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萤火虫
  •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萤火虫
  •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萤火虫
  •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萤火虫
  •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萤火虫
  •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萤火虫
  •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萤火虫
  •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萤火虫
  •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萤火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萤火虫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6.31 6.8折 68 全新

库存2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菲莉帕·格里夫顿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14619799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1043379

上书时间2023-09-0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你是否厌倦了那些照本宣科的历史故事?你是否也曾幻想改变历史?如果历史可以重来,今天的我们将会是什么样?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力邀各大欧美顶尖院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回答种种关于“如果”的历史问题,通过假设与推演,带你从别样的角度深入剖析历史。从历代君王到重要战役,从注定的历史趋势到风流人物。在历史的分岔口,如果命运选择了另一条路,世界又会如何发展?一目了然的“真假时间轴”,让不同的历史轨迹交相辉映,更有海量精美图片为你勾勒历史的“另一种模样”。

作者简介



目录
皇室成员及领袖
8 如果阿提拉没有死在他的大婚之夜,会怎么样?
14 如果理查二世保住了他的王位,会怎么样?
18 如果理查三世活下来了,会怎么样?
22 如果亨利八世和阿拉贡的凯瑟琳有一个儿子,会怎么样?
28 如果简·格雷没有被废黜,会怎么样?
32 如果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结婚了,会怎么样?
36 如果查理一世赢得了英国内战的胜利,会怎么样?
42 如果维多利亚女王遭遇刺杀,会怎么样?
48 如果亚伯拉罕·林肯没有遭遇刺杀,会怎么样?
54 如果约翰·菲兹杰拉德·肯尼迪没有被刺杀,会怎么样?
60 如果水门事件没有暴露,会怎么样?
战争与战役
66 如果土耳其人没有占领君士坦丁堡,会怎么样?
70 如果西班牙没有征服阿兹特克人,会怎么样?
76 如果詹姆斯起义成功了,会怎么样?
80 如果西班牙无敌舰队胜利了,会怎么样?
86 如果英国成功镇压了美国的独立战争,会怎么样?
92 如果拿破仑赢得了滑铁卢战役,会怎么样?
98 如果南方邦联赢得了内战,会怎么样?
104 如果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会怎么样?
110 如果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了协约国,会怎么样?
114 如果三国盟军在1918年进军柏林,会怎么样?
118 如果美国入侵了加拿大,会怎么样?
122 如果德国赢得了大不列颠战役,会怎么样?
128 如果日本没有袭击珍珠港,会怎么样?
134 如果同盟国在大西洋战役中失败了,会怎么样?
140 如果古巴导弹危机升级了,会怎么样?
命运与境遇
148 如果罗马帝国没有灭亡,会怎么样?
154 如果维京人在北美洲殖民,会怎么样?
160 如果火*阴谋成功了,会怎么样?
166 如果伦敦大火没有发生,会怎么样?
170 如果禁酒令仍在施行,会怎么样?
176 如果纳粹从未掌权,会怎么样?
182 如果披头士乐队从未成立,会怎么样?
186 如果苏联打赢了太空战,会怎么样?
192 如果约翰·韦恩与乔治·华莱士联手,会怎么样?
