其在中低速和高速磁浮列车研究与工程应用基础上,提出的新型永磁电磁混合型中低速和高速磁浮列车悬浮系统工程技术方案,具有悬浮能耗低、承载能力强、电磁铁不易发热等优点;针对低真空管(隧)道超高速运载需求,在研究永磁电动悬浮技术基础上,提出并开展的永磁电动与电磁混合悬浮技术的创新研究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工程可实施性强等优点。
3.本书列入“中国磁浮交通基础理论与优选技术丛书”,丛书第一分册《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ISBN 978-7-5478-5445-7;由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师丁叁叁领衔撰写)已先期出版。本书作者龙志强团队所在国防科技大学,为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研制提供了悬浮导向与涡流制动、定位测速以及动态轨检等技术。
4.“中国磁浮交通基础理论与优选技术丛书”的出版,对于打造中国高端装备产业新引擎、形成轨道交通领跑新优势、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