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义的逻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定义的逻辑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3.09 4.8折 8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威廉·莱斯利·戴维森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22505268

出版时间2022-03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31399331

上书时间2023-08-3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海,1977年出生于河南许昌,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许昌学院逻辑研究所副所长。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逻辑史、科技哲学、人工智能。
谢昊岩,男,1994年1月生,南京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逻辑。

目录
目录
CHAPTER11
WORDS AND THEIR MEANINGS1
第一章2
词及词义2
CHAPTER 241
DEFINITION: ITS NATURE AND ITS MODES41
第二章42
关于定义:其本质与种类42
Inductive Definition.43
归纳定义44
Deductive Definition.51
演绎定义52
CHAPTER Ⅲ.73
DEFINITION : ITS LIMITS AND ITS TESTS.73
Ⅰ. Its Limits73
第三章74
关于定义:局限性与检验74
Ⅰ.定义的局限性74
Ⅱ.Its Tests75
Ⅱ.定义的检验76
 . Analysis.85
 . 分析定义86
CHAPTER IV.93
LEXICAL DEFINING.93
第四章94
词典定义94
Definition.97
定义98
Synonyms.121
同义词122
Meanings.145
词义146
CHAPTER V.163
SCHOOLBOOK DEFINITION.163
第五章164
教科书定义164
CHAPTER VI.181
PHILOSOPHICAL VOCABULARY181
第六章182
哲学词汇182
CONSCIOUSNESS.185
CONSCIOUSNESS186
IDEA.199
IDEA200
SUBJECT—OBJECT.209
SUBJECT—OBJECT210
1. HAPPINESS.221
HAPPINESS222
2. SYMPATHY.231
2. SYMPATHY232
CHAPTER Vll.241
PHILOSOPHICAL VOCABULARY-(Continued)241
INTUITION.241
第七章242
哲学词汇-(续)242
INTUITION.242
VIRTUE.257
VIRTUE.258
1.SENSATION.267
1.SENSATION.268
2.REASON.283
2.REASON.284
TRUTH.305
TRUTH.306
CHAPTER Vlll.319
SEPARATION OF QUESTIONS IN PHILOSOPHY.319
第八章320
哲学问题的分离320
Ⅰ.321
Ⅰ.322
Ⅱ.339
Ⅱ.340
Ⅲ.347
Ⅲ.348
Ⅳ.357
Ⅳ358
CHAPTER IX.359
STATEMENT OF QUESTIONS . IN PHILOSOPHY,359
第九章360
哲学问题的陈述360
CHAPTER X.375
BIOLOGICAL DEFINITION.375
第十章376
生物学定义376
Ⅱ.—TERMINOLOCY415
Ⅱ.术语416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词汇定义的问题以及正确定义的方法。
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词及其词义。在这一章中,主要围绕关于词义三个问题进行阐述。 第二章主要讲了定义的本质和种类。
第三章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会谈一谈究竟哪些词是无法进行定义的,然后会简要介绍怎样去检验一个定义的有效性,检验有效性需要遵循何种规则。
第四章讲了词典中的定义存在的问题,包括词义的混淆、词源的滥用、概念不完整、试图定义不可定义的概念、缺少对同义词的辨析等等。
第五章所讨论的问题关于教科书中的定义。教科书有一些特点是词典没有的,在进行定义的时候我们必须把这些特点考虑在内。所以在这一章中主要是对这些特点进行介绍。
六、七两章讲的是关于哲学词汇定义的一些方法。对于哲学词汇的定义,使用的也是之前已经陈述过的方法。在这两章中,会举例说明一些定义方法的组合是如何进行定义的。
第八章说了哲学问题分离。在哲学中,把看似不相关但又相互关联的问题区别开来是极其重要的一点。在本章中,会以一些例子来对其进行说明,并且对一些需要分开处理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讨论。
