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科技:大国竞争的前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硬科技:大国竞争的前沿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2.25 5.4折 78 全新

库存2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西安市中科硬科技创新研究院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98160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31280726

上书时间2023-08-3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次工业革命使人类文明的中心从中国转移到了欧洲,结束了中国在农耕时代保持了数千年的繁荣。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和美国极大地受益,夯实了美国日后崛起的基础。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把握住了机会,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信息文明阶段的全球中心。
如今,信息革命带来的科技创新红利进入衰减期,第四次工业革命呼啸而来,推动人类文明进入个全新的阶段。要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硬科技的突破创新。
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发达国家是不会向中国开放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成果也不会向我们开放。中国必须完成自己的创新驱动发展,从承接发达国家扩散的技术红利变成自主创造我们自己的技术红利,这是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目录
第一篇  总论篇
  第一章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硬科技发展史
    一、宇宙发展背后的底层规律
    二、科技主导人类文明中心的变迁
    三、潜藏在科技背后的规律
  第二章  硬科技应运而生
    一、硬科技的诞生
    二、硬科技的内涵
    三、硬科技的外延
    四、硬科技的发展和演变
  第三章  硬科技主导全球大变革
    一、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第四章  中国崛起靠硬科技驱动
    一、中国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硬科技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三、中国硬科技发展正当时
第二篇 科技篇
  第五章  硬科技之信息技术
    一、光刻机
    二、5G技术
    三、人工智能
  第六章  硬科技之光电芯片
    一、又一次技术突破的历史节点
    二、从集成电路到集成光路
    三、什么是光电子技术
    四、光电子技术的国际发展态势
    五、中国的光电子技术发展现状
    六、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光电芯片公司
    七、国内光子芯片的未来发展需要
  第七章  硬科技之智能制造
    一、工业机器人
    二、3D打印技术
    三、数字孪生技术
  第八章  硬科技之新能源
    一、氢能
    二、太阳能
    三、核能
  第九章  硬科技之生物技术
    一、基因编辑技术
    二、合成生物学
    三、脑科学
  第十章  硬科技之新材料
    一、化合物半导体
    二、量子点显示
    三、氢燃料电池
  第十一章  硬科技之航空航天
    一、军用无人机
    二、重复使用运载器
    三、低轨小卫星星座

内容摘要
 硬科技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技术系统中的重要
节点,将引领产业变革和社会进步。实现硬科技的突破,将助力我国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领先优势,也是保证我国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其他安全的根基。
本书首先回顾了历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及大国地位更替的,在此基础上,从当前社会语境下硬科技的内涵出发,全面梳理了信息技术、光电芯片、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
海洋科技这八大硬科技领域
的最新成果和趋势、各国布局以及我国的现状和地位,并提出了切合我国现实的发展建议。硬科技的研发周期
长、回报慢、风险高,这就需要硬科技的研发人员、投资人以及政策制定者有“硬精神”,有数十年坐“冷板凳”的定力;实现硬科技的突
破,需要从人才、金融、政策几个层面全面发力。

精彩内容
 第一章人类历史就是一
部硬科技发展史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习近平一、宇宙发展背后的底层规律星河璀璨,日转星移,雷鸣电闪……仰望天空,是人类最深邃的沉思——宇宙是什么?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宇宙有无边际?是什么在支配着宇宙的运转?自人类诞生以来,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歇。
从宗教神话到哲学思辨,再到经验观察总结,进而到今天依靠科学实证的方式,几千年来人类依靠聪明才智试图探寻宇宙的真相及其背后的支配力量。尽管到目前为止,人类关于宇宙的所
有探索和想象,都还未能完全揭开真相,但是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升,我们离真
相会越来越近。
最初,人类在解释雷鸣电闪、地震、狂风暴雨等自然现象时,认为在这些现象背后存在着一种超自然力,为了消除内心的恐惧和危机感,逐渐将这一超自然力人格化,由图腾逐渐演变为万能的造物主,并希望通过对这些主宰力量的崇拜和敬畏来获得安宁。此后,人们不断畅想造物主如何创造了宇宙,并通过这种畅想开启了人类对宇宙规律的探索和认知。从西方人认为的宇宙万物的主宰者是上帝,到我国古代的“盘古开天辟地”等,人类在宇宙的形成上似乎默契地达成了关于人类历史第一认知的共识,即宇宙是由“神明”设计和创造的。
后来,古代学者们从哲学思辨的维度开启了人类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