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1.97 6.5折 96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阿娟//张仲华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16192450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6元

货号3823443

上书时间2023-08-3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意蕴——提升民族思维,实现民族复兴
  第一节  大众化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
    一  大众化远不止于观念层面的运动转化
    二  正视大众化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三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大众化: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一  学界重提大众化
    二  大众化的实质、历史和逻辑
    三  大众化的实现方式
    四  在解决问题中推进大众化
  第三节  研究的核心问题和思路
    一  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为大众立言的新哲学——大众化的内在根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格——改变世界
    一  实践是改变世界的唯一途径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的改变
    三  哲学在“改变世界”中得到传扬和发展
  第二节  哲学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掌握大众
    一  大众是何许人
    二  大众的力量所在
    三  理论怎样掌握大众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目标——每个人的自由解放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目标的历史确立
    二  人自由解放的辩证历程
    三  马克思主义价值目标在中国的现实展开
第二章  为民族立命的新追寻——大众化的必然与逻辑
  第一节  探索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大众相识相知
    一  东西方文明碰撞,马克思主义进入国人视野
    二  新文化激荡,何以解决中国问题的探寻
    三  中国问题推动,新哲学不断化作改变世界的力量
  第二节  启蒙与开新:大众化的早期进路
    一  思想文化界的有效阐释传播
    二  革命领袖的自觉创造
    三  思想传播与社会变革协同互动
  第三节  发展与超越:当代社会历史的新变迁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关系更趋复杂
    二  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有所变化
    三  理论(教育)学术化、功利化,同大众距离拉大
第三章  当代境域中的新问题——大众化面临的困难与起点
  第一节  主体意识的觉醒与传统思维的羁绊
    一  传统哲学主客二分思维及其影响
    二  历史上大众主体不足的局限及其影响
    三  当今大众主体间矛盾及其思想冲突
  第二节  公平正义的诉求与特权传统的束缚
    一  公平正义是历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自觉展开
    二  特权追求是公平正义实现的重大障碍
    三  破解不公平现实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批判
  第三节  资本逻辑的力量与思想文化的困惑
    一  资本逻辑的力量及其是非功过
    二  资本逻辑对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影响
    三  资本逻辑对大众造成的深层思想困惑
第四章  创新普及的新构想——大众化的理论任务
  第一节  加强面向现实的基础性研究
    一  走出“夹缝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  揭示改革发展中人与世界的复杂关系
    三   揭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复杂关系
  第二节  注重面向现实的应用性研究
    一  应用性研究与专门化研究
    二  注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应用
  第三节  注重创新普及的方法研究
    一  个体、群体、社会三个层次的主体及特点
    二  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的重要方法
    三  创新武装大众的方法
结语  持续推进的新举措——大众化的实践任务
    一  理念:不断增强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自觉
    二  机制:不断完善教育、评价、激励机制
    三  平台:不断稳固大众化的主平台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任阿娟、张仲华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下简称大众化)在当代中国,不仅是一个哲学理论关照中国问题,不断得到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发展创新,且向大众传播普及的理论提升与推广过程,更是一个把发展着的哲学理论转化为大众精神文化内核、大众实践根本思想方法和价值目标引领,不断改变大众现实生存状态
,超越种种自然必然性、历史必然性束缚,追求和实现理想社会生活的实践提升过程。这是一个十分复杂
的自觉追求、自觉理论构建和自觉实践推进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包含着由优秀分子、专业人士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基于对中国大众特定时空中生存状态及其变革可能与现实条件的自觉理论把握、深刻科学揭示的不断的理论创造过程,和基于对大众实践力量及其多种可能性的充分认知和科学揭示,不断呈现大众命运的诸多可能性前景,并通过社会治理管理机构主体哲学智慧、境界的提升、实践的改善,实际地引领大众努力开拓新生活、追求实现新未来的不断的历史创造过程。即大众化既是各个时期哲学理论工作者进行专业的思想理论构建和向非专业大众的传播普及、推广运用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也是哲学不断深人各个时期社会治理实践、深人大众生活实践,进而不断得到运用、检验、完善和发展,提升社会实践主体的哲学思维和实践方式的理论和实践过程。是一个哲学理论与社会实践交互推动、无限深化的辩证复杂的历史过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