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敬熊院士传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陈敬熊院士传记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1.73 7.6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姚俊//苏恩惠//吕成冬|编者: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总编委会|总主编:许达哲//高红卫

出版社中国宇航

ISBN9787515909394

出版时间2015-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435664

上书时间2023-08-3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张姚俊、苏恩惠、吕成冬、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总编委会、许达哲、高红卫编著的《陈敬熊院士传记》描写了陈敬熊的成长经历,记载了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歌颂了陈敬熊的高尚风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于记载航天历史、传承航天精神、培育航天新人、促进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该书语言优美,情节感人,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具有较强的阅读和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吕成冬,201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钱学森以及当代中国科学家生平及学术思想研究。
苏恩惠,1958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曾任航天二院23所一室党支部书记,高级工程师,450一1通信卫星地面测控系统天线、伺服、馈线副主任设计师。编写《制导雷达通用规范》等三部航天部部级标准,《某工程制导雷达研制过程与经验教训》《制导雷达抗干扰总体性能设计方法》等。2007年,任《23所所史》编辑部副主编。
张姚俊,200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硕士。现为上海市档案馆馆员,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会员,招商局史研究会会员。编著有《外滩传奇》、《魅上海》(合著)、《老上海城记一一河与桥的故事》,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世纪》《档案春秋》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目录
第一章  甬江沪上路渐宽
  1.经商传家,抑或读书自立
  2,“谁说乡下孩子不如城里小孩”
  3.沪上求学,萌生爱国情怀
  4.倔强少年,挑战“先生”
第二章  “大同”“交大”学业成
  1.大同,“大不同”
  2.与交大数学系擦肩而过
  3.不甘碌碌无为的“接线员”
  4.攻读交大硕士,钻研电信技术
  5.师恩永志于心
  6.憧憬新中国
第三章  电信领域崭露才华
  1.奔向北京,朝着理想进发
  2.做“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3.解决实战难题,支持抗美援朝
  4.再接再厉,赶超美国同行
  5.多年直接领导,成为良师益友
第四章  踏上航天新征程
  1.国防部五院的组建
  2.成为第一代航天人
  3.研制“争气弹”天线
  4.首创Maxweu方程直接求解法
  5.实至名归的委员
  6.来自中南海的关怀
第五章  地空导弹制导站攻坚
  1.仿制“543”制导站
  2.最后时刻遇难题
  3.被钱学森点将
  4.攻关拔寨解难题
  5.击落u一2的利器
  6.荣膺少校军衔
第六章  会战制导雷达
  1.毛泽东决定研究“防御”问题
  2.奋战在云贵高原
  3.“715”雷达天津会战
  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5.接受“革命”锻炼
第七章  迎来科学的春天
  1.令人鼓舞的科技盛会
  2.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3.学术活动促交流
  4.学术专著亮相国际书展
  5.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6.二十五年入党路
第八章  传递科技星火
  1.执教北大、清华
  2.“师傅带徒弟”
  3.建立雷达育人基地
  4.“学术问题不留情面”
  5.创造发展机会,提携青年才俊
第九章  吾爱吾家
  1.对父母的愧疚
  2.情重姜肱
  3.相濡以沫六十载
  4.埋在心底的爱
  5.大洋彼岸的牵挂
  6.一项特殊的奖学金
第十章  最美不过夕阳红
  1.鲐背之年的“不老传奇”
  2.晚年老乐生活
  3.两桩未了的心愿
  4.与数学的“不了情”
陈敬熊大事年表
陈敬熊主要著作目录
陈敬熊主要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航天精神是包括航天院士在内的几代航天人,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提炼、传承而逐渐形成的,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张姚俊、苏恩惠、
吕成冬、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总编委会、许达哲、
高红卫编著的《陈敬熊院士传记》全面反映了航天院士的学术成就、科学作风和思想品格,有助于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精彩内容
 1935年,陈敬熊在私塾里已接受了7年的小学教育。在乡下,对于许多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孩子能识字、会算账,已经可以送到商号去当学徒了,也能为家中减轻负担。但陈家却不一样,作为一家之主,陈葆珊已在上海发展两年有余,事业基本稳定下来,也有能力为子女们提供更好的读书条件。大哥陈敬亚早在宁波城里读书,切身感受到城里教育质量要
好于乡下,极力主张二弟也到城里来读书。
按照敬熊的受教育年限,小学读了7年,应该能升初中了。但是,乡下的私塾教育相对城里落后,主要是偏重语文教育,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等新知识缺乏相应的教学力量,与城里的初中教育无法完全接轨。
为此,敬熊需要在宁波补上高小的课程。
略带着乡下人进城时的羞怯和不安,敬熊被大哥送到宁波的考场,接受人生首次重要的入学考试,且顺利通过。这令父母和大哥喜出望外,大家原本有些担忧乡下的教育跟不上,但是敬熊的聪颖和勤奋弥补了客观环境的不足。“谁说乡下孩子不如城里小孩”。陈敬熊第一次有了自信,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下了。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陈敬熊直接就读宁波市立四眼碘小学的二年级。四眼碘小学(该校创建于1913年2月,原名鄞县第二高等小学校,1929年8月更名为宁
波市立四眼禊小学,1949年9月改名为宁波市立江东中心小学,1956年2月复名为宁波市四眼禊小学,1985年9月增挂“宁波市江东区实验小学”的校牌)是当时宁波城里数得上的新式学校,距压赛堰村约4.5千米。为了更好地接受正规化教育,年纪尚小的陈敬熊第一次独立生活,住宿在学校里,每两周才回家一
次。
新学校的教师们大多受过西式教育,上课时尽心尽力,讲得颇为生动,给陈敬熊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陈敬熊全力以赴学好各门功课,学习态度非常认真。
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他的总成绩名列全班第一。
看到这张优异的成绩单,陈敬熊有些沾沾自喜,自满情绪不自觉膨胀起来,学习也放松了。结果到了第二学期,考试分数大幅下降,期末总成绩仅仅排名第六。童年的这一小小挫折,让陈敬熊一直记忆犹新,成绩的跌落使他第一次懂得了“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让他意识到躺在以前的荣誉上面止步不前,只会导致失败的结果。
一年后,陈敬熊顺利完成高小阶段的教育,在选择就读哪所中学时,他听从了大哥的意见,报考正始中学。因为陈敬亚在这所学校就读,他认为该校教学质量不错,离家很近,况且哥俩在同一所学校也可以相互照应。1936年,陈敬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正始中学。
鄞县私立正始初级中学(今宁波市鄞州区正始中学)是当地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创始于1931年,前身为宁波(鄞县)高级工科中学(今浙江工业大学前身之一)附设初中,1934年开始独立办学。
正始中学采用正规的课程体系,开设有国文、英语、
算学、劳作、公民、动物、历史、地理、卫生、图画、音乐、植物、童子军共13门课。正始中学以教学严、质量高而闻名宁波,该校毕业生成绩连续多年在全省毕业会考中名列前茅。
P12-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