第九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哲学问题的提问方式的。在本章中会对一些错误的提问方式进行描述,以提醒人们避免进入这些陷阱。
第十章说的是之前讨论的定义方式、原则等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精彩内容
第一章词及词义总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符号。我们有必要让这种思想工具尽可能完美,使这些符号能够准确表达思想。但很可惜,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果我们认真思考这种必要性,就会发现现在很多地方我们都错得很离谱。与伟大的词典编纂者一样,我们认同语言的重要地位,但是我们并不像他们那样认为这些符号如此重要,也不像他们那样认为使用这些复杂的符号非常困难:尽管,我们希望这个工具能够永存于世,就像它们所表示的东西那样。事实上,实现这个愿望,并进一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完美状态并不是很困难。在哲学领域,很多激烈的争论和辩论是出了名的“文字战争”。它们的出现要么是因为思想家的随意和粗心,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他们本可以用最准确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要么是因为他们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准确地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第二个原因是语言这一工具本身固有的缺陷,也许语言永远不可能变得绝对完美,但是第一个原因完全可以借助正确的定义避免,不应有任何借口犯这种错误。定义明确、清晰易懂、表达恰当的词语是思想家的灵丹妙药。语言越接近完美,我们的思想就越能被精准地表达,反之,则会越来越混乱。
首先,我们不妨注意一下在使用过程中词义发生改变的倾向,上文中我们说到的词语的复杂性及其使用中会遇到的困难就包括这种倾向。如果我们知道了词义改变所遵循的原则及其局限性,那么我们之后所要做的种种对词汇的处理就很容易进行了。
词语和思想之间关系的逻辑目标应当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每种思想都应该由一个特定的词来命名,每一个词也只能有且仅有一个含义。如果这个目标能实现的话,那么绝大多数哲学争论都会被轻而易举地解决,争论的范围就会缩小到一个可控的范围。但是,由于语言是“活”的,它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不会一直保持一种状态,所以这种逻辑目标是无法达成的。而且,即使今天达成了,也难以保证明天不会发生变化,因为其影响因素数量太多,且种类复杂,使用语言的个体数量多且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所以词义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有绝对的统一性。人们的无知、固执、怠惰、任性等等,都是会产生影响的,而且即使是把世界上的词汇都交给专家们确定,但由于个体智力水平差异,更不用说这些专家的不同偏好,我们依然无法实现语言的统一。所以我们认为,一个词常常将代表一种以上的概念,或者说通常会有好几个不同的含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与其浪费时间谴责不可避免的事情,不如认真思考词义的改变遵循何种原则,从而可以对其进行哲学辩护。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很明显也很简单。正如密尔很久以前在他的《SystemofLogic》中指出的那样,词语在从一种含义到另一种含义的变化中服从两个原则:第一,它们的范围可以扩大,所以以前不属于它们含义范围的东西现在被包括在内。第二,它们的范围可以被限制或缩小,以至于以前它们包含的东西现在被排除在外。这两个过程,即词义扩展和缩减,一直都是存在的,其例子随处可见。
对于扩展过程,我们可以以“Experience”一词为例。它曾经被限制于人类个体,只是简单地表示个人认识和观察范围内的内容。然后,它被扩展到包括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来自身边的人,可从他们直接获得,或通过历史间接获得等等)。最后,它被扩展到包括祖传的经验——从我们祖先那里继承的天赋和特征。还有,严格地说,“Language”表示“通过言语进行思想交流”。但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它包括了任何思想交流的符号系统,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无论是通过面部表情、手的动作还是身体的姿势。同样,在自然科学研究的促使下,“Law”这个简单的司法概念也得到了扩展:“规则性、统一性、发生的恒常性”是一个比“在惩罚威胁下强制服从的权威规定”更广泛的概念。如果我们拿“Punishment”这个词来看,我们会发现它已经从仅仅意味着“施加身体上的痛苦”扩展到了其它方面的痛苦——例如羞耻、丢脸、意识到自己被朋友猜测而产生的精神不安的感觉等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