196 十大杰出架空历史小说

内容摘要
历史这个话题总是令人着迷。当人们谈论历史时,常常会问一个令人脑洞大开的问题,“如果历史是另一种结局,世界会变成什么样?”长久以来,人们猜想了很多“历史的另一种可能”。罗马人想知道,他们有没有可能早在公元前27年就打败亚历山大大帝;中世纪的作家们希望十字军东*更为成功;而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担心拿破仑有一天会征服全球。在《如果历史重来》一书中,众多不同领域的历史学家们审视了历史上的一些关键时刻。如果这些历史时刻发生变化,世界会有何不同呢?他们想象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包括如果德国在“一战”中获胜、亚伯拉罕·林肯没有遭遇刺杀、同盟国在“二战”的大西洋战役中战败、披头士乐队从未组建等。在分析每一种可能性时,书中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和历史图片,以及真实的时间线与被改写的时间线,从而清楚地展示了史实与幻想是从哪里开始分道扬镳的。书中还会介绍历史上杰出的架空历史作品,比如 《11/22/63》《唯恐黑暗来临》《米与盐的年代》等。

精彩内容
如果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会怎么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史蒂芬·拜德塞(STEPHENBADSEY)史蒂芬·拜德塞是伍尔弗汉普顿大学(UniversityofWolverhampton)冲突研究中心的教授。他是国际上公认的军事历史学家,撰写并编撰了超过90本书及论文。他的作品 被译成5种语言,他也经常在电视或其他媒体中出现。
如果德国赢得了“一战”胜利,会怎么样?这要看他们是在什么时候胜利的。一种可能是他们在1914年成功使用施里芬计划(SchlieffenPlan),该计划先迅速击败法国,避免同时在两个前线作战,让战争变得很短;另一 种可能是在打了一场又漫长又艰难的战争之后,在1916年末或1917年初通过协商取得胜利。 这两种可能性导致的结果会非常不同。不管怎么样,你会看到一个巨大的德意志帝国,主导着欧洲的中部与西部。这个强盛的德国很有可能在世界上占有统治地位,但是这个德国从两个方面来说不会像希特勒统治的德国那么糟糕。第一,这个德国不会计划将欧洲的犹太人斩尽杀绝——至少我们觉得不会。其次,这个德国也不会想要统治全球。有了这两个例外,德国会是一个非常恶劣的种族主义国家,坚持着 扩张主义,有足够的经济及政治力量来主导 欧洲。这意味着德国可以利用其势力做一些其他国家以前没有能力做到的事:德国可以支持 一支庞大而优异的军队,足以打败英国皇家海军。尽管他们应该会入侵英国,但是他们并不一定要这么做。他们只需要让英国皇家海军持 续消耗兵力,直到他们投降。 这会导致另一场战争吗?如果德国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欧洲其他国家来说)他们会变成强势的一方。那样的话,大约10年后肯定会有另一场战争,将英国打败。因此,英国绝对不想让这场战争发生。在1914年,英国有3样东西是地球上任何国家都没有的:一个富有庞大资源的全球帝国;世界金融系统的主导权;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如果一个国家在10年后的下一场战争中几乎肯定可以打败英国,那英国为什么要坐以待毙,让那个国家到达那个超越他们的位置呢?如果德国没有战败,还有可能出现另一个像希特勒这样的人掌权吗?
简短来说,会的。墨索里尼(Mussolini)在意大利得势,而意大利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得胜的那一方。凡尔赛条约是(希特勒的)借 口,没有任何一位有名望的历史学家会认为“二战”是“一战”后不可避免的产物。有人认为是1919年的和平条约搞砸了,才导致了“二战”的必然发生,这个想法从历史角度看是不准确的。 胜利的德意志帝国实际上看上去会是什么样呢?这还是要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在1914年战争开始之际,德国人对战争的目标没有任何真正的概念,他们只是想到达敌方的首都,就像他们从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获得的经验一样。1914年9月,他们打算占领(法国)首都的计划失败了,然后他们才意识到他们需要某种战争目标,所以他们想出来“九月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德国想要控制比利时,将比利时作为一个附庸国,然后控制中立的荷兰。