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历代贤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扬州历代贤官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6.78 6.1折 6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韦明铧

出版社广陵书社

ISBN9787555406211

出版时间2016-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3756893

上书时间2023-08-3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悠久的历史催生出熠熠生辉的扬州文化,蕴含着丰厚的廉政文化资源,流传着许多清官廉吏的千古佳话。曾任扬州太守的苏轼,洁身自好,体恤民艰,罢开芍药“万花会”;“扬州学派”领袖阮元,为官清正廉洁,每逢生日就会悄悄躲起来,谢绝属官、门生送礼,便有了“阮元避寿竹林间”的趣事,等等。
韦明铧编著的《扬州历代贤官》选取扬州历史上典型的三十多位勤廉官员,以史料为基础,剖析人物事迹背后的现实意义,并配以人物画像、相关图片,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开展廉政教育的鲜活教材。

作者简介
韦明铧,文化学者,一级作家,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扬州市老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扬州市政协常委,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鉴真佛教学院特聘教授。出版著作约六十种,代表作有《浊世苍生》《水土一方》《扬州文化谈片》《扬州戏曲史话》《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荣获国家图书奖、华东图书奖、华东田汉戏剧理论奖、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理论奖。

目录

引子

  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
  张纲/豺狼当路  安问狐狸
  陈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

  谢安/外不寄傲  内润琼瑶

  来护儿/重然诺  廉财利

  李善/方雅清劲  淹贯古今
  刘晏/理财常以养民为先
  杜佑/详古今之要  酌时宜可行

  包拯/清心为治本  直道是身谋
  韩琦/万籍在手  四相簪花
  欧阳修/宽者不为苛急  简者不为繁碎
  苏轼/虽杀风景  免造业也
  刘宰/由来乐事在田园
  李庭芝/宁为玉折兰摧  不为瓦砾长存

  胡长孺/为人光明宏伟

  左唐/平生砥砺名节
  蒋瑶/琼花直谏  赤胆堪嘉
  史可法/数点梅花亡国泪

  王士禛/昼了公事  夜接词人
  叶燮/春在千门万户中
  龚鉴/脂膏之地  耻为俗吏
  汪楫/见证钓鱼岛  延誉却金亭
  王念孙/一家之学  三世相承
  卢见曾/书生面目  菩萨心肠
  曾燠/旦接宾客  昼理简牍  夜诵文史
  郑燮/一枝一叶总关情
  伊秉绶,不负月明能几人
  阮元/实事求是  无所不包
  方溶颐/战后重建第一人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董恂/独留真气满乾坤
  张联桂/感事忧时夜不眠


内容摘要
 韦明铧编著的《扬州历代贤官》收录扬州历史上的贤官32人。时代上自西汉董仲舒,下至晚清张联桂
,地域以扬州郡城为中心,旁及宝应、高邮、仪征、
江都、甘泉诸县。这些官员或重于思辨,或勤于事功
,或偏于教化,或贵于操守。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最纯正、最厚重、最核心也最感人的价值观,对于当今官员有启迪意义和楷模作用。