德国还计划吞并法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那里的工业,再吸收奥匈帝国的部分地区,将德国边境向东推移。这些措施会使德国变成一个在欧洲起主导作用的超级大国,德国的势力大约将从法国加来向东横跨至俄国基辅(Kiev)。 如果美国提早加入了“一战”,德国还有可能获胜吗?就像现实中发生的那样,德国转而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在1917年1月至2月开启无限制的潜艇战,试图将英国军队拖垮,以此想要取得另一场全面胜利。也正是这个重要的决定,让美国决定加入“一战”。一旦美国也加入了战争,德国人就很难取得任何胜利了;他们在1918年春季通过春季攻势准备尝试最后一搏,但是这场攻势并没有成功。 如果美国没有加入战争,他们还会成为如今一样的全球超级大国吗?或者他们会变得更加与世隔绝?美国加入“一战”后,成为了一股重要的全球势力。“一战”的影响之一的确是让美国首次作为非欧洲势力,在国际体系中起到关键作用。而“二战”的影响是让欧洲势力不再扮演原先的角色,让美国和苏联这两个非欧洲势力建立起全球主导性作用。这个局面持续到1990年至1991年“冷战”末期。如果美国没有参与“一战”,在1945年后还会成为全球利益的焦点吗?我觉得不太会。如果德国没有威胁美国或者美国的利益,你将看到一个更加孤立主义的美国。如果一个既自信又好战、支持扩张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德国开始对美国产生威胁,美国几乎肯定会回应。 如果德国获胜,国际联盟以及后来的联合国还会出现吗?不会。国际联盟其实是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一个理想。当然,美国自己并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但是这是包括1919年《凡尔赛和约》在内的《巴黎和约》产生的结果。你会在欧洲看到类似国际联盟的某种形式,它会是19世纪德意志关税同盟的衍生品。这个同盟会变得与现代的欧盟有些类似,但是这种相似仅停留在贸易方面。欧洲会成为一个非常大的贸易体,但是各个国家的法律、传统以及关于人权的态度会大相径庭。不过,我觉得如果德国在“一战”中获胜,在“二战”后成为联合国的国际联盟并不会出现。
你觉得“二战”还是会发生吗?如果后来的德国演变成了我说的那样,在“一战”中获胜,获得了那样的主导权,谁还有理由与德国开战?唯一的可能是参照英国之前的策略,就像对抗拿破仑统治下经历革命的法国那样,不断建立同盟,一次又一次失败,在打败拿破仑之前永不放弃,让战争持续四分之一个世纪。因此,很容易想象英国会利用帝国的资源,坚决不愿意承认德国的胜利,继续在欧洲边缘及世界各地开展一场漫长的战争,阻止德国主导世界。这场战争可能会延续几十年。很难说英国会不会将美国拉入他们那一方,因为这完全要 看德国会不会阻断英国军队的供应线,直至他们投降。 P92-96(部分)如果拿破仑赢得了滑铁卢战役,会怎么样?滑铁卢,1815年6月18日—19日艾伦·福里斯特(ALANFORREST)艾伦·福里斯特是约克大学的现代史名誉教授。他写了很多关于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历史的著作,包括《拿破仑的人:革命中的士兵与帝国》(Napoleon’sMen:TheSoldiersOfTheRevolutionAndEmpire),以及一本叫作《拿破仑》(Napoleon)的传记。他还曾为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伟大战役”系列写过一本关于拿破仑战役的书。
马克·阿德金(MARKADKIN)马克·阿德金是一名军事历史学家。他在英国陆军服役了18年,并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公职机构(ColonialService)工作了十余年,之后开始写作。曾出版《滑铁卢伙伴:全世界最著名陆战战役的全面向导》(TheWaterlooCompanion:TheCompleteGuideToWorld’sMostFamousLandBattle)和《西部前线的伙伴》(TheWesternFrontCompanion)。