精彩内容
 广陵治水陈登一生的主要成就,在政治上是消灭吕布,击败孙策;在经济上是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他在扬州进行了几项意义深远的水利工程,如改道邗沟、设置五塘、开凿龙河,它们与扬州的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改道邗沟。在陈登来广陵以前,南北运输依然靠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故道,从广陵到淮河要先人高邮湖,向东北绕经博支湖、射阳湖,再转头折向西,转白马湖,由末口入淮。如此水道曲折,旷日持久,费力费时。陈登决定开辟另一捷径,由高邮湖直下界首湖,再北通白马湖。这样船从广陵启航入淮,航程大大缩短。这条河史称“邗沟西道”,也是现在京杭大运河扬州段的主要航道。
设置五塘。五塘体现了陈登的智慧和担当。在古代广陵的生产条件下,利用山区高低起伏的地形,修筑水库塘坝以蓄水,既保证了城乡人民的生活,又确保了蓄洪排涝,还能够输水运河以保障通航。在五塘中,陈公塘最大,周边长九十多里,可灌田千余顷,塘址在仪征白羊山以南,官塘集、龙河集以北。陈公塘的东、西、北三面倚山为岸,南面筑垒成堤,如今尚有遗迹可寻,当地人称其为“龙埂”。勾城塘面积比陈公塘小,周边长十八余里,塘址在乌塔沟与沿山河交汇处,塘水沿乌塔沟流入仪扬运河。小新塘、上雷塘、下雷塘都比较小,周长只有六七里,槐子河将这三个塘串连起来,从西向东分别是小新塘、上雷塘、下雷塘。当年的塘水可从小新塘注入上雷塘,再转入下雷塘,沿槐子河往东流入大运河。
扬州五塘也带动了周边各县的湖塘建设。据史料记载,此后有宝应二塘,仪征四塘,高邮三塘,江都五塘,共计十四塘。陈登在广陵治水方面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五塘一直发挥作用,唐贞观年问李袭誉修雷塘引水渠,又新筑勾城塘。贞元年间杜亚修陈公塘和勾城塘,建斗门,引渠水至扬州接济运河,并灌溉两岸农田。宋、明时多次修浚。清雍正时,疏浚了勾城塘通运河的乌塔沟。清中期后,五塘不复存在。
开挖龙河。陈登还开挖了龙河。扬州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处容易干旱,低处容易内涝。为了给缺水的山区解决水源问题,陈登修建了一条南北人工水道,把南水引向北边,为山区农业提供了保障。老
百姓为了纪念他,将这条贯穿仪扬山区的水道称为元龙河,也即今天的龙河,龙河镇也由此而名。
陈登在广陵多年,治理有方,民赖其利,百姓对他感恩戴德。陈登转任东郡(今河南濮阳)太守时,广陵吏民扶老携幼,要随陈登一起北迁。陈登十分感动,耐心地劝说他们回去:“我在广陵任太守,吴寇频频来犯,总算勉强打跑了他们。我走后,你们不用担心,肯定会有更好的太守来治理广陵的。”百姓们终于被陈登说服,不再坚持。陈登与广陵百姓建立的鱼
水深情,令人感叹。
陈登早年有病,虽经神医华佗诊治,并未除根。
后来病重,因华佗不在,无人可治,溘然长逝,时年三十九岁。
保卫广陵陈登也善于用兵。广陵地接长江,向来为江东孙策所觊觎。建安四年(199),孙策攻下皖城后,向徐州陈登部发难,派孙权跨江进攻陈登所守匡琦城(今江
苏射阳)。敌军十倍于陈登守军,陈登镇定自若,命将士严阵以待。为迷惑敌人,陈登下令紧闭城门,偃旗息鼓。陈登登上城楼,仔细观察敌军,认为可以出击,突然打开城门,将士们如下山猛虎,奋勇杀出,向敌阵冲去。孙权部猝不及防,被陈登军冲乱,溃不成军,大败而回,陈登取得了全面胜利。不久,孙权率大军卷土重来,再次进攻广陵郡。陈登一面向曹操告急,一面做好应敌准备。他暗中命人在救兵来援的必经之地聚积柴草,隔十步一堆,纵横成行,布列整齐,然后乘夜点燃,光照远近。孙权军发现后,误以为救兵已到,十分惊恐。陈登见时机已到,亲率大军出击,一举击溃孙权军,再次保卫了广陵。
陈登明白老百姓力量的重要。徐州牧陶谦死后,陈登支持刘备领徐州,但又担心诸侯不服,于是他给袁绍写信,想让袁绍来一起支持刘备,信中说:“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刘备这才放心领了徐州牧之职。后来,《先贤行状》写道:“登在广陵,明审赏罚,威信宣布。”说明陈登在广陵百姓中的威信很高。
P22-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