如果拿破仑赢得了滑铁卢战役,会怎么样?艾伦·福里斯特:他肯定会拿下布鲁塞尔(Brussels),然后他可能会尝试向莱茵(Rhine)和谢尔特(Schelt)的边界进军。但是他不可能取得长远的胜利。他在几周后或者几个月后肯定还是会失败的,因为除了英国、荷兰、比利时和普鲁士的军队加入了滑铁卢战役,奥地利和俄国的军队还没有参战,而他们有15万到20万的陆军在后方守候着。而且,沙皇尤其想要摧毁拿破仑:他觉得如果拿破仑势力继续逍遥法外,欧洲不可能保持和平。 马克·阿德金:我觉得拿破仑只能享受短短几周成功的滋味。如果他赢得了这场战役,威灵顿公爵(Wellington)会让他的军队剩下的士兵撤退,而拿破仑会不得不匆匆回到巴黎。反法同盟会等待奥地利和俄国军队到达,并等待英国与普鲁士军队恢复元气,然后他们可以一起组队。拿破仑根本不会有什么机会。 为什么拿破仑会在滑铁卢失败?阿德金:拿破仑之所以遇到了大问题,是因为他被好几个国家包围了,而这些国家都急切地想要除掉他。他回到巴黎立足之后,会面临四个主要的威胁:位于比利时由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英荷联军、位于德国由布吕克(Blucher)率领的普鲁士军队、巴克利·德·托利(BarclayDeTolly)率领的俄国军队以及施瓦岑贝格率领的奥地利军队。那将近是50万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都打算聚集于巴黎。拿破仑可能取得胜利的唯一办法,就是最大程度上利用俄国和奥地利等军队到达巴黎所需的时间。当他们行军时,他不得不应付其他敌人,尤其是威灵顿公爵和布吕克的军队。他想要在利尼(Ligny)打败普鲁士军队,当时有一支小部队暂时拖住了威灵顿公爵的军队。一旦打败了普鲁士军队,他就可以将两边的军力结合起来,对付威灵顿公爵。他在利尼取得了一部分胜利——他的策略成功了,他将反法同盟的军力分成了两个部分,主要对普鲁士军队 发动进攻。他打败了普鲁士军队,但是没有摧毁 他们的军力。他让普鲁士军队退兵了,给了他们恢复元气的机会。那是一个错误。拿破仑让他们向北撤军,而不是向东撤军。他们向北撤军时,就可以改变路线,重新加入到威灵顿公爵的军力中去。 福利斯特:拿破仑不可能有办法找到大量的额外士兵,因为他当时只能靠法国的人口了。而当他在埃尔巴(Elba)的时候,法国已经废除征 兵了。只要反法同盟可以统一军力对抗他,就可以远远超越他的军力,他是完全没有希望的。在利尼之战后,他没能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这后来成为了他犯下的致命错误。 这么说,如果拿破仑在利尼阻止了普鲁士军队,他还是有可能在滑铁卢击败英国军队的?阿德金:威灵顿公爵知道普鲁士军队要来了;有人向他承诺他们会来,这也是为什么他守在滑铁卢,保卫着那座桥。如果他知道普鲁士军队不会来,他可能会撤退,直到他有办法加入普鲁士军队。这样的话,这场战役就不会发生,至少不会在那里发生。因此,最关键的是普鲁士军团和他们的到来促成了这场战役。 法国人民支持拿破仑从埃尔巴回归吗?福利斯特:最重要的是要记住1815年的法国人民已经厌倦了战争;他们最想要的就是和平,而几乎没有人相信拿破仑可以带来和平。另一方面,没有人热爱波旁王朝,所以当然也没有人想回到旧制度。大家害怕波旁王朝会企图重建之前存在的那种由贵族及教权主义掌权的状态。 在帝国的鼎盛时期,拿破仑将自己包围在奢侈与富贵之中。但是,当他在1815年从埃尔巴回归时,他将自己的形象打造成军队中的一名小下士,说自己凭借才能,平步青云,成为了军队指挥官。这个形象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属于人民的,是忠于1789年的革命理想的。这是一个聪明的策略。 阿德金:大多数老兵都十分忠于拿破仑。拿破仑在一场又一场的征战中,抬高了普通法国士兵的身份。他非常慷慨,给士兵很好的报酬。成千上万的老兵在波旁王朝复辟时被驱逐出了军队。我觉得当拿破仑从埃尔巴回来时,这些老兵身无分文,不再像以前一样是优秀公民了,因此数以千计的人重新加入了拿破仑的军队。 如果拿破仑抛弃了他的帝国野心,他有没有可能通过协商,继续统治法国,而不是让反法同盟复辟波旁王朝呢?阿德金:在一开始,他从埃尔巴回来之后,就试过这样做了。他想要让欧洲势力相信,他并不想要开战,而且他会完全放弃向比利时、荷兰、德国及波兰索赔。当然了,他并没有成功。 福利斯特:这从来都不现实。俄国不会允许这件事发生,我觉得英国应该也不会。不过,英国确实想要法国继续成为欧洲势力中有效的一部分。因为,如果想要欧洲和平,就得用法国来平衡欧洲的势力结构。英国很清楚民族主义的普鲁 士可能会继续猖獗,也很清楚俄国带来的威胁,尤其是在巴尔干(Balkans)以及地中海东部带来的威胁。英国特别需要维持与印度的沟通渠道。要记住,英国在1815年时是一股新兴的全球势力,而俄国人很清楚这一点。因此,英国需 要保护法国的地位,但是那也意味着他们必须确定,法国会是国际社会中一位可靠的成员。因为这个理由,他们不得不除掉拿破仑。换成谁在那个位置并不重要,波旁王朝也可以,但是他们很确定他们不想要拿破仑在那个位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